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99章 殖民地大联动六(第2页)

“请问,德国认为现阶段的德国利益是什么?”

“德国需要得到原材料的供应。同时,德国需要得到东方的安全。如果德国不能得到东方的安全,德国就必须靠自己确保东方的安全。”里宾特洛甫的声音很大,神色和语气也非常严厉。

美国国务卿赫尔却觉得心情登时好了起来。因为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给出的思路中,也确定了德国的需求。如果德国的目标是为了确保东方安全,美国方面认为还可以与苏联进行谈判。

现阶段最糟糕的可能是德国要占领苏联领土,而且还是以德国到现在为止控制的地区为边境线。只要德国同意退回到战争出点之前,美国就有空间与苏联进行交流。

毕竟,美国大使馆虽然从苏联撤走,但是美国依旧没有和苏联互相宣战。双方还有谈判的空间。

又谈了几句,里宾特洛甫除了表达德国并没有关死和苏联议和的大门这件事之外,在其他方面表现得极为强硬。

美国国务卿赫尔见到谈判没有进展的可能,便起身告辞,“请里宾特洛甫部长好好休息,我们会尽快安排之后的会谈。”

很快,赫尔就去见了罗斯福,将会谈内容告知给罗斯福。罗斯福听完后沉思半晌,向赫尔提出了一个问题,“里宾特洛甫真的不是个传说中的疯子么?”

赫尔知道这个问题很关键。里宾特洛甫在西方世界的名声很糟糕,因为这家伙被认为是满嘴瞎话,精于欺骗西方国家。还是一个狂热的纳粹种族主义者。

如果确定里宾特洛甫不是个疯子,那就意味着要用对待理性正常人的方式对待里宾特洛甫。那么,美国就得认真的与里宾特洛甫进行讨论。从而得出对同盟国,尤其是对美国有利的方案。

赫尔最终艰难的答道:“也许里宾特洛甫本人并不是真的疯子。只是他的意识形态太过于疯狂而已。”

这个回答把球踢回到罗斯福这边。罗斯福知道赫尔的意思,相信里宾特洛甫并不定于相信纳粹德国。即便说服了里宾特洛甫,纳粹德国那边也有更多真正的疯子,这帮纳粹疯子们会干出点啥,美国并不能确定。

可罗斯福此时也面对着极为艰难的局面。想说服苏联退出战争的难度非常大,如果斯大林还想挽救之前的沉没成本,苏联是可以选择追随中国继续战争。过去近3o年中,何锐在把握大战略方面的能力给罗斯福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自我节制,忍耐,等待机会上,何锐比7o岁的老政治家更狡猾坚忍。在满足盟友合理要求方面,何锐有着5o岁政治家该有的慷慨以及底线。在把握战略机遇方面,何锐则有着3o岁政治家那样,敏锐细腻又一往无前。

美国当下的机会窗口并不多,而且美国还不能有任何拖延,因为在北美洲西海岸的战争打的极为惨烈,罗斯福直觉的感受到了巨大危机。

罗斯福忍不住对赫尔吐槽道:“赫尔,我觉得中国人在过度刺激之下变成了疯子。但是我必须得说,或许在庚子事变中,西方世界太傲慢了。这种傲慢,无疑让中国人民相信,西方世界对中国有敌意。所以何锐才能说服中国人民,只有彻底击败西方世界,才能让中国获得真正的安全。”

赫尔听到这里,由衷的感到赞同。便叹息道:“满清是一个真正开放包容的国家,在满清的治理下,中国愿意真正与世界达成一个和平稳定的关系。但是西方的政治家们短视而且贪婪,为了本人的政治利益,提出了非常多愚蠢的条件。造成了中国人民对西方世界的误解。

而且在之后,西方世界并没有认识到这种误解的可怕之处,虽然事实上取消了侮辱性条款,却没有主动在中国进行宣传。从而导致了误解深化。从而被何锐对此进行了充分利用。

如果当时美国主动取消排华法案,而不是在何锐动的政治攻势下取消,局面将完全不同。”

罗斯福知道这件事其实不可能。只是从事后看来,美国的确错失了大量机会。这些机会原本是可以让美国通过与中国合作获得巨大利益。但事情已经至此,罗斯福也没其他办法。

不过罗斯福还是提出了要求,“赫尔,我不会在接下来的时间过问你对中国的联络。”

赫尔一愣,他知道,罗斯福这是真的想退出战争了。.海德里希对波兰地区的汇报让希特勒的不安消退了一些。等海德里希离开后,希特勒再次看着欧洲地图。由于地图范围只包括希特勒希望占领的地区,可恶的中国势力范围并没有出现在地图上。

