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章 姜是老的辣(第1页)

见到这团细茎,宋小慈脑中突然浮现出刚刚吸收过的技能书——法医植物学1v3.o。

这门学科,十分冷僻,即使在大学期间,也没有专门修过,教授们也只是象征性的提起过。

宋小慈眉头挑了挑,眼眸为之一亮,呵呵,正愁如何判断死者的死亡时间呢。

这团絮状根茎是一条分枝树根的末梢部分,全都集中到了颅腔,这相当于人类手臂远端的尺桡动脉,整个手掌都布满了它们的毛细血管。

生长是一个过程,完成一只人手毛细血管的布建,那是需要充足时间的。

同理,颅腔这团细小根茎,它们的长度、数量、分节分叉都是可以测量的,而这些数据可以和植物的生长周期关联起来,正如树木的主干年轮一样。

宋小慈小心地截断了进入枕骨大孔的根茎,任由那团细茎留在颅腔内,这些细茎他要稍后测量。

随后又让社区民警调出app,用手机扫描,明确这棵植物的名称——毛山椒。

“小宋啊,这毛山椒有什么好研究的啊?”

不知道宋小慈这是要干什么,黄胖子忍不住问了出来。

“确定死亡时间。”

宋小慈的身高过了一米八,这会儿站直了身体,加上身材略显秀气,让他看上去比黄胖子整整高了一个头。

“确定死亡时间?”

黄胖子很是意外,自己本就是从刑侦口上提拔起来的,以前可没听说有这样的方法。

熊照安和胡斌的目光落在彼此脸上,均是一愣,这小宋肯定是在故弄玄虚,开玩笑吧。

两社区民警是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人,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立马来了精神,兴趣盎然。

其中一人问道:“宋法医,这个应该是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周期,间接推断死亡时间吧?”

宋小慈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差不多吧。植物主干与根系的生长育相似,每种植物的生长图谱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区域、气候环境下,它们的生长度也是不同的,这种差别,在中华植物学中都有对照参数……”

宋小慈知道,这个东西说太深了人家理解不了,只能简单说说,两片儿警不停点头称是。

周启明则在沉默思考,回想刚刚小宋法医勘验的过程,程序和步骤跟书上说的差不多。

太标准了!

不对呀,刚刚之前还觉得他是个新手,这会儿搞起事来却是判若两人,比起局里的老法医还要正规。

正想问问,这具尸骨是男是女,年龄多少,就听电话铃响了。

周启明开了免提。

“启明,你这边搞成么样?尸骨的身份能够确定吗?”

听声音,几个人知道这是刘波大队长打来的。

“这里又高又险,爬上山顶快累死了,我们刚刚开始勘验,这样吧,我让熊队说说基本情况。”

熊照安接过电话,沉吟几秒,道:“这人男的,身高1.6米左右,年龄在4o-5o岁之间,死亡时间3-5年,死亡性质和原因目前还不清楚。”

电话那头没有停顿,直接回道:“好吧,你们搞结束了给指挥中心报告一声,尽早协查通报,找到尸源。”

果然是有经验的中年法医,只在旁边观察了一番,还没有接触尸骨,就已经下了结论。

这让众人不由松了一口气,姜还是老的辣,搞事情就是利索。

熊照安不露声色地看了一眼宋小慈,道:“小宋法医,说说你的看法吧。”

宋小慈大为诧异,以自己初步的判断而言,熊老师对于死者的刻画也太离谱了,在没有完成所有检验之前,他不想表达任何观点。

想了想,道:“熊老师,没有拼骨,测量也没有做,我说不上来。”

看吧,这就是新人和中年法医的差距。

新人搞事磨磨蹭蹭,半天憋不出个屁来,而老师傅看一眼就有了答案。

熊照安挥挥手,表示理解,让宋小慈继续。

现场一开始就有摄像机全程拍摄,见胡斌拍完了照片,宋小慈撤了标牌,拿出一张蓝色的宽大纸巾,铺到旁边的草地上。

“胡老师、熊老师,你们歇会儿,我来拼骨;两位小哥,你们到附近搜索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衣饰物品,我感觉还差骨头,衣鞋的残片应该能够找到一些。”

宋小慈不好命令黄胖子,也不好支使周启明,他想让两片儿警在周围找找东西。

“呵呵,早说啊,我们都可以找找看。”

在周启明的带头下,黄胖子和两片儿警都在周围找了起来。

胡斌对拼骨不感兴趣,“我也去,”选个方向自顾找去。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