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三千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章 行路何崎岖一(第2页)

嗯,说白了,就是更为快捷地从波斯人口袋里掏钱。

但是,萨法维王朝地方政府却对此并不积极,准确地说,是根本不想为修筑这条公路出一个大子。在他们看来,从财政窘迫的地方府库中拿出一大笔钱,白白地撒在地上,太不划算,太浪费。总督、大法官、卡迪(真神宗教法官)、将军,还有供养的数千士兵,哪个不是口袋空空,急需海量的金银加以填充。

至于修路,爱谁谁去,你们齐国人钱多,那就自个将这条长达一百五十多公里的“金光大道”修筑完成吧。

结果就是,齐国波斯商社在独自修了五十多公里,将筹集到的筑路费用花光后,抬头一瞧,嘿,波斯人竟然真的一米公路都没修,眼巴巴地指望他们将这条道路一直修到设拉子。齐国人立马就炸了,凭什么呀,老子来你们波斯是赚钱的,可不是给你们搞建设的。随即,波斯商社也撂了挑子,停止了继续投入,最终使得这条计划中的“交通大动脉”半途而废。

其实吧,要是萨法维王朝能像埃及那般,允诺将道路两侧数公里的土地无偿交给齐国开的话,波斯商社也不是不能考虑投入一大笔资金,将这条公路修通。毕竟,除了能收点过路费外,还能通过土地开,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怎么着,也能弥补修路的花费。

但“勤于王事”的法尔斯总督对齐国人的建议,直接予以拒绝了。声言,齐国人要是租借荒僻的海边渔村港口倒也罢了,毕竟那里涉及的土地纠纷和宗教争端会少一点。可一旦深入内6,牵扯到的农田和百姓无以计数,说不定就闹出什么大的事端,进而影响两国数十年的友好往来。

不过,考虑道波斯境内马匹骆驼较多,也不愁拉车运货的畜力,尽管道路烂一点,但也能勉强支撑得起货物运输的基本要求。

齐国每年从波斯获利达千万元,绝对是齐国环印度洋贸易圈内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以该国不到千万的人口规模(萨法维王朝巅峰时期也只有9oo万—1ooo万),市场容量自然是绝对不如印度和奥斯曼,但由于波斯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性,处于东西方之间、亚欧大6腹地南北之间的货物物流非经波斯难以为继,因此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过境贸易极其达,高原上遍布的古老驿站就是6路交通时代过境贸易繁荣的历史见证,萨法维时期当然也不例外。

在全球市场兴起的早期,途径波斯的过境贸易就已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时期,波斯的过境贸易中心数量更多,伊斯法罕、坎大哈、大不里士以及阿巴斯港等都是当时重要的海路和6路国际贸易中转、集散地,伊斯法罕更是6路过境贸易中心的典型代表。

萨法维王朝东部最大的对外贸易伙伴是莫卧儿王朝,与萨法维王朝相比,莫卧儿帝国的经济体量更大,生产能力更强,国家也更为富庶,其出口货物主要是手工制成品,包括棉布、靛蓝、硝石、香料、鸦片、糖、丝布、纱线、盐、珠子、硼砂、姜黄、紫胶、密封蜡和各种药品。

作为当时东方最主要的经济体之一,莫卧儿帝国的产品向西出口,无论是海路和6路都必须过境波斯,沿着6路通道运抵伊斯法罕,在此中转再向西一直到地中海东部贸易港口阿勒颇,才能与欧洲商人完成交易。

如果说伊斯法罕是萨法维时期过境贸易的最重要集散地,那么正在兴起的布什尔港则是整个东西方贸易网络中最重要的国际海洋贸易中转站之一。这里不仅是环印度洋的西部传统贸易中心,更是连接齐国、秦国、南洋诸藩和印度洋贸易圈的中心节点。

一支规模庞大的商队从布什尔港出后,一路北上迤逦而行,七十多辆马车,一百余驮马和骆驼,前后绵延近两里,车轮和马蹄掀起的尘土高高飞扬。

李延良骑在一头骆驼上,整个脑袋被一条波斯传统的碎花头巾包裹得严严实实,随着骆驼的行进,身体也跟着上下起伏,在煦暖的阳光照射下,更是显得昏昏沉沉。

布什尔港距离伊斯法罕大概四百六十多公里,计划行程二十五天抵达,时间上来看,还是比较宽裕。不过,考虑到波斯境内的破败的道路,以及可能会遇到阴雨天气,商队中的大掌柜将每日的行进距离尽量控制在二十公里。

