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章 你什么阶级(第1页)

到农村搞调查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想要调查出真实情况也是艰难。

好在有着《农村调查文集》一书做工作指导,不然王致远可做不了这份工作,毕竟现在95%的人口是集中到乡村的。

去之前还是要有些准备的,先要换身衣服下去做调查,不然人家不信任你,到时候被忽悠就不好了。

去农村调查就不能不看阶级,特别是革命胜利以后。

王致远是知道现在人口接近5.5亿的,属于农村的人口在5亿左右,可是有接近4亿的人口是处于无地、少地状态,这是不可想象的,历史往前推,农业社会无论是哪个时代,这样的政府只有灭亡一条路可以走。

人民的战争是不可想象的。

关于农村阶级的划分,下去调查也是要掌握好度,王致远按照当前政策分析了起来。

1、地主: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而靠剥削农民为生的,叫做地主。地主剥削的方式,主要地是收取地租,此外或兼放债,或兼雇工,或兼营工商业。

有些地主虽然已破产了,但破产之后仍不劳动,依靠欺骗、掠夺或亲友接济等方法为生,而其生活状况过普通中农者,仍然算是地主。其中二地主也与地主一例看待。

同时革命军人、烈士家属、工人、职员、自由职业者、小贩以及因从事其他职业或因缺乏劳动力而出租小量土地者,应依其职业决定其成分,或称为小土地出租者,不得以地主论。

2、富农:占有比较优裕的生产工具和活动资本,自已参加劳动,但经常地依靠剥削为其生活来源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富农的剥削方式,主要是剥削雇佣劳动力,或兼以一部土地出租剥削地租,或兼放债,或兼营工商业。

3、中农:包括下中农、上中农、富裕中农,占有土地,拥有一部分牲畜和劳动工具,生活来源靠自己劳动。不剥削他人,也不出卖劳动力受人剥削。

其中如果在农忙时也雇佣临时工,要算取雇工与自己全家劳动所得的比?“剥削量”,剥削量过2o%为“富裕中农”或“上中农”,低于2o%则为“中农”,家庭收入不足,尚需出外打工,为“下中农”。

4、贫农:只有很少的土地,还要租种地主或富农的土地。

5、雇农:自己没有土地,靠租地主或富农的土地种。

农村基本就是这样的阶级,但是对待阶级的分别也是不一样的,现在的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孤立地主,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展农业生产。

对各个阶级,没有下达过要杀害之类的命令,针对的是反动富农和恶霸地主,这一类人手中都有着血债,是要坚决消灭的,其他就是进行土改。

等调查完后,就要立即进行土改,通和县是个大县,人口在4o万左右,土地1oo万亩,人均才2.5亩,不能说多,但也不算少。

土改工作中,正好清查一下人口,做个户籍统计,看看农村到底有多少人。县城人口就那么一点,很好统计,也不参与土地改革。农村很多人逃兵役、逃税……,都躲到山上去了,成分也是复杂,到时候要好好清查。

晚上的时候出现了一件怪事,不少人来到了县政府,抱着箱子,过来送礼,一箱箱的银元和金条,看得周子瑜和王致远是眼花缭乱,这些送礼的都是乡下土财主的人,他们本人或亲戚被抓了,知道了今天的事情,想要周子瑜和王致远网开一面。

结果自然是有来无回,连人带钱一起接收了,到时候还要审判一下这些人有没有别的罪行,不然光行贿也够判几年劳改了。

王致远正计划开矿办钢铁厂,这些都是送上门的免费劳动力。哼,拿这些东西来考验共产党员,这不是侮辱人吗。

周子瑜看着眼前的银元黄金说道:“这些人还真是富有,这些都够我们师用两三年了。”

王致远清点着这些银元黄金,一一登记造册,这都是要上报组织的,也是这些人的罪证。

“我准备明天开始下乡考察,老周,县里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没问题,我准备等公审过后,对县城的房屋人口摸查一遍,看能不能找出些特务来。”

“肯定是有的,我们解放得这么快,他们想逃也很难逃走,我觉得要将城市的阶级也一同划分了,那些反革命的财产,该收缴就收缴,我今天看县城好多人的居住环境堪忧,这些房子也要拿出来给大家分配。”王致远感叹道。

“嗯,这事情越早越好,我们不能等上级的命令,我们要掌握主动权。”

一直到深夜,也没有看到还有人来送礼。

第二天天一亮,王致远就换了身衣服,吃完早饭后就骑马往乡里去了。

随着离县城越来越远,路上的人也多了起来,这个时候天气冷,大家都挑着东西往县城赶集,放眼望去,大部分人都穿打着补丁的衣服,身上裹成一团,神色间都带着忧郁。

王致远今天准备去离县城比较远的村子看看,毕竟离县城近的,生活条件稍微好不少。

8点半的时候,王致远来到了高皇乡,这里是县城边上的一个乡镇,下面有7个村,越往里面走,来到孤山村,看到的房子越多,大部分竟然还是茅草屋,着实让王致远惊讶,靠近一家仔细看了看,现的确实是用茅草搭建的房子。不像县城周边,民众土坯房居多,只是屋顶是茅草,富裕点还用瓦。

这时房子门口有人看着王致远,王致远也看了看此人,现其穿着一身补丁的衣服,有些地方开了口,有棉絮若隐若现,只是颜色偏黑。王致远向那人打着招呼,那人也笑着回应。

王致远说:“老乡,不知道能不能进去讨口水喝?”

那人挥手让王致远进来,里面的状况也让王致远看得流泪,家徒四壁都无法形容,除了基本生活物资,其他是一个没有。

王致远再次刷新了自己的认识,果然不能用自己的经历看待不了解的东西,至少王致远在延安生活还是不错的,还可以念书,吃饭也还不错。后世的记忆那就更不用说了,至少扶贫的家里也没有这样的。

两千多年前的韩子说过,秦朝这个时代,一个小吏的生活状况和权利也要比三皇时代的帝王要富裕很多,是没有人想去交换的。

王致远以前还感觉这个时代差距是有,但也有限,原来只不过是被美好的想象迷住了眼睛,普通百姓的生活艰难得无法想象。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