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5节(第2页)

“三哥真是少年英杰,古今往来都找不出第二个可与三哥比肩的人了!”桓姚转头赞叹地望着他由衷道。

她原本还想过桓歆是否和她与司马道福一般的来历,后来多番观察又完全推翻了这个结论。桓歆虽然在权谋上表现惊人,但眼中没有那种几十年岁月沉淀的沧桑。虽然他倡导了种植棉花,手下还有人制造出靠背椅,但他在等级观念与男女大防上和那些封建士大夫毫无二致,很明显就是个土生土长的东晋人。

看来,不管哪个时代,都不乏这种令人只能仰望的天才。

同样的话,桓歆不知道听过多少遍,早就不以为意了,可如今从桓姚口中说出,还是叫他觉得十分受用,嘴角抑不住扬起个小小的弧度。“外头的溢美之辞,你也跟着说。”

桓姚笑着调侃道,“三哥怎知是溢美之辞而非他人真心赞叹呢?江州城中,三哥这个年少有成的未婚郎君,不知是多少女子梦中人!”

桓姚如今已经十一岁,五官逐渐长开,看来更加精致动人。那双眼睛便如一湖静谧的春水,浩淼烟波氤氲缭绕,如梦似幻。她一笑,眼波流转,便如春风拂过瞬间百花齐放一般。桓歆看着她巧笑嫣然的模样,不由发了怔,伸手盖住她的一双眼。

“三哥?”她长长的睫毛颤动,一下又一下摩擦着他的手心。

“贫嘴。”桓歆的目光落在她那红菱般水嫩红润的小巧红唇上,只说了两个字,低沉的声音里却满含宠溺。

为她解毒一事暂时告一段落后,他便一直忙着谋权夺势,宏图大业才走出一小步,却就已经过了两年了,当时只恨时间走得太快不能让他做更多的事情。这一刻,却又觉得真是慢得让人煎熬。他在心中轻轻叹息,就算再过两年,到后年他真正算成人的时候,他的小美人也不过才十三。

桓姚又指着附近的其他位置,问过那些地方具体都是些什么人当权,这才对桓氏一族的势力有了直观认识。整个晋朝实际掌握中的版图,除了扬州及周围的一些要地,几乎全部都被桓姓官员或者桓温一派的官员占领。就算桓姚不懂政治,也看得出桓氏已经对东晋王朝形成了包围之势。

据荆州那边来信,今年晋廷对桓氏一族大势加封。桓温封为南郡公,桓冲为丰城县公,桓济封为临贺郡公。桓歆这边之所以未曾封爵,估摸着是因为他从桓云手中夺来的东西实在太多,短时间内桓温实在不好腆着脸再给他谋爵位了。

“父亲如今的权势,当朝怕是无人能出其右。”虽说已对桓温毫无好感,但作为桓氏的一员,桓姚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的。无论将来处境如何,乱世之中有个强硬后台总比飘零无依好太多了。

闻这话,桓歆目光落在舆图上,不知在想些什么。好半晌,才对桓姚道:“这几年,为兄或不常在府中,你好生照料自己。”

果然,一过了桓姚生日,桓歆便再次出门办事去了。其后常常一出门就是好几月。

从桓云处接手的军队,除了江州的镇蛮护军外,滥枉者众多,尚需大势整顿。

桓云在任期间,为了快速扩充军队数量,大肆从民间征召军士,数量虽然上去了,质量却参差不齐,也弄得民怨沸腾。当初征兵时,桓歆已在江州经营有一段时间了,考虑到其中弊端,对此进行了坚决抵制,加之镇蛮护军虽然名义上是桓云统领,但实际决策权基本在桓歆手中,所以倒并未受到影响。其余地方,却都是需要整改的。

回到江州以后,桓歆与幕僚拟定了裁兵政策,老弱病残或家中仅独子者全数论功行赏发放饷银送遣回原籍,在军者一律提高待遇。同时又对豫州司州等处的军队进行了人事调动,升任了几位之前镇蛮护军中的优秀将领去主管练兵一事,虽然不见得都是正职,却也在逐渐强势地架空或瓦解桓云之前遗留的势力。

桓歆在各地推广江州镇蛮护军中的训练方式和奖惩制度,大力练兵,初期几乎每个军营都要亲自去视察指导。

除此之外,还将江州任上的两位得力干将平级挪动到西阳郡和谯郡任太守,结合治理江州的经验发展两地民生。

历经两年时间,整个江州较之以前更加繁荣稳定起来,西阳谯二郡的民生逐渐安定,而桓歆从桓云手中接手的一盘散沙的十来万庞大军队,也逐渐被整理成一支八万人的强悍精兵,成为桓歆手中的又一利器。此为后话。

在一派忙碌中,时间转眼已经去了一年多,到了隆和元年八月。八月二十是桓歆生辰,今年,他年满二十一。

时下的人比起整寿,更重视起一。因此,尽管桓歆高堂仍在又年纪尚轻,但作为江州的一方长官,他今年是要举办寿宴大宴宾客的。

桓歆本身其实不想为此费神,但无奈桓温那厢早早就给各方发了请帖。

按礼制,桓歆应该在二十岁加冠,但他当年出任江州长史之时,为表郑重,桓温提前给他行了冠礼。这些年愈加得势之后,桓温便开始觉得当年的冠礼行得太草率仓促,亏欠了桓歆,因此一直打算在桓歆二十岁时给他办个隆重的寿辰。但去年此时,桓歆正忙于政务军务四处奔波无暇分|身,于是,便把时间推延到了今年。

想到江州刺史府至今没有个正经女主人,习氏原本是打算亲自到江州来为桓歆操持寿宴,在信中说了此事,却被桓歆一口拒绝。

这几年,母子关系比以前疏离了许多。相隔数千里,习氏对江州的事情一无所知,桓歆如今一点她的面子都不给,完全不准许她派去的丫鬟传消息回来,她再找借口安插人过去,也被桓歆毫不留情地揪出来。因此习氏竟是完全不知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

桓歆都在信中郑重说过习氏不必来江州,她又怎能自讨没趣招他厌烦。于是,此次只是提前了两个月派了几个她身边得力的嬷嬷过来帮手。

儿子过生,老子自然不好千里亲临。桓温为表重视,便派了桓济桓祎两兄弟代表自己来给桓歆贺寿。

各方的宾客在路途中,刺史府也在为桓歆的寿辰如火如荼地准备着.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回到老家,要过年了诸事烦乱,又经常停电,码字传文都很不方便,于是在正月初五之前都只能隔日更新了,从初六开始恢复日更。请菇凉们见谅哈。

第49章情动

因为是桓歆的寿辰,而不是他夫人的,所以,这次来的几乎都是男宾,于是,忙碌的也只是外院。桓歆也不知是哪里找来的奴仆,个个都十分能干,即使没有主母,在大管事的指挥下,也一样把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

因此,在这阖府忙碌的时刻,桓姚和李氏这两个后院人士,依然是两个闲人。

桓姚这几年生活平顺,倒有些恢复到前世的性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地攻克作画和学医的难题。不管外头怎样,她总是能有条不紊地按着自己的计划做事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