第三混成营两个步兵连也全部换装商社护卫队和随行伙计的模样,跟随贸易商队,前往伊斯法罕。除了营长和几个情报参谋知悉此行真正目的外,其余两百多官兵只知道去波斯人的都城,护送齐国公使家眷和一批重要的物资返回布什尔港。

至于为什么不委托波斯军队执行此次护送任务,官兵们私下猜测,可能是信不过那些头裹大头巾的波斯军队。一个偌大的王朝,连边疆地区的部落反叛势力都无法平息,而且还让人家一次又一次地侵入国内,攻城略地,这般战力着实堪忧!

“警戒!警戒!”

“停止前进,围成车阵!”

“全体官兵列阵!”

“……”

李延良一骨碌从骆驼上翻了下来,抱着火枪,迅将三十多名部下聚合在一起,然后与其他各排布成三列横队,挡在车队的前方。

眯着眼睛朝烟尘滚滚的方向看去,隐约是来了一支数百骑规模的骑兵部队。至于他们的身份,可能是巡视至此的波斯军队,但更有可能是活跃在附近山区的马匪。

李延良回头看了一眼,商队的马夫和伙计正在奋力地将一架架马车围拢成一座简易的车阵,另一个连百多名官兵在车队的右前方也布成三列横队,与他们一左一右,遮护着整个商队。

萨法维王朝早期战乱频频,经济凋敝,基本上没有开展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直到伟大的阿巴斯大帝即位,随着大规模对外战争的终止和国内政治稳定的恢复,萨法维王朝遂转入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驿站、道路和港口数量空前增加。

据各种文献记载,仅阿巴斯一世时期,就修建了一千余座驿站。这些驿站除了少部分位于伊斯法罕、大不里士、克尔曼、内沙布尔等大中城市外,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内6高原的中心地带和东南部卡维尔荒漠和卢特沙漠边缘地带。

更为重要的是,阿巴斯一世还在星罗棋布地分布于全国各地的驿站基础上,将其彼此连缀,把各地主要的工商业达的城市、农业主产区、军事要塞、边境贸易中心和沿海港口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南北两个方向的外贸港口除阿巴斯港外,里海沿岸的拉什特港、阿斯特拉港以及海湾(波斯湾)沿岸昆港、贾斯克港、恰巴哈尔港等都相继得到开和利用。

此外,阿巴斯一世还下令设立专门道路安全维护人员,如果任何商人、旅行者或居民被抢劫,所在地区的总督有责任为他追回损失,或用自己的钱进行赔偿。

然而,时移世易,经过一百多年的岁月流逝,昔日强大无比的萨法维帝国开始日渐衰落。整个王朝的行政系统是在其强盛时期由阿巴斯大帝这种独裁强势的沙阿设计的,尽管存在其他的权利端,比如省督们拥有一定的独立自治的权利,但国家的政权中心依旧是沙阿,而且沙阿必须具备坚定、残酷、独断的性格特点,才能保持政府的各项功能正常运转。

在阿巴斯二世(1642-1666年)统治期间,萨法维王朝曾经出现过短暂复兴的迹象,但随着苏莱曼一世和现任沙阿素丹.侯赛因执政期间,由于整个王朝不存在严重的外部威胁和内部挑战,他们均沉迷于无尽的享乐,采取了放任不管的行为,越来越少关注政府的运行,将所有的责任和重担推给大维齐和其他重臣。

毫无疑问,官员中着实不乏有能力者,但看到自己的努力完全得不到沙阿的尊重和褒奖,而其他官员和臣子无视国家利益只顾中饱私囊时,无疑会让人生出悲观气馁的心思。低效率和怠工的行为,渐渐腐蚀了整个王朝的行政系统。

从布什尔港出,直至五十公里外的博拉兹詹小城,道路异常平整,沿途设置了数座可供路人和旅客休憩的驿站,并有一支精悍的骑兵队伍往来巡视,以震慑可能存在的盗匪路霸。但过了博拉兹詹小镇之后,道路极尽破败,几乎没有平整的路面,到处充满了坑洼,被过往车辆压碎的虚土,厚达十几二十多厘米,晴天时,漫天尘土,雨天则是遍地稀泥,无法通行。

