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6章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第1页)

说到东吴的6逊,自从击退魏军后,吴王封他为辅国将军,江陵侯,掌管荆州牧,从此军权皆归6逊。张昭、顾雍向吴王建议,请求改元。吴王同意了,于是改为黄武元年。突然传来消息,说魏主派使者来了,吴王就把他召进来。使者陈述了“蜀国之前派人向魏求救,魏方不明,于是出兵应对;现在深感懊悔,想要派四路兵攻取蜀国,希望东吴能够提供支援。如果攻下了蜀国,就各分一半。”听到这个消息,吴王无法决定,于是询问张昭、顾雍等人的意见。张昭说“6伯言非常有见地,可以询问他。”于是吴王把6逊召了过来。6逊说“曹丕镇守中原,非常危险,不能轻举妄动;如果现在不从,必然会招致仇恨。我估计魏国和吴国都没有诸葛亮这样的人才。现在只能勉强答应,整顿军队做好准备,只是探听四路军队的情况。如果四路军队胜利了,蜀国内部就会很危险,诸葛亮无力相助,我们就可以派兵应对,先占领成都,这是最上策;如果四路军队失败了,再另行商议。”吴王同意了,于是对魏使说“军需物资还没有准备好,我们需要再挑个好日子才能出。”使者就躬身告辞离开了。

孙权得到情报,知道了西番兵从西平关出,见了马后,不战自退;南蛮孟获起兵攻打四郡,但都被魏延用疑兵计杀退回洞去了;上庸孟达的军队到了半路,忽然染病不能行动;曹真的军队从阳平关出,赵子龙拒住各处险道,果然“一将守关,万夫莫开”。曹真被迫退回斜谷道,无法获胜。孙权知道这些情报后,对文武说“6伯言真是神算子。如果我轻举妄动,就会结下西蜀的仇恨。”这时,有人报告说西蜀派遣邓芝前来。张昭说“这又是诸葛亮撤军之计,派遣邓芝为说客。”孙权问“我们应该如何回应?”张昭回答“先在殿前立一口大鼎,贮满数百斤油,下面用炭烧。等油沸腾后,选身材高大面容威武的士兵一千人,手持刀枪,从宫门前直接排成一排,然后再请邓芝进宫。不要等这个人说话,就责问他郦食其说齐故事,以此惩罚他,看这个人如何回答。”

孙权听了张昭的话之后,便立即下令安排油鼎,并让武士们手持军器站在左右两侧,随时准备行动。接着,他们便把邓芝叫进了宫殿。邓芝整顿了一下衣冠,昂阔步地朝前走去。当他走到宫门前时,只见两行武士,令人威风凛凛,他们手持着钢刀、大斧、长戟和短剑,在宫殿上直立成一排。虽然邓芝明白他们的意图,但他并没有表现出害怕的样子,反而昂阔步地朝前走去。当他走到宫殿前时,又看到油鼎里的热油正在翻滚。武士们的目光注视着他,他却毫不在意只是微微一笑。身边的近臣引领他走到了帘前,邓芝长揖不拜。孙权命令卷起珠帘,并大声喊道“为什么不行礼拜见?”邓芝昂然答道“我们是蜀国的天使,不能向一个小国的主人行礼。”孙权大怒“你不自量力,竟想要掉三寸之舌,效仿郦生说齐吗?快把他扔进油鼎里!”邓芝大笑说“人们都说东吴有很多贤才,谁想到还会怕一个儒生!”孙权转怒为喜,说““我怎么会害怕你这一个人呢?”邓芝说“既然不怕邓伯苗,又何愁来说你们这些人呢?”孙权问“难道你想为诸葛亮做说客,来说服我向蜀国投降吗?”邓芝说“我只是蜀国的一名儒生,是为了吴国的利益而来的。你们竟然摆出兵阵和油鼎来阻挡一个使者,这种举动太过于小气了吧!”孙权听了这番话后,惊恐不已,立刻命令武士们撤退,并让邓芝上殿坐下,然后问他“吴国和魏国的利益究竟在哪里?先生请教我吧。”邓芝问“大王是想和蜀国讲和,还是和魏国讲和?”孙权说“我想和蜀国讲和,但是我担心蜀国的主人年轻,经验不足,不能全程保持这种和平。”邓芝说“大王乃当世英豪,而诸葛亮也是一时之俊杰。蜀国有山川之险,而吴国则有三江之固。如果两国联合起来,彼此为唇齿,那么进攻的话就可以吞并整个天下,退守的话也可以统治江南之地。如果大王向魏国屈服,魏国必然会要求大王向其朝拜,并派遣太子做大王的内臣。如果魏国不从,那么就会兴兵来攻,蜀国也会趁势进攻。这样的话,江南之地就不再属于大王了。如果大王认为我说的不对,那我宁愿在大王面前去死,也不愿当一个说客。”说完,邓芝撩起衣裳,从殿上下去,准备跳进油鼎。孙权连忙命令武士们阻止他,然后把他请进了后殿,以礼相待。孙权说“先生的话正是我所想的。我现在想和蜀国讲和,您能为我介绍一下吗?”邓芝说“刚才还想把我扔进油鼎里的,现在又想让我为您效劳。大王还在犹豫不决,怎么能让人信任呢?”孙权说“我已经做出了决定,先生请放心吧。”

