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3页(第1页)

另外几名将领亦道:“臣等见解与三王爷相似,请太子殿下三思而行。”

我见他们都赞成萧纲的保守战略,步步为营,正唯恐萧统改变主意,却见一名参军模样的中年书生出列道:“臣丘迟与陈伯之相交多年,深知其品行,其人性格仁善、事亲至孝,如今陈伯之父母妻儿皆在通州境内,若是对其晓以大义,劝其浪子回头,既能一战而平北魏之乱,又能免却寿阳百姓再受战火之灾,何乐而不为?”

萧统眸光中微带赞许之意。

萧纲剑眉簇动,说道:“大哥准备劝降陈伯之么?谁来执笔?谁去投书?短短几个时辰,谁能如此迅速达到寿阳与他说明此事?”

丘迟并不迟疑,昂然说道:“臣愿意执笔。只是投书一事……”

萧统默然沉吟,似在苦思良策。

我见他俊容端肃,略有疑难之色,心中不忍见他为难,于是向前一步道:“我能去!”

军营中众人本以为我只是萧纲随身携带的捧茶侍女,见我突然出言,立刻将眼光齐刷刷投向我身上。

萧统终于向我轻轻看过来,依然没有任何表情。

萧纲迅速瞥我一眼,低声道:“军机大事非同儿戏,你不要再说话了。”随后向众人道:“即使丘迟书信能够劝降叛将,如今亦来不及了,大哥还是速作决定,传令扬州大军待战吧!”

萧统犹豫了一刻,对丘迟道:“既然如此,你且先将书信写好,或许日后还有用处。”

丘迟面带失望之色,行礼退出营外。

他们继续计议行军布阵之事,我见萧统不得不放弃更好的计划,心有不甘,装作有事,悄悄尾随丘迟出帐。

萧纲见我闪身欲走,唯恐是女儿家避人之事,亦不便多问,叮嘱道:“不要走得太远了。”

我在营帐外追赶丘迟,喊道:“丘参军且慢!”

他回首见是我,似乎颇为意外,说道:“姑娘有何指教?”

我微笑道:“指教却不敢当,刚才听见参军言道可写劝降书信一封与寿阳陈将军,虽然太子与三王爷不再对此事给予希望,我们不如堵上一赌。你写好了书信,我替你送去寿阳!若能成就太子的谋划自然最好,即使不能,亦于他们无害,不知参军意下如何?”

丘迟目露喜色,说道:“我当然没有问题,只是姑娘能将书信平安送至寿阳么?”

我眨眨眼说:“我自幼习过轻身术,一日可行千里,你若不信,我表演给你看。”

我如疾风般在他面前兜转了几个大圈,他终于相信眼前事实,忙不迭道:“甚好!甚好!姑娘有此奇术,想必是天助我大梁取胜,我这就去写,请姑娘侯我片刻!”

丘迟一挥而就,将散发着墨香的信笺交与我,我见其上皆是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约有数百之多,暗自佩服此人文思敏捷,见信中写道: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皆因机变化,遭逢明主,立功立事,开过称孤,朱轮华毂,拥旌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耶?……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将军独腼颜借命,驱驰异域,宁不哀哉!”

我阅至此处心动折服不已,丘迟对陈伯之深为了解,对他现在的处境及内心矛盾亦洞若观火,援引典故,尽显梁国招降既往不咎之诚意,言辞恳切动人,不愧是一篇佳作。

我继续往下看,见他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恨!”

不觉赞叹出声道:“果然千古好句!陈将军若见此书,感怀南国美景与故人,必定会弃暗投明!”

丘迟向我轻轻行礼,说道:“承姑娘谬赞,一切托付姑娘了,若能免去寿阳子民灾劫,皆是姑娘之功,丘迟在此先行拜谢过!”

我怀揣着丘迟与陈伯之的书信,运用法术加速行走赶往寿阳,我必须在日落之前将这封书信交给陈伯之。

正午时分依然假扮江湖游医抵达寿阳城外,见城中多有身着盔甲的北魏士兵,他们的身影面貌与中原人略有区别,一眼即可认出,我探听到陈伯之都督府的方向,直奔而去。

我坦然走近都督府门前,向大门守卫道:“小民听到一个紧急军情,求见都督陈大人。”

那守卫见我孤身前来,盘问了几句,将我带至门厅中等候。

一名中年蓝衫男子从后堂迈步进入厅内,我见他相貌英武、虬髯长须,虽然颇有气势,眉间却暗藏忧虑,料想他便是陈伯之,于是行礼参拜道:“小民叩见大人!”

他在大厅中央红松木上端坐,问道:“你系何人?有何紧急军情向本都督汇报?”

我眼角余光一瞥,见他身后两人虽作南朝男子装扮,一看即知是北魏人,于是应答道:“小民本是扬州人氏,父兄皆是萧纲军营中人,因无意中犯错被他狠心处死。小民无意中得知扬州城围防布局图,是以前来交与将军,望能襄助将军夺取扬州。”

那两名北魏人闻言对视一眼,皆面带喜色。

陈伯之点头道:“速呈上来!若是有助攻取扬州,本都督会重赏你。”

我将书信取出,却不肯立即交与他,说道:“因此事关系小民家仇,小民尚有一个请求,欲单独求告将军。”

陈伯之示意厅中人退出,那两名北魏人并不觉得有异,与其他护卫一起走出大厅外,我向前一步,将书信交给陈伯之,留心注视着他阅信后的表情。

陈伯之抽出信笺见到丘迟的笔记,立刻警觉向我看来,压低声音问:“你是奉谁之命而来?”

我轻声道:“太子殿下。书信乃丘迟参军亲笔所书。”

他迅速将信笺阅毕揣入袖中,眼中隐隐显现泪光,说道:“是我有负太子殿下昔日相待之意。当日我在寿阳困守多日不见援兵,唯恐寿阳百姓遭受北魏铁蹄涂炭,献城归降本非我所愿,我父母妻儿皆在江南,不知他们近况如何!”

我见他依然心系梁国,说道:“北魏军队在徐州被四王爷重创,此战必败无疑,只是太子殿下不愿将战争绵延下去,欲一战一决胜负,将军若是有心,不妨……”

二皇子萧综计划今夜迎接北魏残部进入城中,寿阳城守空虚,萧纲兵发扬州时,只要陈伯之将寿阳城封锁,加上徐州、彭城二地依然心向梁国的数万兵士,合成围攻之势,瓮中捉鳖,北魏所有军队必定进退无路。

我与陈伯之计议商定,只等夜晚到来。

陈伯之神色坚定,说道:“请转告太子殿下,臣明白如今并非孤立无援,一定誓死将寿阳城封锁住,截断北魏归遁之路。”

我见此事已成,心中顿时大喜,沿着来时路径悄悄返回扬州。

我前来送信时匆忙赶路,耗用了过多法力,回程时脚步并不快,直至黄昏时分才走到彭城附近。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