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节(第2页)

说完引子,咱们言归正传,要听书您往西边瞧,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汉水南入嘉陵道处,有一座代王山,山高万仞,直插云霄,山环水抱,当出异宝。想当年魔古道祖师爷在此开山取宝,得了拘魂铃、阴阳扇、纸棺材、无字天书四件法宝。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别的法宝不提,单说那把阴阳扇,此乃先天灵宝,可以扇出十道阴风!

说到此处,净街王伸手拿起了桌上的那柄折扇,一尺二的挑灯方扇子骨,排口足够寸半,木柄黑中透红,下趁骨头坠儿,雕成一个鬼头,透出一股子邪气,绝非袖中雅物。刘横顺早有防备,倒看看对方有什么手段,但见净街王“唰啦”一下抖开了折扇。

按规矩说书的扇子可不是扇凉风的,拿起来就得有用,横握是刀、竖握是笔,两只手攥住了,右把在后、左把在前伸出二指就是花枪,打开来托在手里便是书信。净街王坐在凳子上拉了一个山膀,将折扇握在半空,嘴里没停,念出一段书赞“一扇晴日起狂风,二扇飞石似山崩,三扇天昏地也暗,四扇不辩南北东,五扇倒拔千年柳,六扇摧折万年松”,念一句挥一下扇子,刘横顺就身不由己退开一步,桌子上灯笼中的火头儿也往下缩一截。他想冲上前灭了净街王的油灯,却被狂风挡住了,抬不起腿、迈不开步,只听净街王不紧不慢往下念道:“七扇江河波浪滚,八扇玉女撞金童,九扇刮倒凌霄殿……”刘横顺又连退了三步,灯笼中的火头儿也快灭了。净街王忽然不念了,露出一脸狞笑:“刘爷,咱这最后一句就不给您留扣子了!”说罢抬手张口,这就要扇。刘横顺只觉两条腿如同长在地上一般,想抬也抬不起来,纵有一身本领,也往前走不了一步,双方相距九步,伸手够不到、抬腿碰不着,吹气也吹不了那么远,眼看净街王的扇子已经挥起来,心说完了,上了这厮的当,束手待毙之际,突然灵光一闪,想起那条从不离身的金瓜流星了,平时缠在腰里,用时伸手就有,当即一抖手打出去,大喝了一声:“灭!”真如同电火行空,慢说一个说书的先生,换了谁也挡不住,但见金光一闪,金瓜正中油灯。净街王正待念出“十扇扇翻水晶宫”,这一个“十”字尚未出口,桌上的油灯已灭,当时怪叫了一声,就此不见踪迹。

4.

