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6章 种菜我也是一把好手(第1页)

宋姗姗对秋霞的印象是这个保姆好年轻。

聊天的过程中,宋姗姗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秋霞姐姐,冒昧的问你一下,你今年多大年纪啊?

秋霞老老实实的回答,今年41岁了。

宋姗姗说,看起来好年轻啊!

吴老师也说,秋霞看起来确实比实际年龄要年轻。

几个人正闲聊时,何妈领着魏所长上楼来了。

魏所长问,宋老休息了?

吴老师点点头,问魏所长有什么事?

魏所长笑着说,赵书记的秘书刚打来电话问了宋老的情况,赵书记想过来看看宋老,不知道什么时间比较方便。

吴老师想了想说,赵书记这么忙,还想着宋老的身体,真是有心了,你替宋老感谢一下赵书记,宋老一般下午时间都可以的。

魏所长说,好的,那我跟赵书记汇报一下,约好了具体时间,我再跟宋老报告。

魏所长走了,宋姗姗问吴老师,这个赵书记是不是太爷爷的学生啊?自己还有点印象,每年都会上家里来几次。

吴老师说,难得你还记得,最近几年上门少了些。到时时间定下来,你也要和你妈说一声,这种场合她在场比较好。

转头吴老师又对秋霞说,你再泡一杯功夫茶吧,多练习几遍,以后这些场合,都是你泡茶的。

秋霞点点头,重新泡了一壶功夫茶,最开始秋霞还是有点紧张,倒茶的手不是很稳,吴老师在旁边指点了一二,让秋霞心静下来,练习了几遍,终于有点样子了。

宋姗姗说,秋霞姐姐倒茶的样子很美,娟细的水流,平稳的手,行云流水的动作,极具美感啊!

吴老师,初学者能有现在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感觉秋霞茶道比插花有天赋,也让我这个花道老师很惭愧呀!

秋霞听了有点惶恐,说吴老师教的很好,是自己太笨了,感觉上泡茶比花道要简单,泡茶只要专注一心,按照步骤一步步来就好了,但是插花有时拿着花很茫然,不知道该插哪儿?

插花需要想象力,秋霞,你的生活状态太紧绷,还感受不到生活的美,思维没有打开,只是单纯的按照技巧去插花,肯定会有挫败感,不过没关系,在宋老这儿多熏陶熏陶,会有进步的,吴老师宽慰秋霞道。

秋霞低着头说,我最擅长的还是做饭干活。

做饭干活只是保姆的基本功,要想有所成长,还得多学习,吴老师拍拍秋霞肩膀,让她不用想太多。

宋姗姗在旁边给秋霞打气,说今天晚上一定要尝尝秋霞的手艺。

秋霞高兴的说,晚上她给大家做一道油焖虾,让宋姗姗试试菜。

宋老醒了,按了报警器,秋霞赶紧跑过去

宋姗姗和吴老师也跟了过去,看到太爷爷精神不错,俩人心里暗暗放了心。

吴老师说了赵书记要来的消息,宋老说和吴老师想的一样,说伟忠现在负责区委工作,日理万机还能抽时间看他这个老头子,也算是有心了。

晚上秋霞去厨房帮忙,做了油焖大虾,没想到宋老吃了称赞不已,说有老上海的味道。

秋霞听了偷偷看了看何妈的表情,感觉何妈没有不舒服后,立马心情大好,来了好几天了,第一次觉得自己是有用的。

吃完饭宋老想出去转转,秋霞觉得宋老身体刚恢复,不宜走太远,于是提议就在院子里转转,宋姗姗在一旁也随声附和。

没办法,宋老只能照办,没有再强求要出去,秋霞把宋老推到院子里,看到院子里面的花草和菜地,秋霞问道,这菜地是何妈种得吧!绿油油的看着好亲切,很像老家的农家小院。

宋老兴奋的回应说,菜地是他要求开垦的,种什么菜,也都是他指点何妈弄的。

宋老这样一说,秋霞挺诧异,问宋老,怎么还懂种菜。

年轻的时候,下乡插过队,其实种菜我也是一把好手,宋老悠然自得的说。

秋霞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看宋老的兴致不错,于是让宋老讲讲。

宋老说,自己本来出生书香门第,父母都是大学老师,年轻时自己学习也还不错,本来也是要上大学的,后来响应号召就去云南下乡插队了。

农村生活很苦啊,你们城里人去农村肯定受不了,秋霞说。

你说的话和我父母当时讲的一模一样,可惜那个时候,我很年轻,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儿,对未知的天地,充满憧憬,也相信自己能力群,能改变环境,所以去的时候挺开心的,当时我去的是西双版纳,一个风景如画的好地方,宋老说。

也就是在那里学会了种菜,种粮食,学会了如何面对生存的困境,当时我们一个班的同学去了四个人,现在还在世的只有我一个人了,想一想,也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秋霞对下乡插队的历史不了解,但她本来就是农村的,知道农村人都是靠天吃饭,不会种庄稼的人,肯定收成不会好。

宋老,你们这些城里人去乡下种地,肯定吃了不少苦头,也种死了很多庄稼吧!看宋老若有所思,惆怅的样子,秋霞忍不住打趣道。

宋老笑着说,刚开始肯定难免的,既然聊到这个话题,我倒是很想和你说说那一段时光,你推我进去,泡上一壶茶,我慢慢说。

回到楼上,宋老把姗姗也叫了过来,姗姗还在纳闷,今天太爷爷兴致这么高,居然想着给秋霞和自己讲过去的事。

秋霞想着正好练练茶道,几个人坐定之后,倒上茶,宋老就开始讲故事了。

那一年,我大概19岁的样子,告别父母,拿着一个手提包就跟着一群年轻人,坐上了去云南的火车,当时一节车厢里只有两个男同学有些面熟,其他人都不认识。

虽然内心忐忑,但大家斗志昂扬,更多的是离开父母,踏上新征程的喜悦。

我和两个男同学聊了一会儿,很快就熟络起来,他们一个叫赵勇,一个叫肖冰冰,三个人我年龄最大,他们都比我下一年级。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团结就是力量,熟悉之后我们三个人决定抱团取暖,两个人称呼我宋老大,赵勇就是赵老二,肖冰冰叫肖三,约定到了农村共患难,同进退。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