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8章 山垭口(第2页)

她赶紧又揉了揉那胳膊,说:

“我妈做好饭了,正等着你。”

她从他的肩上取下一块肉,提在手里。两人一块儿进了杨姨家。

“唉哟,你这孩子,怎么又买肉了?”

乔香抢先一步说:

“他说你这两天累了,买点儿给你补补。”

“凡娃子,听杨姨话,这肉啊拿回去给福秀,毕竟你们一家人都在人家里吃饭......”

他说:

“严大伯那儿,我已经给了钱。杨姨,你也出了力,这些肉是专门给你和妹买的,我不会拿给别人!”

杨姨一脸欣慰。

“行行行,听你的。”

杨姨家的酸萝卜炒肉沫,味道真是一绝。

拳头大的泡酸萝卜和鲜肉剁成玉米粒大的丁儿,加菜油大火猛炒,起锅前加点拍碎的大蒜或者小葱花,那叫一个饭遭殃!

他两大碗白米饭就把那碗酸萝卜肉沫吃完了。

天黑了,好在月亮出来了。

他踏着如霜的月色,回了山垭口严大伯的家。

张福秀见他回来了,马上起身就要去热饭。

“张大妈,我吃过了。你累了一天了,好好休息。这儿我买了5斤鲜肉,给你们补补。”

张福秀说:

“你这娃娃!你家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你还给我那么多钱,你说我说你什么好。我嫁到山垭口,都2o多年了,远亲还不如近邻呢,有个灾有个难,相互帮衬一下,就过去了。”

她接过那肉,用塑料薄膜包严实,递给严大伯。

严大伯拿着肉,也续上话:

“你爷爷晓得,解放前我们严家要被赶出去,还是你何家给了我们严家一个家一块地,我们才在这儿安家。”

严大伯说着,提着肉,起身就出了门。

那会儿还没有冰箱,鲜肉保鲜就是用塑料包严实,放进井水里。

这方法还是何不凡在课外书中看到的。他亲自试了几把,在夏天,这样放井里,保存3天不是问题。

但不是所有的井水都可以保鲜。村里就杨姨家和山垭口三户人家的井水可以这样冷藏肉。

张福秀端了一个雪白的茶盅递到他的手里。

“这是慧敏给你留的。她说你一个白净书生,得专属有一个喝水的茶盅。那屋里还专门给你弄了一张床。”

他看见严大伯专门腾挪了一个房间出来,里面临时搭了3张床,想必是爷爷奶奶一张,爸爸妈妈一张,他自个人一张单人床。

许文秀的气色好了许多,怀里始终抱着那捆钱。

“慧敏这孩子,心细。以后哪个要是娶到她了,享大福了。”

张福秀“呵呵”笑了。

“自从老二当了护士之后,脾气性格变得温和多了。你们早点睡,明天还要干活呢。”

听爷爷说,山垭口原本只有他们一家。严家和杨家都是后来搬过来的。

下河村那叫祠堂的地方,就是严家祠堂,原是严大伯祖上的,他家曾是地主。后来沙口闹革命,打土豪分田地,严家的家产田地,那些砖瓦、木头柱子、房梁、门板、床铺、箱子都分了。

严大伯的爷爷是被抢去的偏房所生,算是捡了一条命,但被赶出了祠堂。

何怀英,也就是何不凡的祖祖,给了严家搭了一个遮风避雨的棚子和一些田地,他们便在山垭口安了家。

山垭口杨家现在只有两个老人。男人叫杨成礼,6o岁,女人叫李雪,5o多岁。按辈分,何不凡一直叫他们杨爷爷和李奶奶。

早些年,杨家人穷得叮当响,房子是土墙茅草,米也不够吃。他还记得杨大爷带着四个儿子到红岩山挖葛根,磨粉当饭吃。他那会儿特喜欢吃那个粘牙的黑乎乎的食物。

不过后来,四个儿子都考上了军校,可不得了。

现在房子换成了两大间砖房,里面都是水泥刷平了,山垭口最好的房子了。

老两口现在只种了一些肥田肥地,种了菜,养了些鸡,自给自足。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