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8章 巧合(第1页)

重新组建的两支刑警队伍也早早来到了现场,由郭局带领的刑警队全都是局里的领导,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刑警,有着丰富的经验。

而由杨副局长带领的队伍负责着在原计划中舆论压力不及棉人的佟戏案件,但在前一天的网络传播中,棉人的案件似乎变得不那么万众瞩目了。

在这天早晨郭局长也看到了目前舆论压力的大小,也提出与杨副局长互换任务。

但不出所料被杨副局长拒绝了,他们两人本就是认识很久的朋友,而年长一些的郭局长平时也十分照顾杨副局长。

杨副局长原本想着由他带队去查压力大的棉人案,但还是被郭局长拒绝,并且亲自带队了。

而经历一晚上的观察和酵,两人都现佟戏案似乎舆论压力更大一些。

郭局长很自然想要接上杨副局长所说的互换案子,但被杨副局长拒绝了,杨副局长称自己早已做好了这次案件的准备,现在换太耽误时间。

而两方案件的调查也正式开始,杨副局长所说并不假。

他连夜查阅了李岚和余波对于第一次案件的记录,并画了一幅凶手的犯罪心理学画像。

而就在他做完这些准备工作之后他现整个案件的难度相当大。

因为两次案件凶手所做计划过于周密,就像是提前对周围事物完全知晓一样,而对于“涤罪杀手”和杀害棉人的凶手是否相互协作还需要打一个问号。

来到现场之后,即便队伍中全是几十年警龄的老刑警也是被现场的惨状震惊到了。

现场的照片照片和尸体都被带回局内,但地上暗红的鲜血依旧存在,结合着现场的照片这些刑警很轻易建立了当时现场的模型。

在他们脑内,依稀能想象出凶手在早晨敲响了佟戏的房门,然后在佟戏开门时将门拽开一刀直直刺入佟戏的心脏......

“凶手的手法过于熟练,很难不怀疑他以前杀过多少人,侦破方向要不要转向以前就杀过人的逃犯?”

队伍中一个刚好四十五岁的刑警摸着下巴,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而所有人没有第一时间给出回应,而是思考着这个方向的可行性。

在思考半分钟后杨副局长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

“林警官,麻烦你们资料科整理一个身上背着命案的逃犯名单,整理完放到会议室桌上就行。”

简单说了几句话杨副局长挂断了电话,继续寻找着可能存在的证据。

“我认为之前在会议室中猜测凶手是一名黑客的方向也有挖掘的价值,最好是让局里的网警监测一下暗网,没准能有些意外收获。”

一名曾在网警部门工作过的刑警给出了自己的调查方向,杨副局长这次只思考了十秒左右就点了点头,示意由提出想法的这人直接联系网警部门。

这名刑警也是拨通一个电话,随后解释了这次的情况,让网警部门展开相关监测,并再三叮嘱不要打草惊蛇。

而在众多经验丰富的刑警讨论下,一个个调查方向被提出,一步步计划也就这样下并执行。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执行着。

而楼上棉人案件的团队没有这么多猜测,在对现场进行简单的勘测以及结合监控拍下的画面。

甚至在前一天法医组还现棉人手中抓着一把别人的头,结合监控画面甚至已经找出了凶手的身份。

但由于去到凶手家中抓捕的队伍一无所获,再加上沿途监控都被凶手破坏,所以目前在抓捕凶手这件事还是存在很大的困难。

而在此期间刑警队也对被害棉人的身法做了调查。

棉人名叫奥迪斯,是一名外教。

而此刻的刑警队离开现场,来到奥迪斯任教的大学对他身边的人进行询问。

而大学中无论校长还是老师学生对奥迪斯都没有什么负面评价,说奥迪斯平时谦逊有礼,对学生也都一视同仁,教学水平也很高之类的。

而警方特意询问奥迪斯人品时也得到众多的正面回答,虽然这些正面回答中似乎带有一些难以言喻的意味。

“那奥迪斯身边有什么看不惯他的人或者说他有与谁结仇吗?”

在郭局长问到这个问题时几乎所有人都有些纠结,但最终还是有一个人说出了一个名字——仇盟。

而听到这个名字后刑警队中没有人有过多的情绪变化,因为他们结合监控画面的比对,也认定嫌疑人就是这位仇盟。

在与校方进行一系列沟通后警方进一步得到了仇盟更多的信息,开启了新一轮对于仇盟的抓捕计划。

而本次任务的难点在于仇盟本人是一个专修心理学的博士,同时也是医院心理医生。

仇盟同样学过犯罪心理学,警方面对仇盟展开的行动要跳出以往的公式,随机应变地直接抓捕仇盟。

而与其根据犯罪心理学去推断仇盟的动向更有效率的方式似乎只有守株待兔,最终郭局长决定全员回警局,在有仇盟动向的第一时间就去现场进行抓捕。

同时也与各个辖区的巡警下了仇盟的信息以及照片,并告诉他们遇到此人立刻想总部通报,不要贸然行事。

就在调查棉人案的刑警临时一队到警局后不久,二队的杨副局长也带队回到了警局。

而在十分钟后,两个小队的所有成员一同来到会议室开会。

郭局长和杨副局长的面色都十分严肃,似乎说明了两起案件的侦破难度。

所有人落座后,会议开始,两名局长分别说明了各自案件的关键信息供两个小队的成员参考。

而经过信息的汇总,两位局长得出的结论是两名凶手毫无关联,佟戏案的凶手因为巧合才在监控被破坏的这一天行凶。

而这个理论就连杨副局长自己都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第一次是潜入监控室删除视频并关闭了监控才没留下证据,第二次则是“碰巧”赶上监控被别人破坏才没留下证据。

如果说是巧合,那么这名“涤罪杀手”的运气似乎太好了些。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