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61章 皇上苦杀马王爷久矣(第1页)

好在连安城也不是真的蠢,他刚才只是懒得想。但被两人这么一嫌弃,顿时小脑子飞快运转,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系。

当年老梁皇之所以敢派兵攻打大业边州,一是当时梁国国力强盛,老梁皇政治清明,朝堂上下一心,手中又有好几位诸如蒋无修这样的猛将。

而大业却正逢新皇初登大宝,政权新旧交替,高位上的人都忙着争权夺利,搅得朝堂一片乌烟瘴气,根本无暇他顾。

二则是那一年边州连遭大旱和雪灾,大雪过了春耕方歇,被雪浸了几个月的冻土化了一个月,也才软乎了七八分,勉强可用,但再种新粮却已是完全错过了时节。

旧粮减产新粮不继,朝堂又不作为,边州的百姓日子一下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民间怨声载道,人心躁动。

老梁皇素有开疆扩土的野心,见此状只觉得天都在帮他,怎会错过这个好时机。

边州只是第一步,吞下大业才是他的目标。若不成,再不济也要咬下大业的半边肉,才算满足。

因此大业的百姓是生是死,最后能活多少,他毫不在意。或者说,在他看来,大业的百姓死的越多越好,这样才更有利于他治理从大业打下来的城池。

城里的百姓少了,从梁国迁过去就好。能有更多的田地,想来有的是梁国子民愿意迁居新城,将梁国的血种散播出去。

毕竟他是梁国的皇帝,而不是天下的帝王。旁国百姓尊的又不是他,生死与他何关。

但蒋无修却不同。

他虽是梁国将领,天生就与大业站在了对立面上,但不管是梁国的百姓还是大业的百姓,在他眼里都是一样的人。

所以在他军中素有不杀战俘不屠城的铁律,凡有滥杀平民者,皆按军规杀无赦。

不得不说,让蒋无修任攻打大业的主将,是老梁皇对大业仅存的为数不多的一点善心了。

虽不愿承认,但还是得庆幸多亏蒋无修,才得以让边州百姓在战后能有大半存活下来。

当然,这里存活下来的,是指当时没来得及在战乱前逃出城的百姓。

而那些早早得到风声就开始逃兵荒的百姓,却是十不存一,真正能活着逃到沧州的少之又少。有的一家二十余口人一起逃难,逃到最后只剩一人,甚至还有整村逃难却是全村覆灭的。

可以说逃难路上是九死一生,但真正死在帝国兵戈之下的却是少数。更多的还是死在了饥荒,死在暴动的难民和趁乱抢劫的贼匪手中。

像赵大山家这样只一家十余口人单独从最先被破的钺城一路逃到沧州,最后还能有数十人存活的,虽是少数,可也算不得多稀奇。

总有些人运道会比旁人强上那么一些的。毕竟全家人都能齐齐整整活下来的也不是没有。

但要像他那样逃个兵荒还能攒下几十匹马做家当的,那可就是凤毛麟角了。

说是独一份也不为过。

要说其中没有猫腻,连安城是打死也不信!

他们后来可是都查过了的,那些趁机作乱的土匪和流民,有多半是受人煽动的。

而这躲在背后煽风点火的人,不用明说也知道有马王爷的一份。

这些人是真的不顾百姓的死活,只要能成事,怕是连屠城的事都能干的出来。

尤其是那些土匪,一个个的皆是心狠手辣之辈,没一个手里是干净的,可谓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怎可能会放过赵大山的那一群马。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