刘横顺接连收拾了剃头的十三刀、说书的净街王,提灯上了阴阳路往回走,没走出多远,又遇上一个摆摊儿卖东西的,三十来岁,相貌出奇,打扮也不同寻常,黑黢黢一身糙肉,竖着不高,横里挺宽,油汪汪一张大圆脸,看着就让人腻味,脑袋上扎了两个抓髻,一边系一根红头绳,铺在面前草席上摆了些乱七八糟的破东烂西,无非居家过日子应手之物,什么都有就是没一件值钱的,角落里摆了一支素蜡,烛光也是白的。刘横顺一瞧也认识,这位不是旁人——喝破烂儿的花狗熊,长得又蠢又笨,人却不傻,心眼儿还挺多。过去喝破烂儿的也分三六九等,有的本钱大,有的本钱小,打鼓儿的也可以归入这一行,寻常的东西可不收,只收什么紫檀的桌子、花梨的椅子、翡翠的摆件、珠宝玉器、名人字画,本儿大利儿也大,说是喝破烂儿,可没一样东西是破烂儿,真要是破椅子烂板凳,看他也不看一眼;还有一路常年在乡下转悠,老乡开荒种地的时候保不齐刨出来个坛坛罐罐,这路人的眼高,可以从中分辨出值钱的古董,给几个小钱收回去,一转手就发大财,这路买卖叫“铲地皮的”;花狗熊就是收破烂儿的,不挑不拣没有不收的东西,平时背个箩筐挨家挨户收破烂儿,回去修补修补,拾掇好了摆出来卖。干这个行当的人从来不少,花狗熊却独占鳌头,什么破烂儿都能让他吹得天花乱坠。开了线飞了花的白绫布,他敢说是当年勒死和珅的那条,没这条白绫子,大清国一百多年前就没了;变了形的旧拐杖,是神力王的九曲棍,先打李自成、后灭张献忠,踏平了关内关外、搅翻了长江黄河。这么说吧,英法联军没从圆明园抢走的东西,全落在他的地摊儿上了。就靠着这一套连蒙带唬,说大话、贪小钱,竟在天津卫也混出了一个名号。假的说成真的、真的说成绝的,你要是不信,他敢捶胸顿足赌咒起誓,这件东西如若不真,就让他“抛身在外,死时不得还家”。买东西的人一听,花狗熊起誓起得都要客死他乡了,为了这么三瓜俩枣儿的东西犯不上发这么重的誓,信不信的也买了。怎知花狗熊说话带几分外地口音,他的正字是“抛山在外,巳时不得还家”,江湖上的黑话将出恭说成“抛山”,那可不得在外边,“巳时”搁现在的时间是上午九点到十一点,他是不得还家,正在做生意骗人钱呢,这小子看着傻,却是面傻心邪,十足的奸猾透顶。

刘横顺是警察所的巡官,又在缉拿队当差,地面儿熟,人头儿也熟,当然认得吆喝破烂儿的花狗熊,更知道此人并非善类。花狗熊蹲在破草席子后边却似没看见刘横顺,手持一卷古书吆喝道:“慈禧太后的尿盆儿、宣统皇爷的奶嘴儿、婉容娘娘的红肚兜儿、李莲英的子孙棍儿!外带无字天书一本儿,天底下无人敢瞧、无人敢看,别说是飞毛腿儿,钻天猴儿来了也白搭!”

刘横顺没心思搭理这个蠢货,本想上去一脚踩灭了他的蜡烛,可是一听之下无名火起,这不是成心勾卤儿甩闲话吗?九河下梢谁不知道,一说飞毛腿没有别人,就是他刘横顺,可恨花狗熊还往小了叫,什么叫“飞毛腿儿”?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跟他这么说话?刘横顺把眼一瞪,喝道:“花狗熊,你不老老实实卖你的破烂儿,却来蹚这浑水,真是活腻了找死!”

花狗熊听得有人说话,抬起头来看了看刘横顺,故作吃惊:“哎呦,我当是谁呢,这不是刘头儿吗?您吃了吗?”

刘横顺说:“甭来这套,我问你,你这个夜壶嘴刚才怎么吆喝的?”

花狗熊连赔不是:“您且息雷霆之怒、慢发虎狼之威,我吆喝破烂儿也得赶辙啊,就是为了顺嘴儿,尿盆儿、肚兜儿、子孙棍儿,这不都是小字眼儿吗?就一不留神把飞毛腿,吆喝成了飞毛腿儿,可不敢损了您的威名,您大人有大量,别跟小的我一般见识。”

刘横顺说:“没问你这个,你刚说什么无字天书我不敢看,还不拿来让我瞧瞧?”

花狗熊窘道:“没有没有,我就那么一说,您就那么一听,吆喝叫卖讲究九腔十八调、棕绳撬扁担,有虚字、有废话,为了凑辙就从嘴里出溜出来了,您怎么还当真了呢?”

刘横顺可不傻,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花狗熊装腔作势,就是想让他打开这本书,如果他不敢看,岂不是怕了花狗熊?丢了命事小,这个怕字可不能担,于是一把夺过花狗熊手中的古书,只见书卷残破不堪,书页已由黄转黑,订书的线绳几乎磨断了,扔在破烂儿堆里没人愿意多看一眼。

花狗熊忙道:“刘爷,此书千万不可翻看!”