于是吴王留下邓芝,聚集多官询问道“孤手握江南八十一州,再加上荆楚之地,却反而不如西蜀偏僻之处。蜀中有邓芝,不辱君主之名;而吴中却没有一个人可以进入蜀中,来达到孤的意愿。”突然间有一个人走上前来,说道“臣愿意做使者。”众人看了过去,原来是吴郡人,姓张,名温,字惠恕,现任中郎将。孙权说“怕你到了蜀中见到诸葛亮,却不能够达到孤的意思。”张温说“孔明也只是普通人,我怎么会怕他呢?”孙权非常高兴,重重地赏赐了张温,并且派他和邓芝一起去川地交好。

接着说起孔明自从邓芝去后,向后主进言说“邓芝此去,他的任务一定能够完成。吴国有很多贤才,必定会有人来回应礼物。陛下应该对他们礼貌周全,让他们回去告诉吴国,以达成联盟。如果吴国和蜀国通和的话,魏国必定不会轻易对蜀国动进攻。吴国和魏国都不会出现战争,那么臣就可以征南,平定蛮族,然后再想办法对抗魏国。如果魏国被削弱了,那么东吴也不能够长久地存在下去,所以可以再次统一天下。”后主听从了他的话。

忽然有人报告东吴派遣张温和邓芝前往西川答谢厚礼。刘禅召集文武官员到前殿,让邓芝和张温进去。张温自认为占了上风,便气势汹汹地上了前殿,向刘禅行礼。刘禅赐给张温锦垫子,坐在殿的左边,设宴招待他。刘禅只是恭敬地行礼。宴会结束后,百官送张温回馆舍。第二天,诸葛亮设宴款待张温。诸葛亮对张温说“先帝在世时,与吴国关系不好,现在已经去世了。现在的主上非常崇拜吴国王,并想摆脱旧恩怨,永结盟好,共同打败魏国。希望你能多说好话,回去把这个消息告诉吴王。”张温答应了。在喝了一半酒的时候,张温很高兴地笑了,有点傲慢自大的样子。

第二天,后主将金银赐给张温,并设宴于城南邮亭之上,命众官相送。孔明热情地劝酒。正在喝酒之间,忽然一位醉汉走了进来,大大的行了一礼,然后坐到了席上。张温很奇怪,就问孔明“这是谁啊?”孔明回答说“姓秦,名宓,字子敕,现在是益州的学士。”张温笑着说“名叫学士,不知道他有没有学过什么啊?”秦宓严肃地说“蜀中的三尺小童都在读书,何况于我呢?”张温问道“那你学了些什么呢?”秦宓回答道“从天文到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阅。”张温笑着问道“既然你说了这么大的话,请你回答一个问题天有头吗?”秦宓回答道“当然有头。”张温问道“头在哪里?”秦宓回答道“在西方。《诗经》中有这么一句‘乃眷西顾。’从这个可以推断出,头在西方。”张温又问道“天有耳朵吗?”秦宓回答道“天高在上,听取下方的声音。《诗经》中有这么一句‘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没有耳朵怎么能听呢?”张温又问道“天有脚吗?”秦宓回答道“当然有脚。《诗经》中有这么一句‘天步艰难。’没有脚怎么能行走呢?”张温又问道“天有姓吗?”秦宓回答道“怎么可能没有姓呢!”张温问道“那姓什么?”秦宓回答道“姓刘。”张温问道“怎么知道的?”秦宓回答道“天子姓刘,所以知道的。”张温又问道“太阳是从东边升起的吗?”秦宓回答道“虽然从东方升起,但是最终会落在西方。”此时,秦宓的语言清晰明了,回答如流,让全场都感到惊奇。张温无话可说,秦宓便问道“先生是东吴的名士,既然对天文有所了解,一定能深刻理解天之道。古时混沌的时候,阴阳分开;轻清的上升成为了天,重浊的下凝成为了地;后来共工氏战败,顶着不周山,天柱折断,地维缺口,天向西北倾斜,地陷入东南。天既然是轻清上升成为了天,那为什么又会向西北倾斜呢?还有,轻清之外还有什么呢?请先生教我。”张温听了后,感到无话可说,于是起身道谢“没想到蜀中有这么多才俊啊!刚才的讲论,让我茅塞顿开。”孔明担心张温难为情,就用好话安慰他“在席间的问难,都只是戏谈而已。您深知如何安邦定国,怎么会在这些口舌之戏上浪费时间呢!”张温拜谢后。孔明又命邓芝前去吴国致礼,并与张温一起出。张温和邓芝告辞孔明,前往东吴去了。

