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1章 铜版活字印刷(第2页)

在古代,锑通常被当做锡,有的地方叫连锡,而且数量不祥,技术几乎一片空白。

理科与文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文科不会还可以胡乱说几句,把语气和气势说到位,能唬住人。

但理科就不同了,理科不会就是不会。

更不会因为李倓是穿越者,只需要李倓虎躯一震,所有的锑都会排队冒出来,排队来到他身边,排队给他炼制。

所以这个产品,最终还是走向了明代的铜字印刷。

明代的铜字印刷效率已经非常高,要知道,大明朝几乎已经解决了平民读书的问题。

“既然如此,那便先以铜来制作。”李倓转身又看着颜真卿问道,“我们现在有几座铜矿?”

“目前我统计到的已经有八座,不过钱监的铜也是从这里面出。”

“数量充裕吗?”

颜真卿说道:“就看郎君要铸造多少这种铜字印刷了。”

“就目前来说,自然是越多越好。”

“那恐怕铜矿会紧张。”

李倓突然说道:“我倒是知道哪里有更多的铜矿。”

“哦?”

李倓说道:“鄱阳郡乐平县。”

“鄱阳郡乐平县?”元载疑惑道,“那里的确有铜,我之前打听过,但那里的铜出产并不算多。”

李倓笃定道:“那里的铜很多!”

开玩笑?

那地方是21世纪中国七大铜矿之一,把那里的铜矿全部开采出来,足以供整个大唐使用了。

以这个时代的开采技术,自然不可能一口气全部开采,但也足以大量增加铜矿的补给。

众人面面相觑,元载显然不相信李倓说的。

元载在来江淮之前,在江淮是打探过消息的,铜矿的位置他也打探过。

铜矿最多的还是宣州一带。

李倓突然道:“公辅!”

“在!”

“就麻烦你去一趟乐平县,那里一定有我们要的铜,非常充裕,我给你手谕!”

“是!”元载说道,“不过我还是想再多说一句,大王恐怕要失望。”

“无妨,你且先去。”

“好,我会全力协调当地去开采铜!”

元载这个人是属于非常聪明,但也非常谨慎的人。

这可能与他的出身有关。

出身贫穷的人,从小资源匮乏,地位低微,平时不仅没有资源调动,稍微不留神还会像蝼蚁一样被捏死。

这种人能混起来,就代表了他出常人。

能混起来,前期也会保持着谨小慎微的习性。

大多数人在漫长的权力环境中,才慢慢地改变。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