刘横顺眉头一纵:“一本破书有什么不能看?它还吃人不成?”

花狗熊说:“别怪我不告诉您,为何此书看不得?因为谁看书里就有谁,而且凶多吉少,您大人办大事儿、大笔写大字儿,我花狗熊是入不了您的法眼,可人这一辈子总有个三衰六旺,万一翻开书来一看,上边说您死了,那可如何是好?”

刘横顺从来吃顺不吃戗,越是如此说,他越要看个仔细,从来说生死有命,岂能让几张破纸降住了?将手中纸灯笼往地上一放,当场就把书翻开了,却见古卷中没有半个字,一页页尽是图画,头一页画的是一个人绑在柱子上,另有一人倒背双手在旁观看。画中人没有脸,可是不难看出,这是枪毙钻天豹的场面,倒背着手的那个人身穿警装,高人一头、乍人一臂,正是他刘横顺。刘横顺心想:“这有什么可看的?”又往后翻了一页,但见一个狐狸在前边跑、后跟一人手挥金瓜流星;下一页是几个人把着一道庙门,门里坐着一个道姑,头顶上落下一个大水缸;再下一页是在警察所门前,两个人擒住一个大白脸。刘横顺莫名其妙,这叫什么“无字天书”?这几件事天津卫谁人不知、哪个不晓,画在书中也不值钱。

看到此处,刘横顺把书一合,啪地扔在地上:“我还当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糊弄小孩子呢?”

花狗熊把书捡起来,嘿嘿一笑:“刘爷,您不想知道后边画了什么?也罢,我知道您是不敢往后看了,咱犯不上为了这本书把命搭进去。”

刘横顺差点儿气乐了,一把将书抢回手中:“我就从头到尾看上一遍,不信这本破书还能把我画死!”

可再往后翻,却为之一愣,因为接下来的书页之中,分别画了他遇上十三刀和净街王的情形,什么时候画上去的?是花狗熊画的?那也太快了,何况画页上墨迹古旧,至少几百年了,可不奇了怪了?据说无字天书也是旁门左道的四件法宝之一,果不寻常,不知其中有何古怪。

刘横顺稳了稳心神,又往后再翻一页,画中是他在地摊儿前翻看无字天书,花狗熊蹲在一旁,虽然画得仅具轮廓,但是该有的全有了,地摊儿上的破东烂西一一可辨,甚至他放在地上的灯笼,以及花狗熊的素蜡,也都在画中,草草几笔还勾出了火苗子。刘横顺忽觉身上发冷,无意中抬头看了一眼,却不见了花狗熊,地上的灯笼和那支素蜡也没了!再看无字天书中的画和之前不一样了,画中的灯笼和素蜡仍在原处,蹲在地上的花狗熊往前欠身,正伸手去掐白纸灯笼里的烛火。这一切简直匪夷所思,纵然是刘横顺不信邪,额头上也已渗出一层冷汗。刚才花狗熊说过,此书看不得,谁看,书中就有谁,却是颠倒乾坤不成?如若迎头对面,十个花狗熊也不是刘横顺的对手,眼下却该如何是好?

刘横顺来不及多想,只怕再一眨眼,画中的灯笼就让花狗熊掐灭了,俩手腕子一使劲要把书撕了,怎知这无字天书看似残破不堪,实则坚韧非常,一使劲居然撕不动,他也是急中生智,从警装的上衣兜儿中拽出一支笔,直接将画中花狗熊的蜡烛涂成了一个黑疙瘩,当时黑风一卷,放在地上的灯笼去而复返,烛火依旧,吆喝破烂的花狗熊却已不知去向,估计到死也想不通,缉拿队的刘横顺身上为什么会带了一支笔?

5.