苏联三大城市,圣彼得堡(列宁格勒),莫斯科都在德军进攻范围内。斯大林格勒已经被德军控制。德军在1943年动的夏季攻势中,曼施坦因被任命为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北方集团军群已经推进到距离圣彼得堡12o公里的位置。

中央集团军由冯·博克元帅指挥,在苏德双方都投入巨大兵力的这条战线上,苏联红军不断遭到失败。

南线则是由保卢斯大将指挥。原本希特勒一直认为占领斯大林格勒之后就可以一举南下,夺取巴库油田。然而事实让希特勒明白过来,他自己过于想当然了。哪怕是赖歇瑙在世的时候,攻克斯大林格勒之后的苏联红军并没有崩溃,而是依托地形继续组织抵抗。

虽然极为不甘,希特勒只能承认所谓横扫苏联南部的计划必须往后放。所以用兵冷静沉着,善于思考和讲究战略的保卢斯大将在南线挥出很不错的作战能力。

斯大林一直很想夺回斯大林格勒,不断动反攻。保卢斯指挥的南方集团军沉着应战,不断以很小的代价粉碎了苏联红军一次次反攻,打出了极高的伤亡比,持续消耗着苏联红军。

如果只看苏德两国的战争,德军很有可能在1943年赢得战争。但是放在全球角度看战争,那就是另外一个局面。

中国军队已经将同盟国压制在北美、欧洲西部以及非洲西部,并且在持续压缩同盟国的控制区。如果中国进展顺利的话吗,按照现在的展趋势,同盟国很可能在1943年底被压缩在北美与欧洲西部。

希特勒认为能够打破这样局面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德国彻底击败苏联,控制苏联的欧洲部分。

“把里宾特洛甫叫来。”希特勒命道。

很快,纳粹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出现在希特勒面前。希特勒问道:“里宾特洛甫,你认为同盟国该如何应对当下的局面?”

里宾特洛甫立刻站直身体,应道:“应该从敌人最薄弱的环节入手。苏联是敌人最薄弱的环节,同盟国将资源向德国倾斜,帮助德国在43年将苏联赶到乌拉尔山以东。德国就可以挥军南下,让中国无力进攻欧洲。从而解决同盟国的窘境。”

希特勒一直很欣赏里宾特洛甫的战略直觉,见里宾特洛甫的看法与自己想通,希特勒当即告诉里宾特洛甫,“我要你出访美国,向罗斯福政府阐述德国的战略思考。”

里宾特洛甫当即应道:“我会尽一切努力说服罗斯福政府。”

这不是里宾特洛甫讨好希特勒的说法,到现在为止,德国的战争供应情况还不错。美国拥有大量资源,也向同盟国出售了大量的原材料与物资。购买了大量物资和原材料的德国经济运行的相当良好,在对苏作战中取得了大量成功。

里宾特洛甫很清楚自己的目标,那就是让美国出售更多物资,以满足德国在1943年的全面进攻。

7月13日,里宾特洛甫抵达了华盛顿。美国国务卿赫尔到机场迎接了里宾特洛甫,当汽车经过华盛顿街头的时候,里宾特洛甫直觉的感受到华盛顿好像有点萧条的味道。

此时中美之间正在北美西海岸激战,华盛顿位于东海岸,相距数千公里,按照道理,不该影响这么大。但是里宾特洛甫亲眼看到过德国各个城市的在战争前,战争爆时,战争进行时的变化。他又一直在纳粹德国权力中心,能够接触到大量高层信息。那些在德国城市中生过的种种细微现象,也在美国都华盛顿特区出现了。

从车窗外能够看到的街道景色中,最适合从军年龄的青年们数量明显变少,4o岁以上的中年工人成为了社会的主要劳动力。与德国一样,穿着工作制服的女工们数量明显变多,这些女工们出行的时候也组成了自己的队伍。就格外显眼。

有了1942年冬季防御战的经验,德军相信可以在冬季继续给与苏军沉重打击。德国高层已经准备在1943年进行总动员,将军队规模扩大到11oo万。这就导致了德国劳动力面临巨大的缺口,这部分缺口自然得由女工来补充。

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必须让前线的丈夫们相信自己当了女工的老婆不会给他们戴绿帽。女性工人必须组织起来,形成其内部的组织,不让男人们靠近。

纳粹政府早就组织起了女性联合会之类的社会组织,这个组织正在良好运行。在华盛顿街头,里宾特洛甫也看到了类似组织的海报。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