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页(第1页)

张师正一边说一边惊魂未定,显然也是无比后怕:&ldo;如今你虽然侥幸捡回来一条性命,但终究失误了这次科考,以往太祖朝每年一科,到真宗朝两年一科,往后说不定还会三年一科甚至更长。&rdo;王俊民抿紧了唇,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正好这时又有其他同学前来拜会,张师正的人缘在太学中是最好的,王俊民却觉得没有办法融入到他们的那个圈子里,索性告了辞。回到自己的舍斋,王俊民摸着腰间的玉翁仲,手指在触到上面的伤痕时,脑海中却闪过张师正说的话,心中不免有些郁结。这玉翁仲伤成这样了,就不适合每天都带着了吧。最后怜惜地摸了一下玉翁仲,王俊民把它放进了一旁的漆盒,浑然没察觉到那本来玉色莹润的玉翁仲瞬间黯淡了下来……随后的科考殿试成绩公布,张师正擢甲科,赐进士及,卷纸自然都是糊名的,但他立时就认出了刘辉的文风,拿着朱笔从头批判到尾。名落孙山的刘辉毅然辞去了太学,回乡苦读,体验民间疾苦,行文日渐诚熟朴实,终于在今年被御试考官欧阳修大加赞许,一举夺魁。王俊民得来他人誉抄的状元文章,反复研读数遍,也自愧不如。初虞世参加科考的名词也不算太理想,他便退了太学,回家去念医书了。旁人都觉得他太傻,但王俊民其实在心底里微妙地羡慕他。可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且坚定地做下去,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了。王俊民心无旁骛,愈发苦读。只是这回并不死读书,而是在温书之余,尽可能地走访更多的地方。《荀子儒效》日: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比困。他渐渐地身体力行地体会了书中所说的那些话语,并不是单单从字面上来理解。一晃又是两年,此次的上舍评考自然是王俊民这个唯一上等上舍生,而后嘉佑六年辛丑科举在众人期待中到来。已经二十五岁的王俊民在太学中已经算是年纪颇大的了,若他今年再不中举,那么就要从太学退学,当个无关紧要的师爷,或是留在太学中当一名普通的学正或者学录,领取微博的俸禄。家里的弟弟们已经长大,需要花销的地方日益增多,他已经不能再给家里增添负担了。况且他一直借口苦读诗书,并未娶亲,也是因为这彩礼钱家里恐怕都拿不出来。收拾考场用具时,王俊民翻开了漆盒,看到了那没被他以往许久的玉翁仲,拿在手中把玩片刻后,终于还是把它拿了出来,放进了文具漆盒之中。会试如同王俊民所预料的一般一帆风顺,答完试卷之时,他就知道自己应该榜上有名,至于名次高低,那真的是需要上天安排。在舍斋狠狠睡了两天,在殿试名单尚未公布之前,王俊民出门打算回家看看。之时在他出门后却忽然觉得,每个路过他身边的人,都隐约对他指指点点。他向来独来独往,自然是不会在意他人颜色。可这太学中几乎他遇到的所有学子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他也难免疑虑地放慢了脚步,渐渐地议论的声音也陆续传到他的耳类。&ldo;据说有人传言这王俊民就是本科状元!&rdo;&ldo;也许呢,王康侯可是太学上舍的,一力推荐,恐怕这状元也危险。&rdo;王俊民一口喝掉那微苦的醒酒汤,头疼稍微缓解了一些。临川先生便是王安石王大人,王俊民还是因为考前的那番流言怀有芥蒂,皱眉道:&ldo;这岂不是让临川先生难做?&rdo;&ldo;无妨,康侯你是有真才实学,之前是有人故意传言害你,这一下到时有了上天注定的意味,倒是能被传为美谈。&rdo;初虞世不以为意地说道。他的视线落在了一旁打开的文具漆盒内,正好看到了那枚让他印象深刻的玉翁仲,不禁不满道:&ldo;康侯,你怎么还留着这玉翁仲?你差点被烧死,又差点被流言害死,就差一死表清白了。这读书人最看重的就是名声与性命,你两个都差点丢了,难道还不是这玉翁仲带来的厄运?我看,还是忍了为好。&rdo;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