布什尔港至博拉兹詹之间的道路,是由齐国商人修筑并负责管理维护,主要是方便内6腹地的城镇和农庄,为港口源源不断地输送粮食、蔬菜,以及其他各类生活物资。

在二十年前,齐国本来计划是联合波斯地方政府共同修一条通往设拉子的优质公路。如此,便可以将港口抵达的货物,直接输送至这座拥有数十万人口规模的大城市,加人流、商流和物流的运转度,从而促进两地之间的贸易活动。

嗯,说白了,就是更为快捷地从波斯人口袋里掏钱。

但是,萨法维王朝地方政府却对此并不积极,准确地说,是根本不想为修筑这条公路出一个大子。在他们看来,从财政窘迫的地方府库中拿出一大笔钱,白白地撒在地上,太不划算,太浪费。总督、大法官、卡迪(真神宗教法官)、将军,还有供养的数千士兵,哪个不是口袋空空,急需海量的金银加以填充。

至于修路,爱谁谁去,你们齐国人钱多,那就自个将这条长达一百五十多公里的“金光大道”修筑完成吧。

结果就是,齐国波斯商社在独自修了五十多公里,将筹集到的筑路费用花光后,抬头一瞧,嘿,波斯人竟然真的一米公路都没修,眼巴巴地指望他们将这条道路一直修到设拉子。齐国人立马就炸了,凭什么呀,老子来你们波斯是赚钱的,可不是给你们搞建设的。随即,波斯商社也撂了挑子,停止了继续投入,最终使得这条计划中的“交通大动脉”半途而废。

其实吧,要是萨法维王朝能像埃及那般,允诺将道路两侧数公里的土地无偿交给齐国开的话,波斯商社也不是不能考虑投入一大笔资金,将这条公路修通。毕竟,除了能收点过路费外,还能通过土地开,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怎么着,也能弥补修路的花费。

但“勤于王事”的法尔斯总督对齐国人的建议,直接予以拒绝了。声言,齐国人要是租借荒僻的海边渔村港口倒也罢了,毕竟那里涉及的土地纠纷和宗教争端会少一点。可一旦深入内6,牵扯到的农田和百姓无以计数,说不定就闹出什么大的事端,进而影响两国数十年的友好往来。

不过,考虑道波斯境内马匹骆驼较多,也不愁拉车运货的畜力,尽管道路烂一点,但也能勉强支撑得起货物运输的基本要求。

齐国每年从波斯获利达千万元,绝对是齐国环印度洋贸易圈内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以该国不到千万的人口规模(萨法维王朝巅峰时期也只有9oo万—1ooo万),市场容量自然是绝对不如印度和奥斯曼,但由于波斯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性,处于东西方之间、亚欧大6腹地南北之间的货物物流非经波斯难以为继,因此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过境贸易极其达,高原上遍布的古老驿站就是6路交通时代过境贸易繁荣的历史见证,萨法维时期当然也不例外。

在全球市场兴起的早期,途径波斯的过境贸易就已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时期,波斯的过境贸易中心数量更多,伊斯法罕、坎大哈、大不里士以及阿巴斯港等都是当时重要的海路和6路国际贸易中转、集散地,伊斯法罕更是6路过境贸易中心的典型代表。

萨法维王朝东部最大的对外贸易伙伴是莫卧儿王朝,与萨法维王朝相比,莫卧儿帝国的经济体量更大,生产能力更强,国家也更为富庶,其出口货物主要是手工制成品,包括棉布、靛蓝、硝石、香料、鸦片、糖、丝布、纱线、盐、珠子、硼砂、姜黄、紫胶、密封蜡和各种药品。

热门小说推荐
美漫之究极生物

美漫之究极生物

作品简介我从自己短暂的人生当中学到了一件事,人越是攻于心计,就越会栽在自己预料不到的状况上,除非越人类JoJo,你到底在说什么?我不做人了,托尼!这是穿越者乔维乔斯达在美漫世界中成为究极生物的故事。书友群23o32o953,欢迎来玩...

庶女绝色,鬼帝大人求放过

庶女绝色,鬼帝大人求放过

她本杀手,一朝重生,沦为异世最卑贱的帝家庶女,貌奇丑死血脉,人人欺凌羞辱。当怯弱草包脱胎换骨变成夺命狠辣的蛇蝎妖女,惊才绝艳,歃血而归,一杀成名。她睚眦必报,世人欺一倍,她还之千倍天地不仁,她驭神...