刘横顺按照张瞎子的指点,手提纸灯笼顺着阴阳路一路往回走,怎知魔古道在这条路上摆下了连环阵,使他步步遇灾、处处逢险。说书的净街王、剃头的十三刀、喝破烂儿的花狗熊,这些个平日里藏匿颇深的市井奇人相继现了原形,持法宝来灭刘横顺手中的灯笼。飞毛腿刘横顺凭一身胆识,收拾了这几个旁门左道,眼看快到火神庙警察所了,对面又来了一个妖妖娆娆的小妇人,三十岁上下,身上披着重孝,耳朵边上缀一枚老钱,钱孔之中别着一绺麻,脸上未施脂粉、素面朝天,架不住长得水灵,真可谓:不擦官粉清水面、不点口红朱唇鲜,乌云巧挽梳水纂、白绒头绳把发缠;上穿一件白孝褂、白绫汗巾系腰间,白中衣绑着白线带、三寸金莲白布鞔。老话讲要想俏一身孝,这位小妇人标标致致、致致标标,好似雨打芭蕉一般往前走了几步,挡住了刘横顺的去路。

刘横顺闪目观瞧,这位他也认识,九河下梢“七绝八怪”中占了一怪的“石寡妇”,以四处哭丧吊孝为生。老时年间有一路妇人专吃白事,说白了就是一个字——哭。以前有这么一句老话叫“有钱难买灵前孝”,很多为富不仁的大户人家办白事,没人愿意登门吊唁,周围附近的街里街坊都忙着在家吃喜面呢,再赶上本家的后人不孝顺,光惦记分家产了,心里头噼里啪啦打着小算盘,谁顾得上哭?一棚白事办下来连个号丧的也没有,显得子孙不孝,让外人看了笑话,主家也没面子,就专门雇人来哭,管酒管饭,钱还不少给,但是必须能哭能号,舍得卖力气。哭丧的石寡妇在这一行中坐头把交椅,吃这碗饭的以婶子大娘居多,四五十岁,家里穷也没什么顾忌,到了人家的白事会上又哭又号,连撒泼带打滚,可是干打雷不下雨,眼睛一直往桌子上瞟,什么时候看见红烧肉上桌了,蹿上去抓两把,一边吃肉一边接着哭,总而言之舍出老脸去,什么都不在乎,反正肚子不亏,钱也挣到手了。石寡妇却不然,三十多岁长得一副好眉眼,不笑不说话,一笑俩酒窝,打从死了丈夫,这身孝衣再没脱过,不知道以为是贞洁烈女,看着就招人疼、惹人爱,别人哭丧是成群结队,七八个老娘儿们凑在一起,跪在灵前哭天抢地。石寡妇应这个差事,从来是单枪匹马,到了办白事的主家,在灵前一跪,一不喊二不号,两行清泪往下一滚,梨花带雨,悲悲切切,哭声不大却往人耳朵里钻,任凭铁打的罗汉,也得让她勾出泪来。本家孝子给够了钱,她还能陪着守灵,守着守着就守到一个被窝儿里去了。