吴王现张温入蜀之后一直没有回来,于是召集文臣武将商讨此事。这时,一位近臣突然禀报“蜀国派邓芝和张温一同来到我们国家回礼。”吴王便召集他们进入宫殿。张温在殿前拜倒,称赞后主和孔明的德行,希望永远结盟,在此特派邓尚书回来回礼。孙权王非常高兴,于是设宴款待他们。孙权问邓芝“如果吴国和蜀国齐心协力消灭魏国,那么天下就会和平了,两位主公分治天下,这不是很好吗?”邓芝回答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消灭魏国之后,还不知道天意会赐予谁。但是,君王应该修身养德,臣子应该尽忠职守,这样才能使战争结束。”孙权大笑道“你能如此的真诚,真是太好了!”然后厚礼邓芝,让他回到蜀国。自此,吴国和蜀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当时,魏国的细作人得知了吴国和蜀国的联合,迅将消息报告到中原。魏国主曹丕听到后非常愤怒,说“吴国和蜀国联合,肯定是要图谋中原的。不如我们先出兵。”于是他召集了文武百官商议起兵伐吴。这个时候,大司马曹仁和太尉贾诩已经去世了。侍中辛毗上奏说“中原地区土地广阔,人口稀少,如果要打仗,还看不到好处。现在的计划是先让士兵在农田里屯住十年,有足够的食物和兵力,然后再使用他们,这样才能打败吴国和蜀国。”曹丕生气地说“这是一个迂腐之论!现在吴国和蜀国联合,早晚会侵犯我们的疆域,哪有时间等待十年!”于是他立即下令出兵伐吴。司马懿上奏说“吴国有长江这个天然屏障,没有船只就无法渡过去。陛下必须亲自率领大军,选出大小战船,从蔡、颖两江进入淮河,占领寿春,到达广陵,渡过江口,直接进攻南徐这是最好的策略。”曹丕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日夜忙碌着,造了十艘巨龙舟,每只长二十多丈,可以容纳两千多人,同时也收拾了三千多艘战船。魏黄初五年的秋天,魏国的大小将领汇聚在一起,命令曹真为前军,张辽、张合、文聘、徐晃等为大将先行,许褚、吕虔为中军卫护,曹休为后卫,刘晔、蒋济为参谋官。前后6地水军马兵共三十多万人,于这一天起兵。司马懿被封为尚书仆射,留在许昌,所有国家政治大事都要听从他的决策。

不说魏军已经出。现在说的是东吴的细作探知了这件事,报告给了吴国。近臣赶紧奏报吴王说“现在魏王曹丕亲自乘坐龙舟,率领三十多万水6大军,从蔡、颖两地出,必定会取得广陵渡口,渡过江南。这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孙权大为惊慌,立即召集文武官员商议。顾雍说“既然我们的君主已经和西蜀结盟,可以给诸葛孔明写信,让他在汉中起兵,以分敌势;同时派遣一位大将率领军队,驻扎在南徐,以抵御魏军。”孙权说“这样重要的任务非6伯言不可担任。”顾雍说“6伯言正驻守荆州,不可轻易调动。”孙权说“我虽然知道,但眼下没有其他人能够胜任此重任。”话还没有说完,一有个人从班部里应声而出说“臣虽然才能不高,但是愿意带领一支军队,来对抗魏军。如果曹丕亲自渡过大江,臣必定会生擒他,献给殿下;如果曹丕不渡江,那么也必定会杀死魏军的大半,让他们不敢正面对抗东吴。”孙权看过去,原来是徐盛。孙权大喜说“如果有将军来守卫江南一带,我还有什么担忧呢?”于是封徐盛为安东将军,总领都督建业和南徐的军马。徐盛谢恩之后,接受了命令并退下;他立即下令让众军官多准备兵器,多设旌旗,以便防止魏军攻打江岸。

