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90頁(第1页)

「……好。」

天璽三年。

天子下詔,因頑疾纏身,難以理政,傳位於武陵王之女,姜孫信。

同年冬末,帝登基,改國號為太安。

至此,中?原太平。

第539章終章

隨著天下格局塵埃落定,長安城還是那座天下善之城,廟堂也還是那些黃紫公卿,百姓也還是那些百姓。只不過短短三年,龍椅上的人就從女帝姜漪變成了年輕天子姜歲寒,再換成如今的帝姜孫信。

接連三朝女帝,雖史無前例,卻也給後世開創了一個影響深遠的先?河。

但好在,天下還是姓姜,中原還是姜家的中原。

而令朝堂上下最值得欣慰,也使得國祚根基穩固的是,三代女帝,尤其?是後兩位年輕天子,都稱得上是明君明主,相較春秋末年國破家亡之後那些遺臣遺民的悽慘下場,以及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說法,這二位都展現出了足夠的寬宏雅量,從不曾對?廟堂大動干戈,甚至有意提拔那些前途可期的讀書種?子。

在天璽年間,寒門躍龍門的徐士行,以及官拜吏部天官的程青衣,便是最好的例子。帝登基之後,原本因投誠南疆叛軍一度被世人罵做國賊的宋寅恪,重回廟堂以後不但洗刷了罪名,且成為功績斐然的從龍之臣。廟堂還能怎麼說?只能說陛下獨具慧眼?,陛下胸懷天地,陛下皇恩浩蕩,還有說,姓宋的小子出身不好,家?世不好,什麼都不好就是命好。

兩朝更迭雖說給廟堂帶來?了不小的震動,但外?頭看來?仍舊天下太平,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正是有那些臨危不變的脊柱支撐,曾被大軍圍困一年之久的長安城才得以安然度過這場浩劫。

若說有什麼值得一提的變格,莫過於老輔季叔桓的離去,對?於一個朝代的開端,便失去一個在朝野內外?都積威深重的老臣,足以讓滿朝上下都人心?惶惶。可即便帝不惜三次屈尊造訪,都沒能改變老輔的心?意,最終只得讓老人重歸山野。

這一日早朝,金鑾殿上,百官為何人可但此大任爭的面紅耳赤,姜孫信就坐在龍椅上笑眯眯看著殿下吵成一團,不但不阻止,還小聲問身邊的祿堂生:「他們原先?也這般?動不動就互相揭老底?」

祿堂生尚未摸清這位主子的脾性,哭笑不得道:「回陛下,並非次次都如此……」

姜孫信哦了一聲,不再言語,好似笑的更開心?了。

年輕宦官沒來?由想起那位舊主坐在大殿上的情景,似乎從未笑過。他緩緩垂下頭,不去看殿下那副唾沫四濺的場景,嘴角輕輕揚起。

下朝路上,不習慣坐馬車時常散步回府的程青衣,在路過那座塵封已久的輔府邸時,忽然停下了腳步,她驚詫的望向那扇本該貼著封貼如今卻敞開的大門,掂量了一下,她小心?步入,才走到中庭,便聽見後院有人大聲喧譁。

於是她站在院門外?,側耳傾聽,只聽了片刻,便悄然離去。

身後仍隱約可聞那二人的對?飲高歌,其?中一人似有些微醺,朗聲念誦:「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張懷慎,接啊!」

「……」

「大點兒聲!」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莫道儒冠誤,讀書不負人。」

「姓名書錦軸,黃紫佐君王!」

「英雄三百輩……」

二人最後同聲道:「生當忠孝門!」

程青衣不由失笑,真是難為那位中書令大人了,下朝一堆公務來?不及處理就陪著盧先?生一起瘋。走出府門時她轉頭望了一眼?匾額,輕聲念道:「英雄三百輩,生當忠孝門……「

聞輔,如今的天下,你可能看見?

若能看見,可是你所期望的那般?

離開府邸,程青衣走的極為緩慢,等到她回過神來?時,抬頭便見自己府門前停著一輛熟悉的馬車,她沒多想,徑直走上前,正欲作揖施禮,車簾便掀開一角,遞出一道明黃黃的聖旨。

程青衣遲疑了片刻,伸手就要領旨謝恩,車簾整個掀開,姜孫信直接丟給她道:「免了,先?打開看看。」

程青衣依言照做,而後猛然抬頭問道:「陛下,這是何意?」

姜孫信神情淡淡道:「你就當做是朕收買人心?,但絕非任人唯親,何況,依著林白魚的情才,只在北雍做一道刺史委實?有些大材小用?,今時不同往日,朕讓她回長安自然會重用?。莫非程大人有何異議?」

程青衣緩緩搖頭,躬身道:「臣,遵旨。」

姜孫信微微一笑,放下車簾,絕塵而去。

當年那個在太行山上剪枝練劍的年輕女冠,手捧聖旨,駐足良久,滿心?歡喜。

——————

沂州某座小鎮,許是一處天然的世外?桃源,雖同為北地一州,卻有高山險阻隔絕了關?外?的草原鐵蹄,也幸運逃過了中原這場戰火狼煙,每每有外?鄉人途徑此地,無不驚嘆艷羨。

小鎮上有一家?名為「何來?」的茶肆,雖賣茶水,店門前的招子上也寫著個龍飛鳳舞的茶字,但從門前路過的行人大都是被飄出的酒香吸引了進去。久而久之,十里八鄉都知道,這裡有間不務正業的賣酒茶肆,隨著名氣越大,來?往者便愈發絡繹不絕,更有甚者不惜繞道幾?十里路來?漲見識,正所謂過了這個鎮就沒這個店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