刘横顺一见来人是石寡妇,当时心里就起腻歪,她长得是比那前三位都好看,但这小娘儿们也不是什么好货,想当初他丈夫还活着的时候,两口子就不干好事儿,专做“转房”的买卖,什么叫转房?说起来可太缺德了,一般这个买卖都是两口子干,爷们儿在外边交朋好友,专门结交一些有钱的主儿,也不是特别有钱的,人家八大家的少东家、大掌柜也不稀罕跟这种小老百姓交朋友,最多就是一些小职员、小买办,多少有俩闲钱儿不知道怎么花好的。石寡妇在家设赌局,这个赌局也不像外边的宝局子聚赌抽头儿,来家里玩儿不要钱,都是附近的街里街坊,连打牌带聊闲天儿,张家长李家短三个蛤蟆五个眼,没有不聊的事儿。没有大姑娘上这儿来的,全是婶子大娘,还有嫁了夫有了主儿的小媳妇。玩儿的也没有宝局子里花哨,什么麻将、天九、帕斯牌一律没有,天津卫的妇女单有一种爱玩儿的叫“斗十胡”,是一种纸牌,上面画的皆是水浒人物。三姨找六舅母、六舅母找二大妈,有的有孩子,让老大在家看着老二,自己跟这儿玩一上午牌。因为在过去来说,妇女掌家过日子,男人出去挣钱,一出去就是一天,中午对付一口头一天留下的剩饭,到晚上才做饭,所以说这一整天都闲着没什么事儿。石寡妇的爷们儿在外边结交了不少朋友,截长补短地带回来一个也跟这儿打牌,打牌是假,实则是没安好心,一边打牌眼神儿一边发飘,瞅见其中有个小媳妇儿不错,岁数也不大,二十四五,那阵子结婚比较早,这是年轻的少妇。这男的三十多,玩儿牌的时候一眼就搭上了,跟石寡妇两口子一说,让他们帮着攒局。石寡妇能说会道眼神儿也活泛,眼瞅着到了饭点儿,别人都回去吃饭了,留下这男的和那个小媳妇不让走,在家焖点米饭,叫上两个菜,烫两壶酒,一吃二喝的,可全是这男的掏钱,紧接着下午再一块儿玩牌,小媳妇家里有爷们儿,晚上出不来,可是白天没事儿,一来二去混熟了,行了,石寡妇就开始旁敲侧击,老说这个男的好,怎么怎么能赚钱,怎么怎么善解人意,怎么怎么会疼人,弄来弄去,把这俩搭在一块儿了。这个男的为了能占着便宜,大把地花钱,今儿给买个头花、明儿给买点儿脂粉,一来二去混熟了,俩人就到外头找个旅馆,尤其像那会儿的南市净有那种野鸡旅馆,条件不算多好,但是能论钟点儿开房,完事儿之后一吃饭,两个人就勾搭成奸了,钱可也没少花。过去专有这么一路人,喜欢勾引这样的良家女子,窑子里的姑娘明码标价他不去,一是嫌脏,二也怕被人瞧见失了体面。说石寡妇两口子白给他们牵线搭桥?天底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儿,一点儿也不少挣,常言道经手三分肥,作比说这男的在小媳妇身上花一百块钱,石寡妇两口子能落下三四十,帮着给传个话、送个东西,都指着这两口子,事成之后还得再扎顿蛤蟆,天津话的“扎蛤蟆”就是让人请客,大饭庄子、大澡堂子、大戏园子一顿足吃足喝足玩儿。也真有奸夫淫妇双双抛家舍业、抛妻弃子跑了的,本家来找石寡妇讲理也没用,到她这儿是玩儿牌来的,一个大子儿也不要,还搭水、搭烟伺候着,人丢了跟她也没关系,让你干瞪眼说不出话,打官司都没理可讲。过去有话叫“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让您说石寡妇两口子干的这买卖够多缺德。后来为此闹出了人命,官厅派出缉拿队将石寡妇的爷们儿生擒活拿,在美人台上吃了陈疤瘌眼的一颗黑枣儿,从此石寡妇对缉拿队的人恨之入骨。

咱把书拽回来,再说阴阳路上哭丧的石寡妇见了刘横顺,当即跪倒在地,一句话没有,眼中含泪,满脸的凄凉,她手托一个铜盘,盘中摆放一口纸棺材,周围撒了许多纸钱,棺材头上是一盏灵前的长明灯,纸棺材小,长明灯也小,灯捻上的火头儿还没黄豆粒大。

刘横顺一看就明白了:“拜纸棺材的旁门左道正是此人,石寡妇一拜二拜连三拜,拜了一天拜不死我,妖法反噬其身,她的灯就快灭了。”

只见石寡妇脸色惨白,哭得凄凄惨惨,跪在地上对刘横顺哭诉:“刘爷,不怕您瞧我不起,常言道既在江湖内,必是苦命人,我当家的死得早,抛下我一个人,之所以入了魔古道,说到头不过是为了一口吃喝,讨一个活命。而今死在你手上,我也不枉了。你可是火神庙警察所的巡官,缉拿队的飞毛腿,我一个弱女子如何是你的对手,真有本事把你手中的灯灭了再来拿我!”