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说“今天大王把重要的任务交给将军,希望你能打败魏军并抓住曹丕。将军为什么不早点出兵,渡过江去,在淮南地区迎敌呢?等到曹丕的军队到了,可能就来不及了。”徐盛视之,乃吴王侄孙韶也。韶字公礼,官授扬威将军,曾在广陵守御;年幼负气,极有胆勇。徐盛说“曹丕实力强大;再加上有名将作先锋,不能渡江去迎战。等到他们的船集中在北岸,我有办法破敌。”孙韶说“我手下有三千军马,而且还深知广陵路的地势,我想自己去江北,与曹丕决一死战。如果失败了,愿意承担军令。”徐盛不同意。孙韶坚持要去,徐盛就是不肯,孙韶再三要求。徐盛生气地说“你这样不听从命令,我怎么能控制其他将领呢?”于是命令武士把孙韶推出去斩了。刀斧手把孙韶推出了营门,竖起了黑旗。孙韶的部下飞快地报告给孙权。孙权听到后,急忙上马前来救。正当刀斧手准备执行死刑时,孙权及时到了,喊住了刀斧手,救了孙韶。孙韶哭着上奏说“我以前在广陵,深知地形地势;如果不在那里和曹丕打一场大战,等到他们下了长江,东吴就指日可待了!”孙权径直走进营帐,徐盛迎接他进来,并说“大王让我担任都督,带领军队抵御魏军;现在扬威将军孙韶,不遵守军法,违反命令该当斩,大王为什么要赦免他呢?”孙权说“孙韶违反了军法,应该让将军来处置他。但是,尽管孙韶原本姓俞,但我很爱他,赐他孙姓;他也为我做出了一些贡献。如果现在杀了他,就是背叛兄弟义气了。”徐盛说“那就看大王的面子,把他的死罪暂且记下吧。”孙权命令孙韶拜谢。孙韶不肯拜谢,厉声说道“根据我的看法,我们应该率领军队去攻打曹丕!即使我死了,也不服你的见识!”徐盛变了脸色。孙权叱退孙韶,对徐盛说“就算没有这个人,对军队也没有什么损失。以后不要再用他了。”说完就自己回去了。这天晚上,有人报告徐盛说“孙韶带着他的部队三千精兵,悄悄地过了江。”徐盛担心出了差错,不好看吴王的面子,就叫丁奉授以秘密计划,带着三千兵马过江去接应。

当时魏主驾着龙舟来到了广陵,曹真已经率领军队列在大江岸边。曹丕问道“江岸上有多少兵?”曹真回答“隔江远望,并没有看到一个人,也没有旌旗和营寨。”曹丕说“这一定是个计谋。我要亲自去看看他们的虚实。”于是,他打开江道,放龙舟直接到达大江,停靠在江岸上。船上建了五彩的龙凤旗帜,仪仗队列,光彩夺目。曹丕坐在船上,遥望江南,看不到一个人。他回头问刘晔和蒋济“我们可以过江吗?”刘晔说“兵法实际上是有真有假。对方看到我们的大军来了,肯定会做好准备。陛下不能轻举妄动。让我们等待三五天,看看他们的动静,然后派先锋过江侦察情况。”曹丕说“你的话正好符合我的意思。”那天晚上,他们留宿在江中。当晚月亮很暗,但是军士们都拿着灯火,照亮了整个天地,就像是白天一样明亮。他们远远地望着江南,却看不到一点火光。曹丕问左右的人说“这是怎么回事?”一位臣子奏道“想必陛下的天兵已经到了,所以他们听到风声就逃窜了。”曹丕暗自笑了。等到天亮,大雾弥漫,对面都看不见。过了一会儿,风起雾散,他们看到江南一带是一座座城池城楼上枪刀闪烁,城中到处插着旌旗和号带。不一会儿,有人来报告说“沿着江南的南徐地区,一直到石头城,数百里之内,城池、船只和车辆连成一片,一夜之间就建成了。”曹丕听后大惊。原来徐盛捆绑芦苇做成人形,穿着青衣,手持旌旗,站在假城楼之上。魏兵看到城上有很多人和马匹,怎么不害怕呢?曹丕叹息道“魏虽然有千军万马,但是没有用武之地。江南的人才如此众多,我们还不足以图谋。”

