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番外18 灵澜前缘上(第1页)

八百多年前。

京都南城。

街道繁华,人来人往,小商贩们吆喝着招揽生意。

路边茶楼前,站着个风尘仆仆的中年男子,手中牵着一个瞪大眼睛看着来往行人的小女孩。

小女孩大概三四岁,衣着干净整洁,小脸蛋胖乎乎的,很讨喜。

她扎着两个高低不平,一粗一细的羊角辫,头分的缝也歪歪扭扭的。

那中年男人蹲下来,拽了拽女孩的羊角辫,企图使头看上去顺眼些——可惜失败了。

正是三岁的程小灵,和她父亲——程观察使。

“一会儿见了人,知道要喊什么吗?”程父问。

程小灵脆生生地喊:“江大将!”

“乖丫头!”程观察使轻轻捏了捏女儿的圆脸蛋,又拽了拽马尾辫,这才站起来,向街道两边张望。

程观察使此番携女来京都寻找十几年未见的故人——江节度使。

程观察使与江节度使曾是无话不谈的同窗知己,两人脾气相投,爱好相似,称兄道弟。

两人曾同床共榻彻夜长谈,也曾携手共游山川,直抒胸臆。

后来,两人各自到任地赴职。

初时,两人书信来往不断,可惜后来时局动荡,君主羸弱,周边列国屡屡举兵冒犯。

二人皆是武将,奔赴沙场——

话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战乱年代,书信是奢侈品,而两人疲于应战,慢慢的,书信越来越少。

再后来,就彻底断了音讯。

等时局稍稳,江兄已官至正二品——节度使,君主亲赐世袭“大将”的称号。文武百官,乃至黎民百姓,都喜欢喊他为江大将。

程父叹口气。

他不愿意来找江节度使——毕竟两人官职相差悬殊,容易引人非议,说他程观察使攀附权势。

只是……程父看了眼三岁的女儿,又是幽幽叹气。

君主令程父和程家大公子共赴西北战场迎敌——连年战乱,民心浮动,当地居民十有八九都已投敌。

敌军强大,兵精粮足。

而他们,国库亏空,士兵弱少。

可以预见,这是一场几乎不可能胜利的出征。

程父跟儿子,皆为武将,作为将领,保家卫国,是臣子本分,哪怕战死沙场,也在所不辞——

可程父割舍不下年幼的小女。

妻子福薄,年前染病,缠绵病榻半年之久,才恋恋不舍撒手西去,留下一个刚断奶的小女儿。

小女程灵,虽顽皮好动,但还算乖巧懂事,也不爱哭闹。

非要说缺点,只是她有点贪嘴。

军情紧急,程父来不及找远方亲戚,想了一圈,想起居住在京都的故友——江兄。

官至正二品的江兄,还是曾经自己了解的那个江兄吗?

他可以愿意照看程灵?

程父不知道。

哪怕是在江府当个丫鬟,也比外面的百姓生活得安稳些。程父看着女儿天真烂漫的脸,怅然不已。

*

九岁的江起澜,跟在父亲身后,朝南城茶楼而去。

别看江起澜只有九岁,但气度不凡,腰背挺拔,眉宇间充盈着浩然正气。

街道上熙来攘往,百姓们见到江大将携子出行,纷纷上前打招呼。

不少小商贩想送东西给江大将,可不敢造次,就往江起澜手中塞——江起澜都躲开了,除了一个卖山楂糖雪球的老伯。

那位老伯趁着人多杂乱,往江起澜手中塞了一纸包糖雪球后,灵活地从人群中钻出去了。

江起澜追了几步没追上,只能拿着纸袋回到父亲身边。

“父亲,那位老伯跑远了,我追不上——”

江大将捋了捋胡须:“我知道了。那位是城北胡伯,回头我让门房把钱给他送过去。”

江起澜生性冷淡,不喜嘈杂热闹环境。

“父亲,街上这么多人,您为什么不乘马车出行?”

江父朗声笑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