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章 兴学(第2页)

见过众人后,何杨让他们逐一自我介绍一番。

只见一个中年人率先走出来自我介绍道“在下钟庆字云祥,祖籍原州。武德九年三月二十八之时,突厥侵犯灵州,在下带着家人逃到长安。此前在大户人家交过书,熟读论语..........。”

有了钟庆抛砖引玉,其他人也开始自我介绍。

在听完众人自我介绍,何杨现仅有几人,勉强在君子六艺的“数”方面有一定研究。当中大部分人,都是有过教学或读书经历的普通学子或教书先生。

但这其中,唯有一人引起了何杨的注意。

这人名叫马周字宾王,自述家境贫寒却爱学习,尤其精通《诗经》《左传》,长大后因放荡不羁而不被乡亲尊重。此前补授博州助教,但因自身问题,辞去教务。在曹州、汴州之间游荡,又被浚仪令崔贤侮辱,于是在激愤之下奔赴长安。在看到李铁招聘教书先生后,便前来一试。

何杨问其名叫马周,便已知晓,此人乃是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中书令,兼太子右庶子的大唐名人。

此时也正值博州刺史达奚恕,多次批评马周每天饮酒,不把教学当回事。马周辞去博州助教,扬长而去游历长安之时。

见到大唐名人,何杨也不激动。毕竟此时马周未经人情冷暖,还有些桀骜不驯。

虽然此后马周出侯入相,但现在该有的考核可是一个不能少。

于是,简单面试过后,何杨便开启了测试。

这次考核也很简单,就是何杨将写好的语文教材贴在黑板上,让所有应聘者誊写一次。

只见何杨将教材贴上去,开篇便是劝学文中的经典《孙权劝学》。众人一边抄写,一边朗读这篇传世之作。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短短百余字,不但道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其字体的优美,也让一众人叹为观止。

而当抄写到第二篇《师说》时,更让在场所有读书人惊叹。

《师说》乃是唐宋八大家,韩愈所作。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

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今大唐“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全文篇幅虽不长,但涵义深广,论点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此外,散体中掺入对偶与排比句式,使奇偶骈散结合,也加强了文章的气势。

待抄写完成,何杨一一观察他们抄写的情况。对于誊写的结果,何杨还是比较满意。一众人字迹算不上出众,但也规整。至少没有面对高薪,有人冒充读书人混进来面试的情况。

笔试完成后,便是面试环节。

面试内容很简单,只是由何杨询问,是否愿意搬迁到终南村。

当然,回答愿意搬迁的人便能入职,不愿意搬迁的只有淘汰。

面对这个简单的问题,原本在来的路上,还对村子抱有偏见的众人。在路上看到崭新的房屋,优良的环境后,全都抛去成见,都选择了留在村里。

何杨点点头,将他们分成了几个小组。

先是语文组,共计1o人。

初级班因幼童较多,故安排了4个班级,每个班配备一名语文老师。

中级班分三班,配备三名语文老师,高级班分两班,配备两名语文老师。

至于成人班暂时配置一名老师,考虑到上班时间在晚上,在人数增加忙不过来时,选择增加老师或者抽调白班老师补充。

然后是数学组,有一定数学基础的老师确实不多,只能每个年级配置一名,而多出来两位老师,则是机动的,根据课程,随机调派。

思想品德上,选择脾气较好,年纪较大,吃过苦的一些年长教师。初步也是一个年级安排一名老师。

体育老师暂由保卫部众人轮流兼任,自然老师确实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只能何杨暂时挂职。

至于马周的安排,因其孤身游历长安,在面试结束后,便直接留在村子。

住所是分配给他的新房,乃是何杨为了吸引人才,专门划区域建设,并留置下来引进人才专门使用,也就是后世的人才公寓。

当天晚上,何杨找到马周,与之畅谈一番后,任命其为教育部长,兼任终南小学的副校长。至于校长,那肯定是何杨。

第二天,当着新来的老师以及几位部长,宣布了马周的任命,何杨便开始上课。

学生不是别人,正是这群新任职的老师。

喜欢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请大家收藏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