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2页(第1页)

我不再犹豫,从竹庐顶上一跃而下,借着夜色掩盖,向山下沈府的方向而去。

日间前往镇江城时,我曾经路过沈府宅院,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寻找,很快就到了后门之外。

我攀上一棵大树,见后院马厩中几匹雪白的马儿低头吃草料,正是萧统他们所骑乘的骏马。

后花园中有一所小楼,隐约透出灯光,楼窗半敞,室内粉纱灯下,沈忆霜身着一袭素白绸衣,侧影柔如弱柳,似在提笔向案上临摹书画。

片刻后,她将墨笔放下,轻轻吟道:“紫兰初叶满,黄莺弄始稀。石蹲还似兽,萝长更胜衣。水曲文鱼聚,林暝雅鸟飞。渚蒲变新节,岩桐长旧围。风花落未已……”

她轻声咳嗽几下,微笑向身后说道:“殿下看妾身这幅晚春图,可曾将殿下诗中意境描绘出一二?”

萧统身着一套对襟月白纱衣,走近她身旁,审视片刻后,轻轻说道:“花鸟虫鱼栩栩如生,晚春之时兰草丰沃,你笔下之兰虽有神韵,犹缺几分茂盛之姿。”

沈忆霜似乎对他无比敬服与仰慕,略带羞惭之意,说道:“殿下慧眼,是妾身忽略了,再重新画过……”

萧统接过她手中墨笔,搁置于砚台之上,柔声说道:“身子这么弱,何必如此劳神?待你大好了,回宫再画不迟。”

沈忆霜见他靠近,不再矜持,顺势倚入他怀中,低头啜泣道:“妾身福薄,只恐时日无多,不能返回东宫侍候殿下了……”

萧统轻抚她散垂双肩的柔美发丝,唤道:“霜儿不要如此,你并无大病,只须静心休养,自然无碍。”

我见他们二人神情亲密,心中想道:“人间夫妻竟能如此相契,他们意趣相投,互作诗画,着实让人羡慕。传说西王母身边织女亦曾偷下凡间嫁与农夫牛郎,如今二人虽被天河阻隔,却有一段难以忘怀之幸福时光。我若能得一知心解语之男子长伴身边,岂不胜似朝云暮雨?即使他难免生老病死,总有几十载相聚光阴,日后回返翠云山之时,再将他遗忘就是。”

思及此处,却突然隐约感觉到小楼四周气氛十分怪异。

我动用法术凝神观测,见数名黑衣人悄悄跃上小楼屋檐,他们着装打扮与竹林中所见四名黑衣人相似,手中所持暗器却并不相同。

他们看准时机,齐齐出手,数道银光闪烁飞入楼窗之内,向萧统与沈忆霜袭击而去。

我心中大惊,原来他们所言之事竟是趁太子出东宫之机会,暗中图谋刺杀他,四皇子萧绩看似对太子萧统恭谨温顺,实则包藏祸心,欲除之而后快。

我正欲施用法术解救他们,却发觉萧统与沈忆霜的身影倏地双双从案前消失,那些暗器虽然袭入小楼内,却尽数落于地面,并不曾伤害到他们。

萧统四名随身护卫在楼下值守,发觉有变,怒叱而出,大声喝道:“何方大胆狂徒,竟敢谋刺太子!”

那些黑衣人一击失手,立即飞速撤离,并不滞留,顷刻消失在浓浓夜色中。

不久之后,萧统携着沈忆霜的手从小楼中走出,对那些护卫淡然说道:“日后多加防范,不必追赶了!”

沈忆霜惊魂未定,面容更加苍白,低声道:“是谁用心如此险恶?若非殿下处处留心,妾身今晚便要丧命于此处了。”

那护卫恨恨说道:“他们的目标本是太子殿下,殿下出京一路都有人暗中跟随,不得已才换道而来,却不料还不肯罢手,实在欺人太甚!”

沈忆霜默然良久,眼中含泪,对萧统道:“殿下以后不要再来看望妾身了,若是有所闪失,妾身担当不起…”

萧统面容沉静,说道:“他们的手段不过如此,伤害不了我的,你别怕。”

一名小丫鬟从前院走来,不明白发生了何事,对萧统道:“奴婢参见太子殿下,三王爷遣人前来说明日在太湖畔赏荷采莲,询问殿下与娘娘可愿同往。”

萧统看了沈忆霜一眼,说道:“娘娘尚在养病,此次我们就不去了。”

那丫鬟正欲转身回话,沈忆霜叫住她道:“且慢。”随后抬头对萧统道:“太湖荷花本是我们家乡美景一绝,三王爷既然盛情相邀,殿下难得出宫一趟,何妨应约前去?我闷在家中日久,出去走走,或许好得快些。”

萧统见她愿意前往,轻轻点了点头。

那丫鬟领命而去。

我在树间听见他们的对话,见他们准备一起赴萧纲明日赏荷之约,悄悄回转竹庐中。

次日,晨曦初现之时,我换好衣裙下山,萧纲果然如约在山下等候。

采莲於江渚

太湖烟波浩淼,十里荷花,香飘两岸。

我手持船桨,划船穿过密密层层的莲叶,将小舟荡向太湖中央,欲往湖心采摘莲子。

萧统、萧纲与沈忆霜俱在一艘大画舫之上,我回眸顾盼萧纲,见他远远凝视着我,嘴角轻扬起一丝微笑,举杯畅饮。

我身着一袭鹅黄色长裙,腰束浅碧色丝绦,碧纱水袖仅及皓腕,发间饰着一朵林间野生的浅黄色天竺菊,隐身在莲叶间,伸手将一朵大莲蓬果实采下,莲叶微微震动,湖心中顿时惊起数只野鸭,一阵“嘎嘎”乱叫,向天边飞去。

我惊动了它们,它们同样吓着了我。

慌乱之间,我双足踩踏未稳,小舟左右摇晃、几欲倾覆,湖水漫溢过船舷,将我足上浅碧色的绣鞋浸湿,绣鞋尖上,一对比翼双飞的小粉蝶沾染上滴滴水珠,我惟恐将鹅黄绣裙溅上水渍,急忙提起裙摆。

早有侍从驾舟跟随在后,轻轻越过船舷,双桨齐出,将小舟稳稳定住。

我手持数朵荷花,怀抱几枝莲子果实,回到画舫之上。

且听萧纲笑道:“七弟前些时日所作《采莲赋》中妖童媛女,想必应与适才情景相似。”

萧统俊容略有一动,凝神而不答。

沈忆霜低头沉吟,说道:“七王爷《采莲赋》……‘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三王爷所指可是此赋么?”

萧纲将目光移至我身上,说道:“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馀,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裾,菊泽未反,梧台回见。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於江渚!”

我细品此赋,只觉辞藻华丽,“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将那少女娇柔动人之姿跃然纸上,句句蕴涵无限旖旎风光,那眇了一目的七皇子湘东王萧绎,果然亦是极富才情。

沈忆霜微微一笑道:“妾身听说还有一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七王爷自荆州带二位少女回京,收留在身边为侍妾,此赋便是为她们二人所作,可当真么?”

萧纲似乎对此事知之甚详,说道:“不错。那王氏姐妹年纪皆不过十三、四岁,比紫萱还小……”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