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0章 耿市长的请求(第1页)

“您说。”

耿市长语重心长的说道:“杨天啊,相信你也知道,现如今经济低迷,小地方的日子不好过,市里面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且,咱们庆阳市不比其他地方,没有支柱型产业。

上杨村的白酒很成功,大家都看在眼里,我此次前来衷心希望你可以去市里面开设工厂,提振经济。你放心,我们地方会为你敞开方便大门,场地和政策都会有所倾斜,只要有我在绝对会为你保驾护航,一路给你开绿灯。”

“这个嘛……也不是不行!”

耿市长看到杨天并不排斥,心中充满希望,迫不及待的道:“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我会尽全力满足你。”

“耿市长,实不相瞒,你别看上杨村现在搞得有模有样,实际上我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我对做生意搞建设一窍不通,都是投石问路,拿钱砸出来的。”

耿市亲口承诺:“这个不是问题,我认识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找他们合作这方面的问题迎刃而解。只要你能在市里搞酒厂,销售渠道,运输以及其他各方面问题都好处理,就以十里飘香和其他几款白酒的知名度,想不赚钱都难。”

华国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消费、投资和出口,国家有国家的展,地方也有地方的门路,让地方展起来最好方法就是招商引资,也可以叫做投资。

其实和上杨村的展一个道理,必须要有支柱型实体产业坐镇,否则,一切都是虚的,即便能像子博和尔滨这些城市,能够在短时内因为一些噱头获得巨大流量,但都是一时的,风头一过一切就尘归尘土归土,没有流量加持很容易被打回原形。

宝马工厂就是一个很好的正面例子,东三角几个城市里面,sy市gdp产值是最高的,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有宝马这个级工厂在。

一个宝马工厂不仅给sy市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解决了几万人的就业问题,如果再加上产业上下游的连锁效应,宝马给sy市的贡献是难以评估。

庆阳市是一座典型的旅游型城市,虽说旅游每年都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却也是季节性的,与sy宝马这样的工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如果杨天在市里开办酒厂,一来解决大量下岗职工就业问题,二来运输包装等一系列周边产业也会被带动起来。

这事要是成了,绝对是一大政绩,当然,耿市长也不屑于这些功名利禄,只想做点实事。

关于给庆阳市引入支柱型产业一事,耿市长这些年一直在努力,但都没有结果,主要还是地理环境造成的原因。

沿海地带地理环境得天独厚,不管是开设工厂还是其他什么,投资者和资本家都愿意在那些地方进行。

最简单的一个原因,就像你搞一个电子厂,近距离运输各种原材料,和远距离运输完全是两个概念,成本悬殊难以想象。

想在市里开设大型工厂成为支柱型产业很难,在当下这种行情下就更难了,就算做起来也不一定赚钱。

生意人肯定都为了利益,要是没前景不赚钱,谁会大力投资呢?

不过,杨天不一样,他做生意还就真不是为了钱:“耿市长,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想表达的是,市里面开设酒场可以搞,但能不能搞起来我不敢保证。”

“也就是说,你同意了?”耿书记激动的站起身来,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同意了,真是有些意外。

杨天点头:“都是为家乡做好事,当然的同意,而且,既然要做那就要往大了搞,马斯特能在海上城市搞级工厂,我杨天也可以在庆阳市搞一个世界型级酒厂。”

看到杨天这么有干劲,耿书记打心里高兴,两人也算是一拍即合:“好,太好了,杨天啊,咱们趁热打铁,你看看最近几天有没有时间,你随我们一起返回市里考察,看把酒厂设置在什么地方合适,越快动工越好!”

“耿书记,要不过几天吧,最近几天我手里有点事情,您放心,我杨天向来说话算话,既然答应要在市里开设大型酒厂,就绝不出尔反尔。”

耿书记用力握着他的手,感受着他的真诚和决心,对酒厂的未来充满憧憬:“我相信你,那我们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我先返回市里做一做前期动员工作。”

“耿书记,难得来一次上杨村,要不多住几天再走!”

合作既然已经谈拢,耿书记也不想过多停留,起身准备离开:“我公务缠身,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有机会,我一定在你们村好好住上一段时间,体验体验农家风情。”

“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挽留了!”

杨天手中光华一闪,出现两壶酒,耿书记和杨秘书一人一瓶:“一点心意不成敬意,耿市长和杨秘书还请收下。”

耿市长鼻尖微微一动,虽然他两袖清风,但在官场上应酬吃饭是少不了的:“哇,好香的酒,难不成这就是……”

“耿市长,杨秘书,我这可是限量生产供应的猴儿酒,即便花钱也很难买到。”

闻言,两人眼睛亮,如果杨天送的是什么贵重礼物,他们自然不敢收,不过,两壶酒就没什么了。

耿市长爽快了收下:“那我就不客气了!”

杨秘书见状,也笑呵呵的抱在怀里,对着壶口用力闻了闻,光是香味都能让人欲罢不能了,哪怕神仙来了也得流口水。

杨天送两人离开,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村民和游客们听到耿市长来上杨村的消息,堵在家门口想见一见这位传奇市长。

五十多岁的葛大牛,从人群中挤出来,冲到耿市长面前,身体一沉双膝跪了下去,眼中含着热泪激动道:“耿市长,您,您还记得我吗?”

耿市长立马弯腰,搀扶起他的身体:“葛老哥,我怎么不记得呢?”

葛大牛的冤案是三年前生的,家属求到耿市长这儿,他亲自过问并利用关系平反冤案,这件事要不是他出面,后果不难想象。

“耿市长,您的大恩大德,我葛大牛这辈子都不会忘记,今天终于见到您老人家了,说什么也要给您磕头表示感谢。”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