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7页(第1页)

  “也对。”沈勇点了点头,对方一勺道,“毕竟,要打雷才有火球的么。”

  两人正说着,就听小结巴突然嚷嚷,“唉,上钩啦,上钩啦!”

  刘袤赶紧往回跑,方一勺也跳了起来,捡了几块石头,围了个小炉灶,架上树枝准备点火烤鱼。

  沈勇看着她架起小树枝搭了个架子,然后取了些干草,用火折子点燃了,引火。方一勺回头,就见沈勇盯着自己呆,若有所思。

  小结巴已经将鱼鳞刮掉、洗净,递给了方一勺。

  方一勺取了两根树枝,插住了鱼,架在火堆上烤了起来,时不时撒上一些土方的烤鱼粉,不多久,便是奇香扑鼻。

  很快,刘袤又钓上来了几条,小结巴忍不住道,“这河里鱼真多啊。”

  “嗯,自从大坝建了之后就多起来了。”刘袤说着,赞叹起来,“这大坝真是不错,自从建造了之后,雨水不像往年那么泛滥了,下一点儿,不多不少刚刚好,不会再大水,河里鱼儿也多了,。”

  “以前过大水么?”沈勇问。

  “哦。一般每年这个时候,都会下雨,听我娘说,小涝是常有的,大涝,也有个一两次。对了,据说之前有过一次很大的洪灾,那一下雨就是大半个月啊,死了很多人,房屋都冲毁了。”

  “这洪灾,是在大火之前还是之后生的?”沈勇问,“两者之间有没有关系?”

  “大火?”刘袤想了想,道,“大火应该是在水灾之前吧……不过应该是同一年。”

  “同一年么?”沈勇吃惊,“肯定?”

  “对的。”刘袤点点头,“我记得娘说过,当时就是因为洪水才决定修建谁把的,整个村庄在大火和洪水之后就彻底废了,好些人就是那个时候搬了出来的,没什么银子的人家,就请工匠在峦村附近盖了房子,有银子的人家,干脆去东巷府住了。”

  “哦。”沈勇点头,“这么回事啊……”

  “鱼好了!”这时候,方一勺对着几人喊。

  沈勇等走了过去,接过方一勺做的烤鱼,吃了起来。

  “嗯!”小结巴嚼着外脆里嫩的烤鱼直点头,“好吃呀,少奶奶你怎么弄的呀?就生烤一下还那么香呢?”

  “的确。”刘袤问,“放了什么作料么?”

  “就放了些香料。”方一勺也咬了几口,道,“这与好吃还因为它肉紧,应该是大河里头的鱼。”

  “这也能吃出来么?”沈勇问。

  “嗯。”方一勺点了点头,道,“大河里头的鱼,游得开,肉比较紧,小河里的鱼,稍稍差一点,肉会面一些,肉紧的鱼烤出来味道更好。”

  “哦。”沈勇听了,吃着鱼,边想着心事。

  “之前,峦村居住了多少村民,有没有人知道啊?”沈勇问刘袤,“或者,现在东巷府有多少人家是原来居住在峦村的?”

  “这个可不太好查了。”刘袤想了想,“不过衙门里头应该有记载,详细的住家地址,做什么营生,这些官家都是有记录的。”

  “对!”沈勇赶紧抓着烤鱼又咬了几口,丢了树枝拉着方一勺道,“走,娘子,咱们回去一趟!”说完,拉着方一勺就往家跑。、“唉,少爷?!”小结巴追上了几步,沈勇对他摆手,“你帮着刘兄收拾东西。”说完,已经拉着方一勺跑没影儿了。

  “相公,去哪儿啊?”方一勺跟着沈勇跑,有些不解。

  “回去查查当年的卷宗,峦村究竟多少人。”沈勇回答。

  “你要查什么人呀?”方一勺不解。

  “嗯……不太清楚,我突然想到了些线索,要查了才知道。”沈勇也没说得太清楚,拉着方一勺冲进了衙门里头,直奔书房。

  此时,沈一博正巧也在书房里头翻卷宗呢,见沈勇冲进来,有些纳闷,“这是干什么呢?”

  “爹。”沈勇边叫人,边找书房架子上的卷宗,嘴里问,“有没有以前活坟村住户的记载?或者东巷府这三十年的搬迁记载?”

  沈一博听后,看了看沈勇,点头,“嗯,在我手上呢。”

  沈勇一愣,半晌摸了摸头,“爹爹也在看啊?”

  沈一博微微一笑,摇头,“我只是觉得或许和当年的火灾有关系,所以随手翻翻,你有什么线索?”

  “嗯。”沈勇点头,道,“我胡乱想呢,有几点挺古怪的。”

  “说来听听。”沈一博事宜他和方一勺来坐下说。

  沈勇快手快脚拿来了两个凳子,拉着方一勺挨着坐在了沈一博对过,先将在刘袤家里打听到的线索说了一遍。

  沈一博皱眉也觉得惊奇,“每三十年一次天火劫?”

  “对”沈勇道,“这回,让我最怀疑的是,之前一直都是峦村起火,但是如今峦村变成了废村,如果是每三十年一次的天灾,那着火的也应该是废村才对,爹你说是不是?”

  “嗯。”沈一博点了点头,“可如今受灾的是原先居住在峦村的居民,我调查了一下,那个集市有八成都是原来峦村人的聚集区,也就是说,火灾是针对居民的…”

  “可不是。”沈勇点头,“所以我就想,这三十年里头,是不是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

  “奇怪的事情……”沈一博低头沉吟。

  方一勺想了想,问,“相公,是不是因为修建了大坝?”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