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99章 张巡首胜(第1页)

三月十八日,张通晤的人马继续围着清河城。

此时距离安禄山离开清河已经过去半个月。

这半个月时间,张通晤一共干了三件事:

一、攻城,攻了五次,都以失败告状。

这五次攻城,只有一次爬上了城头,而且只有三个人爬上去。

爬上去后,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斧头砍死,坠落城下。

二、抓壮丁。

多次攻城不利,张通晤将巨大的压力转化成增兵的动力。

兵力从哪里来?

当然是从周边县和乡来。

半个月时间,从最开始的五千人,张通晤已经快膨胀成了三万人。

并且将清河城三面都包围起来。

三、派人在周边州郡做宣传,主要还是宣传安禄山军队的强大。

这样做是防止周边州郡有异心。

从这三点来看,张通晤做的都没错。

甚至第三点还可圈可点。

打仗除了要一边真刀真枪,还得壮大声势,威慑潜在的敌人。

可最致命的还是第一点,清河城久攻不下。

更致命的是张通晤在这个时候,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给安庆绪写了一些假的回报。

也不能完全说是假的回报,毕竟真实的成分占大部分。

例如现在攻不下清河,张通儒就说,清河城已经被自己控制下来,不会有什么大患。

不仅清河城被控制起来,各县还有不少豪强被安大夫的义举感动,纷纷投诚过来。

以至于,半个月时间,清河以及周边便有了三万人马,愿意响应安大夫的号召。

最后总结下来:放心啦,有我在清河,一切莫问题啦!

安庆绪看了这汇报之后,也没有细问,只是回了一封表扬的信。

毕竟此时情况特殊,安禄山起兵已经有二十六天,主力开始陈列汴州,急着赶往洛阳。

就算安庆绪知道张通儒这汇报有水分,也不会细究。

安禄山的想法是,只要河北、河南稳住,后方不乱,那些人到底怎么想的,暂时不重要。

甚至按照严庄的说法,河北、河南都在看戏,天下人都在看戏。

只要安禄山大军占领东京洛阳,政治意义瞬间不一样。

若是能攻破潼关,那地方至少有一半的人会生出异心来。

从这一点来看,安禄山阵营是有精通大战略的高手的。

目前一城一隅确实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洛阳,它是政治高地。

洛阳打下来,再拿扬州,顺势而为。

可安庆绪不知道,就是在三月十八日的这一天,清河城生了一件大事:张巡在守城半个月之后,开始反攻了!

午时刚过,正是叛军犯困之时,清河城的城门打开了。

张巡亲自统帅一支兵马出城,而且是清河最精良的一支。

对于张巡这种行为,宇文宽一边喝酒,一边表示强烈反对。

他是这样说的:“安禄山的兵常年在边关和契丹人打,作战彪悍,清河守军只是临时组建,才训练了三个月,不可能几百城外的叛军。”

这种想法也是清河县诸多官员的想法。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