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章 艺术嗅觉(第1页)

剧本的事情先放一边,因为查理回纽约上学的日子距离现在还远着呢。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是学期制,即分为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春季学期是一到五月,秋季学期是八到十二月。而除了学期制,美利坚还有学季制和三学期制,学季制最忙碌,有四个学期。三学期制则是从欧洲那边传过来的学年制度,这边只有少部分大学在使用。

所以短片的事情至少要等到八月份才会正式启动,给艾萨克留下的时间还有不少。

但他确实要提前想好到底拍摄什么样故事剧情,才能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毕竟任何艺术创作都要紧贴现在的社会潮流,不是简单把一部片子拿到现在就可以大获成功的,很多片子讨论的问题可能并不是当下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自然也就不会引起共鸣。

而艾萨克如果想要创作剧本,那第一件事情就是将最近生的一系列社会新闻了解一通。

把照片交给影棚拍摄的期间,他就坐在椅子上看报纸。

先是毫无争议的头版头条,关于美利坚航天局的一系列新闻报道,最近各种动作层出不穷,比如挑选合适的航天员,比如突破了某个技术难关。

所有人都在期盼着美利坚能够实现自己的载人航天计划,过苏联,在这冷战时刻赢得一切。

因此这一期间大家对科技展尤为关注。

其次便是种族问题,显然,黑人与白人的矛盾从美利坚建国开始就已经深深的根植在了每一个人的心间,直到今天甚至未来也无法完全消解。

从55年到去年68年,黑人们一直在争取着自己的权利,扬民主主张。可随着马丁·路德·金的被杀,这一运动也落下帷幕。

而在电影方面,黑人也一直坚持通过奖项与白人们争夺属于自己的权利,不少艺术家就对此表示出了支持的态度。

例如62年《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白人律师不顾种族歧视和个人安危坚持为一名黑人辩护,还有63年《原野百合花》中黑人影星西德尼·波蒂埃靠着表演斩获影帝,以及67年的电影《炎热的夏夜》里出现了一名完全正面角色的黑人刑事专家。

这是一个经典命题,艾萨克想着,或许能从其中找到一些灵感。

而最后值得关注的便是女性运动,那些美丽的女人们已经不想把自己局限在家庭主妇这一职位上光热了,她们呼吁与男士同等的公平和工资,解放女性的权利。

但说来讽刺,明明女性主义运动是向黑人运动风潮学习的,可大部分人对于黑人的歧视却始终存在。

白人男性歧视一切,白人女性歧视除了白人男人外的一切,这似乎就是美利坚的现状。

诺顿一家已经算是比较开明和对所有人种一视同仁的了,但他们也有歧视的对象,比如亚洲的某些国家。

这东西很难消解,至少艾萨克想不到消解的理由,事实上,对于某国的仇恨很快就会随着经济萎靡而逐渐热烈起来,成为美利坚上下的共同风气。

艾萨克很乐于见到那一刻的生,当然,别把华人当成某国人就行。

“老板,已经完成了。”正在他陷入沉思的时候,忽然被摄影师打断,他递过来一盘录像带,里面正是经过记录的胶片画面。

这些照片都是布列松挑选出来的,艾萨克因为旁听过胡克对他的录音,所以特意找了一些比较符合题目的照片。

布列松对艾萨克的贴心表示很满意,助手就是要有这份机灵劲,可以让他省时省力。

完成录像后,对艾萨克来说只是完成了一部分。因为他现自己好像遗漏了什么,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好像有些关键问题没有显露出来,但苦思冥想下却怎么也无法琢磨透彻。

所以他借着送录像的名义,直接驱车赶往布列松还未布置完影展的画廊。

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这里既是纽约的地标建筑,也是影展的所在地。有人说它像海螺,有人说它像弹簧,可艾萨克从车窗里远远望去,觉得它像是一枚巨型的白色螺纹钻倒插在地上。

那白色与白色之间的黑色镂空间隔仿佛就是螺纹之间的凹陷。

进入博物馆内部后,抬头上望,也能看到一层层白色边缘,就仿佛是人体内的肋骨骨架。

艾萨克第一次感觉有如此明显的几何美感,立刻拿起相机仰拍了一张内部结构的照片,然后自言自语道:“怪不得那么多人喜欢拍摄景观建筑,真的很出彩啊。”

景观建筑本身就具有线条和几何美感,所以拍摄起来定然会比拍摄街景更加省时省力,只需要找好角度和时间,就能拍出一张足够好看的照片。

感叹完,艾萨克爬到三楼,在这里找到了正布置电视机的胡克。

“胡克先生。”他打了个招呼,胡克立即回头,高兴道:“哦!太好了!看看是谁来了,录像带来了吗?”

“当然。”艾萨克拿出录像带,交给他。之后两个人来到电视机前,播放起来。

看着电视机开始出现的画面内容,再加上胡克先生打开的录音机声音,其他正在施工的工人们也都好奇的围在一旁。

一切和当初设想的一样,有画面,有声音,搭配起来并不违和,令胡克很满意。

“你们觉得听起来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他回过头问几位白人工人,大家纷纷摇头。

还有一位胆子大一些的主动说道:“我觉得比光看人好多了,至少那些照片在动。”

“就像新闻播报。”

“比新闻好看,虽然我听不懂里面的话。”

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胡克点点头:“没什么大问题,我再让人把声音同步录进去,就可以完成了。”

但艾萨克此时却摇摇头,咬着嘴唇:“好像有哪里不对。”

“什么不对?哪里出错了吗?”胡克先生看了看放置在中央位置的硕大电视机,又看了看周围的线路,没有任何问题。

“不,我说的不是这个,我说的是它虽然完成了职责,但是却不是一件……装置艺术品。”艾萨克本来紧皱的眉头突然松展,想明白了自己觉得缺失的地方。

成就里提及的是装置艺术,而自己现在所做的只是一件普普通通的电视装置!

虽然他的艺术思维和艺术创造都很低,但这不代表他没有艺术嗅觉!

他很清楚,一件艺术品能成为艺术品的关键就在于语境与意义。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