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09页(第1页)

  受她的感染,温见宁终于渐渐打起精神来。

  三天后的傍晚,温见宁照常去6家教书。

  到了他们照例与6家母子们告别时,温见宁对那位姨太太道:“……最近学校里功课吃紧,从下个月起恐怕不会再来了,感谢您这段时日的关照……最近这段日子请您早些帮两个孩子打听的女先生。如果您有需要的话,我也可以帮忙和同学们打听一下有没有想来的。”

  那对龙凤胎一听说她不再来了,顿时喜笑颜开。但温见宁这些日子下来的积威犹在,两个小的好歹还记着马上收敛起表情,又垂下头做出老老实实的模样来。

  不过温见宁根本没心情管他们的反应。

  她眼角的余光瞥到旁边的冯翊仿佛被定在了原地。

  他并没有出声问一问她原因,也没有表示出惊诧。

  毕竟他那么聪明的一个人,想来什么都能猜到。她突然连声招呼都不打就要辞去家馆,显然已是将他排除出了朋友的范围。

  6家姨太太显然也很惊讶,嘴上挽留了几句,破天荒地亲自将两人送至门口。

  回去的路上,两人半晌无话。

  温见宁打起精神来:“这段日子以来,多谢你的照顾了。”

  冯翊沉默了一会,才道:“应当是我谢你才对。不过你辞了家馆,可还有什么别的打算?”

  他是在担心她没了这份兼差,接下来的日子会难过吧。

  温见宁专注地看着脚下坑坑洼洼的鹅卵石路:“没事的,我自己私下里会写些小说赚稿费,手头还算宽裕,以后还会去图书馆帮忙整理资料或者修地方志,足以养活自己了。”

  所以不必担心她。

  之后冯翊便不再说话了。

  临到学校门口时,两人和往常一样,自然而然地分开转身,往不同的方向而去。

  回宿舍的路上,温见宁一个人走得很慢。

  她已经不用冯翊再指导她临帖了,报头不过就那么几个字,她早已练得差不多了。今日又辞了6家的家馆,往后肯定不会常常与冯翊碰面了。日子一长,两人的关系会慢慢淡下来,真正回到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这样也很好。

  第一百零三章

  自那日之后,温见宁很少再见到冯翊了。

  时间一长,果真如她当时所料想的那样,原本心中的悸动也渐渐褪去。

  她在辞了6家的家馆后,在北平中日战争委员会另找了一份兼差。这是份薪水不高的闲差,只负责帮忙搜集、剪贴、整理中日战争爆以来报纸上的有关消息,以此作为日后研究的史料。来此工作的许多同学都不是为了那点薪资来的。

  每当温见宁坐在阅览室中,和其他人一起翻查、整理着那些真实的资料时,都感受到空气中那种无言又沉重肃穆的氛围。

  到了九月,外界突然传来消息,德军动闪电战突袭波兰,英法正式对德宣战,欧洲也注定不能再平静下去了。一些将民族存亡寄希望于英美身上的声音又纷纷抬头,声者中不乏一些著名的文人学者,有些甚至是联大的师长。

  温见宁实在没忍住,还用化名写了篇文章在了《今日评论》上。她并不看好英法两国的能力,仅仅欧洲战场就足以牵制他们的注意力了。至于远隔太平洋的美国,更是无利不起早的典范。从东北事变至今八年,在没有利益割让的情况下,还在指望西方这些国家无私对中国伸以援手的人,可以说是没有半分长进。她在这篇文章中的语气难免重了些,引起了挺英美派的反驳,让她又不得不接连写了好几篇文章驳斥对方

  不过大多数时候,她还是将重心放在了《望族》的修订上。

  说起《望族》,温见宁当初写它,只是为了讥讽温家人,没想到却无心插柳柳成荫,反而使其成为她最出色的作品之一。由于《望族》篇幅较短,人物也少,要重修其实并不是件难事。但在修改的过程中,她想起那日见宛的来信,突然想再续上几篇,给小说中这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大家族一个结尾,所以修改的进度始终不快,直至最近这几天才寄了出去。

  在这期间,学生自治会进行了第二次改选。

  在这次改选中,钟荟由于上半年的当众辩论和《野火》带来的声望,成功当选为理事会的副会长,并兼壁报股的负责人。所谓壁报股是学生自治会下属的分支之一,顾名思义,主要负责学生中的壁报事务。同宿舍的冯莘也因为善于处理学生事务,成了时事股的负责人。

  作为一个局外人,温见宁从她们那里听说了许多内部消息。

  据说这次选举中,存在一些学生社团拉帮结派、挤占职位的现象,闹得大家都很不愉快。好在中途被沈、范两位学姐及时制止,学生自治会才不至于成为互相争斗倾轧的地盘。

  尽管这些与温见宁这种既不参与改选、也不与其他人拉帮结伙的普通学生无关,但她仍有一种深深的忧虑,也不知眼下这样的太平光景,又能维持多久。

  另一边,陈鸿望手下的那些人动作很快。

  没过多久,他们将《望族》成功印刷出版。这本书经过温见宁精心修订后,文采思想比当日风靡上海时又上了一个台阶,不出所料地大获成功。

  消息传至昆明时,温见宁也没有心情为自己高兴。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