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1章(第2页)

但以当时的眼光来看,御窑厂进贡的龙缸上有裂纹,可谓对皇家不敬。是时总领内务的大太监怒火冲冠,直接命令锦衣卫杖罚督陶官,并以皇帝之命不问青红皂白,派官员前往景德镇再行烧造。以至于龙缸任务之巨,几次掀起民变。

而今安十九坐在这位子上,上有内务府监察,司礼监党系斗争,下有官窑掣肘,民窑松散难治,他夹缝中生存,不可谓不如坐针毡,这也是他仅仅只是恫吓徐稚柳,而非直接杀死他以泄愤的根本原因。

徐稚柳作为湖田窑的少东家,以如今内廷的烧造需求来看,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徐稚柳可以死,但湖田窑不能动。可徐稚柳和湖田窑之间,却牵一而动全身。

端看那一晚徐稚柳出现在府前,一大帮工人尾随其后的架势,安十九就知道目前他还杀不了他。

不过,换来用用也无不可。

若用得趁手,且当一条狗养着,也费不了多少心思。安十九如是想着,给张文思一个眼神,张文思果断退下,不久吴寅入内。

徐稚柳为他们二人介绍身份,安十九对吴寅哪里陌生?过去在禁中就见过的。

两人不过逢场作戏,各自作揖。

吴寅实话实说:“当日奉命去捉拿公公时,没想到公公还能有回来的一日。”

“托吴大人的福,小人命硬。”

“圣人心善,此次以戴死罪的形式容许大人回来协助县令,督管陶务,大人可别忘了自己的身份和使命。”

“岂敢岂敢,有那一回就够受的了,我再是命大恐怕也经不起第二回。”

安十九抬手饮罢杯中酒,借口身体不适翩然离去。

一时间,莨风阁只剩下吴寅和徐稚柳二人。

吴寅回想起安十九离去前抱着的青花梅瓶,脸色顿冷:“你今日过来,是特地给他送礼?”

徐稚柳点点头,没有开口。

吴寅见他神色冷淡,以为他责怪自己来得太晚,赶紧解释:“那日我接到赣州府急报,立刻出前往剿匪。前后十数日被困在深山老林,险些丢去半条命,后回到府衙听说了此事,才觉察不好。等我赶回时,已经……已经来不及了。”

雨夜那一出《杀鸡儆猴》实在演得好,加之安十九刻意放出风声,即便远在州衙,他也听到了茶馆里说书人们绘声绘色的演讲。

只那时已然事,想到被困深山的十数日,又想起夏瑛被遣去攻打南蛮的一出,简直是如出一辙的“调虎离山”。

这么一想,哪里还能不明白?

“定是他们故技重施,故意将我调走,以让你无处支援,向他们低头。若我能早日回来,若我不轻易上当,你也不会……”

“我都知道。”

徐稚柳浅浅一笑,算作回应。

阿南事之时,他第一时间想到吴寅,派了人去巡检司才知吴寅于一日前就已离开景德镇。回想安十九出现的时机,不可谓不巧妙,如此也就想通了前后关窍。

只吴寅离开突然,他还担心安十九会对他不利,却也不知何处去信。

思来想去只得作罢。

好在安十九没太丧心病狂。

今日这一出,也不过是为了全安大人的脸面,彼此默许之下由他低声下气,来求一个“友好共处”的场面罢了。

徐稚柳盘膝于蒲团上,欠身倒了杯茶,浅色汤水晃动着,被他双手平举送到吴寅面前。

吴寅不习惯文人做派,赶紧摆手,接过去牛嚼牡丹似的一口喝下。末了还倒扣杯子,朝徐稚柳示意一滴不剩。

徐稚柳不由地笑了。

吴寅这才微松口气,又道:“你千万不要轻信了那阉贼的鬼话,他们那帮内廷的阉人,镇日活在算计里,没皮没脸,更没有骨头,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吴寅还要说下去,被徐稚柳以手掩唇,摇了摇头。

他当即意识到隔墙有耳,却是不怕,高声道:“老子还怕那阉贼?有本事明着来,不要暗地里伤人!”

徐稚柳但笑不语。

只是那笑意浮于表面,始终未达眼底。吴寅瞧着面前这人,看似还是熟悉的那个人,只神态、精神和内里仿佛都被掏空了,短短数日,浑似变了个人。

他还想说些什么,可面对给不了任何回应和承诺的徐稚柳,说再多又有什么用?

吴寅顿觉气馁,又想鹤馆不是说话的好地方,不若先行离去,日后再找机会见他?不想临要出门时,徐稚柳忽然叫住他。

莨风阁上忽起一阵风,阁内中人端坐在燃香的榻后,身姿清正,面目肃然,似佛似圣,颇有一种不问俗世的高人之姿。

吴寅目光扫过山峦间,再次向他看去。

瞬时间,他仿佛回到不久之前,在一个水汽尚未化开的清晨,隔着重重雾霭他也曾这样回头,那时的阁中人也是这副形态,静水流深,杀意四起。

他不由展颜一笑,又立刻作出佯怒的姿态。彷如两人吵崩了似的,用力甩上门扉,气怒而去。

随后,窗边落下一枚荷包,徐稚柳起身走过去,朝窗外看了一眼,并不见一人,也不知这荷包是如何落下的。

片刻之后,他打开荷包,取出里面的纸条。

上面简简单单三个字——黄家洲。

*

回到湖田窑,徐忠刚巧从黄家洲地界儿回来,说起那边的情况简直满脸菜色。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