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2节(第1页)

玻璃制作中有一道重要的工序,就是已经用烂了的酸洗。

实验室级的硫酸和盐酸都能够制备,通过它们,可以去掉石英砂上包裹的亚铁化合物。

这方法可以减少玻璃烧成中的绿色。

当然仅仅这样是不够的,那就还需要用着色剂进行调整。

绿色和黄色配比之后,能够得到视觉意义上的无色玻璃。

着色剂不用苏油操心,如今大宋琉璃灯制作技术非常成熟。《武陵旧事》记载:“灯之品极多,每以‘苏灯’为最,圈片大者经三四尺,皆五色琉璃所成,山水人物,花竹翎毛,种种奇妙,俨然著色便面也……”

“……近岁新安所进益奇,虽圈骨悉皆琉璃所为,号‘无骨灯’。”

“……禁中尝令作琉璃灯山,其高五丈……殿上铺连五色琉璃阁……小窗间垂小水晶帘,流苏宝带,交映璀璨。中设御座,恍然如在广寒清虚府中也。”

史家瓷坊的瓷釉配方,加上石家利用关系从汴京搞来的琉璃着色配方,足够苏油弄出各色玻璃了。

他比大宋人强一点的,其实就是炉温的提高,玻璃材料配方的明确,芒硝澄清剂的使用,以及后期的热处理工艺而已。

因此在等待阿囤弥到来的几天里,苏油便在可龙里鼓捣这个。

不过他搞玻璃的主要目的是科研,利用黄色着色剂,主要是锰化合物进行调整,然后用铁管沾着在模具中吹制,再用蘸水的铁片切割,用酒精喷灯将切口烧光滑,搞出来不少玻璃试管,滴管,烧瓶,冷凝管,量杯,浓度计等化学实验室装备。

为了让自己的炒茶逼格高大上,他还压了一些三件套盖碗茶具。

这些东西是在陶煤组的帮助下弄出来的,茶具一出来,小七哥兴奋得都差点尿了,立即用开水给自己无所不能的小少爷冲上一杯,想要狠狠地拍上一回马屁。

然后马屁自己就炸了,一套盖碗茶具瞬间给开水烫得四分五裂。

张麒吓得魂飞魄散,扑通一把就软在了地上。

这玩意儿一看就不是便宜货,要是铁了心的主家,告到官府去,小七童鞋流放到海南岛,啊不,现在叫澹耳,那都是打了个路程上的七折优惠,因为大宋实在是没有更远的地方了。

苏油赶紧将张麒扶起来,上下检查:“小七哥你烫到没?不用紧张,这东西碎了回炉重新熔过就是,还差了一道工序,因此易炸,以后操作要小心一些。”

张麒这才魂魄归位,顿时眼泪鼻涕喷了满脸:“吓死小七了小少爷啊……呜呜呜……只怕是卖了我都赔不上啊……”

这娃这时才知道哭,刚才那是吓得连泪腺都合上了!

流程继续,其实玻璃防炸还需要一个热处理工艺,和铁器处理类似,加热后放入石棉贴里的保温炉中,慢慢降低火力和温度,使其产生一定温度范围内的应力。

在热处理这段时间里,苏油便指导陶煤组制作玻璃珠子,试验玻璃着色。

这个就又简单又好玩了,玻璃融化后拿钢棒蘸出来,在半球形磨具上滚成珠子,用镊子截断两边后,将珠子褪出来,放到另一个半球形模具上,用喷灯喷化孔道口子,用细圆锥形的钢棒阔出进线的喇叭口即可。

这些只是最基本的手法,以后随着模具的增加,张麒他们手法的熟练和改善,还能做出很多很多的玻璃制品来。

比如水晶球,玻璃瓶,杯盘碗盏,玻璃镜子……

这些是后话了,当晚苏油便在方知味给阿囤弥和范先生一行人接风,等待二林部大船的到来。

次日清晨,大船到了,又是一船货物需要清空。

二林部的东西很抢手,瞩远楼一层交易大厅里,各路商人过来和范先生亲切握手。

握手还不让别人看到,大家在袖笼里边基情满满地摸手指头,然后暧昧地相视一笑,成交!

苏油本来还跟着过来看热闹,见到一群白胡子老头这么辣眼睛胡搞,差点没当场吐了。扭头就走,去北极院给小天师和薇儿寄东西去!

薇儿这小丫头最近有些古怪,东西坏得很快,不过也没见寄回来,只让苏油寄新的过去。

而且好像啥都喜欢,瓷器,铜器,小刀,音乐盒子,各种吃的玩的,简直就是一个喂不饱的小貔貅。

不过这些东西在苏油眼里也不值几个钱,只要薇儿喜欢就给呗,所以每次都是很大一包。

因此这次除了各种实验器材,又多了一套玻璃茶具,一串小玻璃珠串。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