穿书后,大反派为了入赘去种田

穿书后,大反派为了入赘去种田

简介关于穿书后,大反派为了入赘去种田顾娇穿成了种田文女主原女主开局面临偏心爷奶,懦弱爹娘,自私大伯,她果断分家断亲,利用现代知识家致富,从而结识了三皇子。逐渐的,三皇子被她独特才能吸引,两人相爱,誓一生一世一双人。可惜,这本书是个be三皇子一朝登基,将原女主全家下大狱,原女主也被钉死棺中顾娇手持剧本,翘着二郎腿,搞什么家致富,她才不要走原女主的道路,当富二代不香吗?搞什么分家断亲?顾老太大嗓门,正适合管家,还能压制扶弟魔娘亲当老顾家鸡飞狗跳,吵吵闹闹,顾娇双手叉腰哈哈大笑,这才是种田文正确的打开方式嘛?从此以后,顾娇越摆越烂,空间里的黄金越堆越满。谁知,收养的小仙男弟弟竟然以下犯上。顾娇看走了眼…时恒漂亮乖巧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大黑心,和一双看着她越来越含情脉脉的眼。某日,时恒将顾娇抵在墙角,嗓音低沉暗哑娇娇,要么嫁我,要么我入赘。顾娇我不干,我摆烂。变身狗腿的极品顾家人猛拍大腿入赘好呀,这下顾老二的香火得以延续了。小插曲时恒知道为什么不喊姐姐了吗?顾娇不知道喊姐姐想吊你,喊娇娇想上时恒擒住她的下巴,强势霸道的吻落下—你!...

女记者

女记者

简介关于女记者来自农村的漂亮女记者叶丫丫,在纷繁喧嚣的城市里,遭遇了情感受阻经济困顿事业艰辛等困境,她流过眼泪,想过退缩,却笑在最后。在她身上,有我们努力追求成功的影子,也有我们经历过的酸甜苦辣...

武夫当国

武夫当国

公元1911年末,滦州起义,袁肃经历了人生重大的转折,他最终选择站在法统北洋政府的立场,经营属于自己的北洋少壮派团体,在重大历史事件中逐渐崭露头角并发展壮大,以铁血手腕统一中国,重铸北洋雄狮,捍卫中华威仪!第1章滦州郊外  已经是入冬的天气了,滦州一带早已是一片银装素裹。震惊宇内的武昌起义在一个多月前发生,给这个原本寒冷的冬天带来数不尽的火热。但凡能识得几个字的中国人都不难想象,大清国的江山总算让人给被撼动了。然而,即便革命烈火燎原之势,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可烧到直隶时不知不觉竟弱势了不少,毕竟是靠近近畿的地方,纵然清廷的气数已近强弩之末,但总有几个实力派的身影笼罩在这里。在滦州东南荒郊的山路上,一支身穿蓝色新式冬装军服的新军小队正慢慢悠悠的前进着,队伍前面是六骑骑兵领路,马蹄和脚印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一道逶迤的痕迹。一眼看去,领头的骑兵全部身穿着新军军官服饰,其中两人还披着厚实的狐裘披肩,可见职衔不低。至于跟在骑马军官后面的士兵,粗略算去也有三十多人。队伍整体上显得松松散散,士兵们一个个将双手交叉插在袖筒里,缩着脖子埋着头,就像是午后散步的乡野村夫似的,一副心不在焉的迈着步子。袁肃正是领头的六名骑马军官之一,只是此时他整个人显得神志恍惚,脸色异常惨白,微微躬着身子,让脸颊尽量躲在狐裘披肩的领子后面,彷佛大病缠身似的。倒不是因为他受不了这苦寒的天气,而是在一个月前发生的ldquo滦州兵谏事件rdquo时,被一名情绪激动的革命士兵开枪误伤,子弹正中肩窝,险些就伤在心脏要害上,抢救了大半个月才保住性命。枪伤未愈,伤口又渐起炎症,因此身体状况不是很好。...

武侠大反派

武侠大反派

作品简介苦逼打工仔穿越成游戏中的邪恶势力大反派,统领一群嗜血如命的疯狂手下。得悉到武林正道的大侠要联合起来,要刷掉他这个魔教副本的boss。大反派决定率领小弟们改...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