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2页(第1页)

  那位负责人连忙走了过去。

  收报员低声报告道:“北平急电,直接给刘部长的。”

  那负责人一把接过电文,向房内的一道门帘走去。

  很简陋,一张四方桌前坐着那个刘部长,虽然穿着军装,低头批阅文件的身影仍然眼熟——原来就是曾经在燕大图书馆跟严春明安排过工作的那个“刘云同志”!

  拿着电文的那个负责人轻步走到桌前:“刘云同志,北平三号同志来的急电。”

  刘云倏地抬起了头,眼中闪过的惊异可见这份电文的重要,他立刻接了过去,电文纸上的文字一目了然:“这个同志呀。”刘云一声感叹,立刻走向墙边的地图。

  手指很快找到了北平至上海的那条铁路平沪线,滑动到“天津”停了一下,接着滑动到“沧州”停了下来:“今晚津浦线九点半从天津到上海的火车几点钟到达沧州站?”

  显然是在问那个负责人,那个负责人立刻走了过去:“应该在半夜一点到一点半这个时间。”

  “你立刻去安排。”刘云转过身来,“我们在沧州敌工部的同志,能否在这趟列车上将一个重要的同志还有三个家属营救下车,并连夜护送到解放区?”

  那负责人想了想,答道:“从列车上接下来应该没问题,护送到解放区要通过敌人的防区,我们人手不够。”

  刘云急剧思索了片刻:“请求华北野战军支援。”说着快步走向了电话机急摇动起来,对方是总机:“我是华北局城工部,请立刻把电话转到华北野战军司令部,我有重要情况直接向华野长请示。”

  等电话这个空当,刘云转对那个负责人:“对了,立刻给北平三号回电。”

  那负责人便要到桌上拿纸准备记录。

  刘云挥手阻住了他:“就八个字:保护自己,勿再来电!”

  “是。”那负责人连忙转身掀开门帘走了出去。

  方邸洋楼二楼方步亭办公室。

  依然戴着耳机的谢培东,电报的嘀嗒声只有他能够听到,右手的铅在飞快地记录着数字。

  无须翻译,八组数字上立刻叠现出了那八个汉字:谢培东轻叹了一口气,关电台,取耳机,推了进去,合上了挡板。再转过座椅时额上已经布满了汗珠,望着那页账册凝神想着。

  第三十六章上阵父子兵

  “情况是这样的。”刘云已经跟华野长通上电话了,神态很是激动,“这个同志是冒着自己被捕的危险,把中统方面这贪腐的钱,汇到香港接济那些民主人士的……是,是立了大功呀。我们的意见是争取时间,赶在北平中统和警察局那些人还没有现之前,今晚在沧州车站将这个同志一家营救下车,护送到解放区。还有,下面我们要了解国民党将要推行的币制改革,这个同志也至关重要……是,请求华野长派驻沧州最近的部队接应……谢谢,谢谢华野长支持!”

  放下电话,刘云立刻转身望向那个又已经在待命的负责人。

  谢培东将办公桌上那些账簿摞了起来,捧着走向那只打开的纸箱又装了进去,接着将一张封条贴在纸箱的封口处,抱起旁边另外一只没有开封的纸箱压在这只纸箱上,再从一只已经开封的纸箱里拿出一摞账本,走回办公桌前,开始看账。

  方邸后院竹林。

  “我可以告诉你。”方步亭这时已完全是个六旬慈祥长者的神态,“崔中石儿子、女儿的名字都是我后来给改的。”

  方孟敖在静静地听着。

  方步亭:“伯禽是李白儿子的名字,平阳是李白女儿的名字。当时李白妻子已经病故,自己又漂泊在外,儿女都寄养在山东的亲戚家中。他无时无刻不牵挂在心,为此专门写了一诗,托人寄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小儿女……这诗名《寄东鲁二稚子》……”说到这里他有些心怯地望了一眼这个大儿子,终于鼓起勇气接着说道,“记得你和孟韦还小的时候我教你们背过……我背几句,你愿意听吗?”

  方孟敖不敢看父亲了,却依然静静地站在那里。

  方步亭用他那带着无锡的口音轻轻背诵起来:“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念到这里,嗓音已有些异样。

  方孟敖背过了身子,那双比天空还深阔的眼里有了两点泪星。

  方步亭很快调整了情绪,带着一丝勉强的笑,说道:“但愿中石一家能够平安长聚。”

  “大爸!”谢木兰在竹林石径出现了,却故意站着,大声问道,“小妈叫我来问,什么时候开饭,她好烤面包了。”

  方步亭从石凳上站起来,没有立刻回话,看了一眼方孟敖。

  “告诉程姨。”方孟敖接话了,“等你小哥回来,六点吃饭。”

  “知道了!”谢木兰没想到大哥这么爽快地给了答复,雀跃着去了。

  方步亭却警觉地望向方孟敖。

  方孟敖:“我叫孟韦去送崔副主任一家了。你们为什么急着将他调走我不知道,你们也不会告诉我。我很高兴您刚才说的那句话……”

  方步亭:“哪句话?”

  方孟敖:“但愿中石一家能够平安长聚!”

  方步亭:“你今天回来就是为了这个?”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