刘横顺对石寡妇干的勾当一清二楚,不免心生厌恶,暗道你可真够不要脸的,怎么还带讹人的?分明是你拜不死我反祸自身,如今却倒打一耙!不过刘横顺是什么人?石寡妇不说也还罢了,说了他不敢做,他也不是镇守三岔河口的火神爷了,性如烈火、意若飘风,就这么个脾气,当时火往上撞,抬手将纸灯笼端起来,狠狠一口气吹灭了灯心的烛火,问石寡妇:“灭了灯你又如何?”

石寡妇万没想到刘横顺吹灭了灯笼,却还没死,直惊得目瞪口呆,手托的长明灯晃了一晃,化为一缕青烟。一阵阴风过去,石寡妇连同纸棺材一并没了踪迹。

刘横顺提起手中灯笼一看,灯火灭而复明,他也不知何故,迈步走到火神庙警察所门口,这真叫“千层浪里得活命,百尺危崖才转身”,将灯笼挂回原处,但觉眼前一黑,再看自己仍在里屋,做了一场梦似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张炽、李灿、杜大彪、老油条正在一旁叫苦,见刘横顺活转过来,皆是又惊又喜,忙围上来七嘴八舌问长问短。刘横顺刚一起身,从他怀中掉出一物,捡在手中辨认,似乎是一张官府批票,旧时抓差办案须有火签为凭,就与那个类似,可又不大一样,押了城隍官印。刘横顺恍然大悟,原来张瞎子推他那一下的时候,将走阴差的拘票放在他身上了,所以纸灯笼灭了他才没死。

热门小说推荐
我在末世有辆房车

我在末世有辆房车

在末世拥有一辆无限能源的房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你可以组建一只全世界最顶尖的生存团队,在保证食物充足的前提下,每天躺躺咸鱼,杀杀丧尸,有空的话就顺便拯救一下世界。这样就很舒服了...

清穿之四爷的心尖宠

清穿之四爷的心尖宠

简介关于清穿之四爷的心尖宠问穿进了自己写的小说里是什么感受?尹卿仪一言难尽问穿进了自己写的炮灰角色上面是什么体验?尹卿仪一天想死八百回尹卿仪是真的没想到这么离谱的事会生在自己身上!穿进自己写的书里就算了,那好歹给她个好点的身份不是?结果就是个格格!还是个炮灰,活不过三集的那种,还有啊,自己写的女主自己知道,那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啊!后期她更是直接弄死了四大爷自己垂帘听政的啊!她这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哪里干得过!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怎么在女主进府后让自己活过三集!让女主不注意自己就是第一要事!不过尹卿仪没想到啊,老天还是眷顾她的,穿越必备金手指最迟但到!...

娘要嫁人嫂子小魏崛起

娘要嫁人嫂子小魏崛起

小说娘要嫁人嫂子小魏崛起的主角是齐之芳。故事讲述了小姑子拿着丈夫的抚恤金,穿着光鲜亮丽,带着三个孩子回娘家蹭饭。她看不起赚钱养家的嫂子,甚至还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财富来拉皮条介绍小三给哥哥当姘头。然而,这种行为却让全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但实际上,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嫂子的侮辱和不尊重,更是对社会道德和伦理的践踏。...

元末轶事

元末轶事

作品简介元代末年,天下大乱。反元的红巾军揭竿而起,遍布全国各地。元廷在寻常军队无法抵御的情况下,权臣扩廓帖木儿便欲利用女儿对武林盟主的感情,来达到借武林门派高手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元末轶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逐梦时代

逐梦时代

简介关于逐梦时代此书又名强推已完结精品征文得奖幽默尖锐作品小县城出身的郑白,从小就励志当大集团的董事长,大家都觉得他在做梦。从小县城到上海,郑白在浦东把梦变成了现实,玩转儿了民宿和旅游行业,还顺便拐了个叫江东西的女孩给他当老婆兼ceo,过上了没羞没臊的总裁宠妻撒狗粮生活。q群号2o95o4o61欢迎各路英雄好汉。...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