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2节(第2页)

那好心的买家说完那一句之后,还转头问杨银环:“我说妹子,你这酱油肉以后还有吗?”

杨银环脸上笑容僵硬无比,几乎是从牙齿缝里挤出一句话:“这位大哥,您看中我这酱油肉是您有眼光,这肉可是我家自己都舍不得吃一口的,因为家里想给孩子挣点学费什么的,所以就拿出来卖了。”

她没正面回答,也没否认,直接就将这话给引到了别处。随后她手脚利落地将酱油肉称好递给他:“一共一斤多一点,就算一斤了,您给一块钱就成。”

“好,要是以后还有,我一定还来买。”男人接过酱油肉装进买菜的篮子里,找钱付账。

杨银环呵呵干笑着,没有接他的话,只说您慢走。

杨寡妇在一旁看着,那双已经不见当年水汪的眼睛瞅瞅杨银环,又瞅瞅那要从身边走过的男人,最后目光落在他篮中的酱油肉上面,眼里透着一丝迷惑。

杨寡妇跟杨银环一家虽然不熟,但是也是知道她家情况的。这常红海一家住进了山里,村里人都在猜他家去年连年夜饭都吃不起呢,今日猛然瞧见她在集市上卖酱油肉,而且这酱油肉又香又精壮,更加纳罕。

见那男人走远了,杨寡妇收回目光,又侧目瞧了瞧在旁边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的杨银环。见她红光满面的,哪里像日子过得愁苦惨淡的人。

杨寡妇心里不禁更加纳闷,张张嘴,想要问什么,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杨银环手脚麻利地收拾好东西,仔细地将卖的五十几块钱装进荷包里,放在里衣内袋收好,随后拍拍手站直身子。

抬头见杨寡妇还站在前面,露出一个笑容,当做刚才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问她:“海清妹子,你是要再逛逛还是打算回去了?”

杨寡妇回神,顺着杨银环的话说:“我就来买点布想给孩子做身衣服,家里嫂子给她说了一门亲事,打算挑个日子先定下来,到时候请银环嫂子来吃酒。”

杨银环眼睛一亮,高兴地说:“鸳鸯要结婚了啊?这是好事,我到时候一定早点去帮忙。”

杨寡妇腼腆地笑笑:“只是先定亲,男方之后要去打工,结婚酒要到下半年了。”

“先定亲好,咱这边都是这个规矩,按照老祖宗的来准没错。”杨银环用秤杆子挑起先前装酱油肉的篮子,边跟着杨寡妇往前走边说,“这时间过得真快啊,一眨眼你家鸳鸯都成大姑娘了。来年你就能当外婆了。哎,你看我家那两孩子,我要什么时候才能抱着个孩子哦!”

常红海家的常开脑子不太好,全村都知道。杨海清也是个有分寸的,没去揭杨银环的伤疤,只笑着说:“这孩子长得都快,我记得前两年笑笑很喜欢跟在我家鸳鸯后面姐姐姐姐的叫,你看看,一转眼她也是个大丫头了。我上次看到她,这个头高了不少,那眼睛大大的,看着可真机灵。”

听到别人夸自家孩子,做娘的心里自然高兴,杨银环眼里都是笑意,自豪地说:“可不是,还好我家还有笑笑丫头,这孩子懂事让我省了不少心。”

“我听说她上回考试又得了满分,银环嫂子,我可真羡慕你。我家鸳鸯就不是个学习的材料。”杨海清有些遗憾地说。

她丈夫去的早,只生了常鸳鸯一个女孩。此时这些话若是被别家生了个带把的听到,肯定会酸你几句,但因为这两人家里一个没男孩子一个男孩子得了病,因此倒是聊得很投机。

杨银环一来二去就将酱油肉的事情给岔了过去,回去时给常笑买了三两精肉,原本打算再买条鱼的,但杨寡妇在,又不好太招摇,便打算过几天再来。

幸好这集市上他们常家村的人不常来,不然这偷偷摸摸地,铁定要将杨银环憋坏了。

杨海清虽然心里也有诸多疑问,但到底不是个多嘴的,也就心里想想,便没有继续揪着不放。

她们一起走回去,在村上的河边分手,各自回家去了。

杨银环回到山里后,想着今日这事情还有点玄。杨海清虽然嘴巴不碎,但是跟杨荷花关系可是不错的。杨荷花那人好面子,喜欢装模作样,杨寡妇又住在她家隔壁,自从死了丈夫后,杨荷花为了表现得大方得体,平日里常去杨寡妇家总动。

杨寡妇性子不愠不火,但又不是那种忍气吞声的人,倒是意外地跟杨荷花处得不错。杨银环还真怕杨海清不小心说漏了嘴,让杨荷花生出什么心思来。

但杨银环也没多想,他们正经过日子,又不偷不抢,犯不着这么小心翼翼。大房家的真知道了要生什么幺蛾子,她到时候在山脚下一挡,只要不给二老知道烦心,还真不怕他们!

晚上吃饭的时候,她将遇到杨寡妇的事情跟家里人随口提了句,轻描淡写的,常红海他们没往心里去,常笑倒是记在了心里。

常笑先前就在想这个问题,她家以后要拿出去的东西多着呢,也不能一直这样躲躲藏藏。闷声发财说得好听,其实也是一句玩笑话,这世界上哪里有不透风的墙。

今日碰着的是不爱传话的杨寡妇,下一次指不定是谁呢。要是遇到王红莲那样一个嘴巴闲不住的祖宗,还不定会将这好事说什什么模样。

常笑寻思着,这外面的围栏得抓紧时间拦住,家里的改革也要抓紧,到时候局面稳定些,也好应对。

之后一个多月,常笑家就开始了最忙碌的一段日子。扩大的沼气池已经正式启动,产出的沼气要比原先多很多。常红海之前去了躺镇上,向人买了一只旧的煤气灶和煤气罐,拿去煤气站检修了一下,回来让常开改装后安在那大池子边上。

这沼气多了,一时半会也用不到其他地方,家里所有需要用火的地方,就都用了沼气。不光是烧饭烧菜,还可以供电。

常红海买了一包烟,请来村里歇下来的老电工,每天在山脚下的院子里给常开讲怎么接电线这类,常开听得特别认真,没几天就学了个七七八八。

“红海,你这孩子这是要学成精了。我才给他讲了这么一些,你看他折腾出来的这个供电系统,还真有模有样。我看要多练几次,这手艺比我还要好喽。”老电工抽着烟,由衷地夸奖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