突然狂风大作,大浪滔天,江水溅湿了龙袍,龙舟将要翻覆。曹真着急地命令文聘驾驶小舟前来救援。龙舟上的人都站不住了。文聘跳上龙舟,抱着曹丕下到小舟,然后一路疾驰进入河港。突然间,有一匹流星马飞奔而来报告“赵云率军出阳平关,直取长安。”曹丕听到消息后,非常惊慌失色,下令让军队回撤。然而所有的士兵都自行逃散了。吴国的军队在背后追赶。曹丕下令让所有御用的物品都丢弃掉,以便更快地逃跑。龙舟将要进入淮河,突然鼓角齐鸣,喊声大震,一支军队呼啸而至,为的大将是孙韶。魏国的士兵无法抵挡,损失了很多人,也有很多人被淹死。其他将领们奋力保护魏主,最终将他救出了险境。魏主渡过淮河不到三十里,淮河中有一片芦苇,事先被灌满了鱼油,然后点燃了起来,火势非常猛烈。顺着风势,火焰四处蔓延,将龙舟完全包围住了,无法逃脱。曹丕感到非常震惊,急忙下了小船靠近岸边,但此时龙舟已经起火了。他非常慌张,马上跳上了马背。岸上一队军队从岸边杀了过来,为的将领是丁奉。张辽急忙骑马迎战,但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幸好得到徐晃的救助,一同保护魏主逃脱。然而魏军的士兵伤亡惨重。背后的孙韶和丁奉从后方夺得了大量马匹、车辆、船只和武器装备,数量不计其数。魏国的士兵大败而归。吴国将领徐盛功勋卓着,吴王为他加重赏赐。张辽回到许昌后,箭伤溃烂而去世,曹丕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但这已经不是这个故事的重点了。

现在说赵云率领军队杀出阳平关之后,突然接到消息丞相有文书到了,称益州老将雍闿联合蛮王孟获,带领十万蛮兵入侵四郡。因此,丞相下令赵云回军,命令马坚守阳平关,丞相自己则准备亲自南征。赵云于是赶紧收拢兵马,开始往回赶。此时,孔明正在成都集结军队,准备亲自南征。正是方见东吴敌北魏,又看西蜀战南蛮。

不知道这场战斗的胜负会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喜欢三国志演义白话文【原着无删减】请大家收藏三国志演义白话文【原着无删减】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斗破之最强老公

斗破之最强老公

作品简介斗破苍穹里,他笑着对纳兰嫣然说弱水纵有三千里,我也只取你一瓢!...

完美世界:以群聊方式打开

完美世界:以群聊方式打开

光腚娃掉落完美世界的石村,得金手指聊天群(没啥用)。主角家人们,吃肉啦!叶凡鼎准备好了!庞博白虎肉给我留一块!大黑狗仙药是我的,仙子也是我的。...

狐王爷你家王妃又跑出去玩了

狐王爷你家王妃又跑出去玩了

简介关于狐王爷你家王妃又跑出去玩了穿越甜宠双洁王妃医术空间先婚后爱爽文苏徽音是个现代中医一朝穿越,穿越到有苏狐族公主身上。如愿嫁给原主爱慕五百年的辰王爷涂山辰安冲喜,成为辰王妃。大家都知道辰王爷有个青梅竹马,因病离他而去另嫁他人。人人都说辰王妃不受宠,辰王爷被抛弃要仙逝了,真可怜,涂山狐族要变天了。某妃站出来道我的王爷我来宠,是本王妃捡了个大便宜。某王爷含情脉脉道本王的王妃只能本王欺负,王妃轻一点,本王耳朵要掉了。辰王妃能刚则刚变天,变什么天,不是有我家王爷在吗。辰王爷有本王在,本王不争这天,不争这地,也不争口气,只争我家王妃。辰王妃王爷,我想出去玩。辰王爷将人抵在角落出去玩,哪有咱们生孩子好玩。...

美姬妖且闲

美姬妖且闲

简介关于美姬妖且闲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成为弱女一枚!幸好满腹才华,虽不能登得庙堂,但可凭此白手起家。一花一草一砖一瓦累累相叠,造就她名动天下!看园艺大师善侍花草同时,不忘挑夫选婿,寻找如意郎。...

战锤:我干的事不太忠诚

战锤:我干的事不太忠诚

简介关于战锤我干的事不太忠诚帝皇孩子你愿意冲到我的战士,重铸帝国荣光。?林浩当然啦!一定是禁军吧!再不行来个战团长也行啊。帝皇比那还要好。穿越后,林浩成了一名优秀的星界军。林浩老子不干了,爷投混顿。末世下,林浩,摸着系统放的激光枪,又看了一下面的丧尸,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林浩手电筒,也不是不行啊!末世异世+星际+玩梗...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