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25 章 皇帝苏醒一更(第2页)

忠字不必再说,而愍,为国逢难曰愍。

这二字,实配刘公。

邝埜在旁感叹道:“其实当年刘公遇害所上的奏疏,就曾上谏朝廷整备京边官军,更提了许多诸如广屯田公盐法,多武选广求良将等良策。可惜……”

若早六年就整饬边境,也不至于九边如此摇摇欲坠。

不过换句话说,若不是三月前皇帝忽然病了,王振又抄经去了,兵部事交给了于谦缝补了三个月——现在九边可能就不是摇摇欲坠,而是直接被打穿了。

总之事已至此,追叹过去已无益处。

只能着眼来日。

该重罚以儆效尤的罚了,该加赏追赐恩荣的业已分明。

此番瓦剌来势汹汹,必不肯轻易退去。

这世上向来刀锋比讲理管用:对瓦剌来说,要能凭实力直接抢到的,凭什么要乖巧屈辱的跟大明正常贸易牛羊。

那就战吧!

从今日起,自有朝野上下戮力同心,同御边境。

*

诸重臣告退之时,朱祁钰见已然到了午时,便预备留膳。

然而众人都表示婉拒。

一来是手头事千头万绪,二来是,光禄寺提供的膳食……难吃。

很难吃,非常难吃。

本朝各种朝宴,以及官员们的工作餐都归光禄寺负责。

而光禄寺摆烂都成了传统,甚至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讽刺歌谣。

若以光禄寺的摆烂程度来说,姜离都好算个勤政的人——

哪怕在有外邦使臣的国宴上,光禄寺都敢直接摆烂:上

()的肉一盘有大半盘是骨头,饭菜都是冷的!*

那平时宫宴更不用多说。

故而一般有点生活质量追求的朝臣们,都选择自行解决饮食。

朱祁钰也就不多留了:他在宗人府的时候,也是从不吃光禄寺工作餐的,都是王府里单做了给他送来。

既如此,就别留诸位大臣们‘吃苦’了。

*

姜离看着屏幕若有所思。

皇帝的膳食是单做的,光禄寺只负责采买食材,负责做菜的是尚膳监。

倒是还没有出现给皇帝上生冷骨头饭菜的情况。

但也绝对算不得好吃,看着山珍海味,实则多是千蒸百煮过一直温在火上,到了膳时就端上来。

这简直是穿越时空后一切都变了,不变的就是在吃预制菜……

所以历代皇帝基本都是吃小厨房。

姜离随手在昏君计划里添了个整顿光禄寺:明君是不好钟爱折腾饮食的,明君就该勤俭自持,毕竟为天子乃天下表率,挑吃拣穿怎么行呢(起码表面上不行)。

但姜离:无所畏惧。

做昏君要是连吃喝玩乐的基本盘都顾不好,也太失败了。

**

姜离是在第四天醒过来的。

除了皇帝的身体不可能一直靠参汤吊着外,她也该醒了——

皇帝骤然倒下,虽留下口谕让郕王代总国政,但前朝后宫都难免不安。

尤其是太后。

这几日除了来探望皇帝、为其祈福外,还不安到起了旁的心思。

郕王是年长的藩王,如何能长期手握朝政?若是起了异心,效仿太宗皇帝旧事该当如何?

到了皇帝昏迷的第三日,太后甚至降下了懿旨,请群臣议立皇长子朱见深为太子事。

按说,朱见深原是庶长子,最要紧的是年不过两岁(两岁都是虚岁,实则刚一岁半),还是个在时人看来很危险的幼苗宝宝,实在是到不了议储的时候。

毕竟一个皇子夭折,跟祭呈过宗庙的国之储君夭折,可绝对不是一回事。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