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三千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零三章(第1页)

春节刚刚过,从初五六起,大批的青壮年纷纷收拾行囊踏上了远行的路程。大部分的公司在正月初八就开工了,所以这两天出门的人特别多。

芜丰县内所有的村子又忙乱起来,人们忙着把半个月前才翻出来洗晒好的床单被套、毛线鞋、果盘、桌椅、厨房用品等又重新洗一遍,晾干收起来;被褥晒一晒,放进柜里。所有的东西都收起来,房间里收得只剩一张光床;厅堂里也空荡荡的,只留下一张吃饭的桌子,连桌子后边的置物台都收得干干净净;灶房里的油、盐等调料能送人的都送人了,其他能丢的就丢。又将要一整年不在屋里,这些东西不收拾好不行。

人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悲壮地踏上了打工之路。

什马往芜丰的县道上这几天特别热闹,一辆辆疾驰的汽车,车上坐满了外出务工人员,这些人的眼里满是不舍。这一别又将是一年……

而被甩在身后的村子就像是被掏空了一样,一下空瘪了下来。许多的人家门窗紧闭,气派的房子里没有一丝人气,你完全不能想象这些房子里昨天的热闹与喜庆。只有大门上鲜红的春联显示着它曾经的风光与繁荣。

正月初十,位于柏林与什马街之间,一个只有百来户人的小村庄——梁村,陈美娥正满脸不舍与心酸地抱着自己的小女儿坐在村口的那张石凳上,她男人陈勇抱着大女儿坐在旁边,同样心里不好受。旁边还有几个同样被孩子吊住脚的年轻父母。

今天是他们出门打工的日子。

美娥六岁的大女儿和四岁的小女儿满脸委屈地赖在她和老公的怀里,可怜巴巴地央求道:“爸爸妈妈,别去好不好?”,说着就吧嗒吧嗒掉起了眼泪。

美娥见到孩子们这样,心都要碎了。

如果可以,她愿意留下来陪孩子,她们才这么小啊!

可是在家里没收入呀。

现在什么都要钱,两个小孩上幼儿园要钱、吃饭穿衣要钱、看病要钱,什么什么都要钱。虽说现在九年义务教育不用学费,可始终有一些别的开销,比如孩子的餐费、住宿费、学习用品费等等。现在上幼儿园都要一千元一期,加上两百元的校车费,校服费等等,两个孩子一期要交两千五百元,一年就是五千,这在农村里来说并不是小数目。更不要说以后上高中、大学,那可是大开销。现在不努力挣钱,到时候拿什么交学费?

如果留在老家,那一家人就只能糊个口,想给孩子买件新衣服、上街买点好吃的恐怕都得思前想后。

还有,虽然婚后她和陈勇单独起了两层房子,可是由于这些年忙着生养孩子,房子里并没有怎么装修。更何况现在有一些人开上了小轿车,他们也想买一台小汽车,这样出门也方便。

基于这些考虑,美娥不得不选择放下孩子,外出挣钱。想想就觉得对不起孩子,从大女儿四岁、小女儿两岁起,她就跟着陈勇外出打工了,一年在老家待最长也不过两个月。两个孩子平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陈勇还有一个哥哥同他们的情况差不多,他哥哥生了一儿一女,一个八岁,一个六岁,也都是跟着爷爷奶奶。陈勇的爸妈等于是要管四个孩子,其实也辛苦着呢。好在现在四个孩子都在什马镇上读书,周一到周五不用怎么管,小学和幼儿园有校车接送,学校里还管饭。只需要早上送出门,晚上给孩子煮饭,洗漱、带着睡。

由于要管这么多的孩子,两个老人力不从心,孩子的情绪难免就会忽略。美娥刚回来那几天,两个孩子神情总是呆呆的、怯怯的,不够活跃。

想到这些,美娥的心就揪痛起来。

她紧紧地把两个孩子抱在怀里,艰难地安慰着她们,“宝宝,爸爸妈妈出去挣钱给你们买好吃的,买玩具,好不好?”

两个女儿趴在她肩上,哭的越伤心:“不好。”

美娥偷偷地擦掉眼泪,耐心地哄着孩子:“宝宝乖,等割稻子的时候妈妈就回来看你们。”

两个孩子啜泣着提高音量喊起来:“不要!”

美娥帮孩子们揩去脸上的泪水,嘶哑着声音说:“乖,听话,莫哭……”

这时候一辆班车缓缓地驶来,站在靠马路另一头的陈勇妈和另外几个老人,急忙跑过来,“快点,快点,车子来了。”

老人们跑到自家的儿子儿媳身旁,就要去拉自己的孙子孙女。

可孩子们哪里肯,他们死赖在爸妈的怀里不肯下来,大声地抗议:“不要,我不要爸爸妈妈走!”

当父母的不忍心,抱着孩子亲了又亲,安慰着哭闹的孩子。

眼见着班车停在了几米远的马路上,司机也在“叭叭叭”按喇叭催促了。

父母只能狠下心,把孩子朝老人一递,便拎起行李朝班车跑去。年轻父母的脸上满是不舍与心酸。

孩子,我可怜的孩子!

伤心的父母身后,他们的孩子在后边追赶着,哭得撕心裂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父母这回并没有心软,而是直接上了车。

而孩子们也被赶来的爷爷奶奶拉住了,他们在爷爷奶奶的身上挣扎哭喊,哭声传遍整个村子。

这样的人间悲剧,每年的正月都要在中国大地上上演一遍。

全中国有四亿的打工人,近六千万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每年都要和父母经历一场痛苦的骨肉分离。很多孩子从一两岁开始就没有父母的陪伴,他们忍受着巨大的孤独与委屈,一天天地等待着自己的父母归来。

正月过后,孩子们开始了他们艰难的留守生活。

也许父母的初心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可事实是:留守的孩子们不仅没有父母的陪伴,物质上也好不到哪里去。

孩子们的爷爷奶奶本身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另外他们大多还种了地的,不论多少,肯定都会种一点。又要管两个,甚至四五个半大的孩子,这是很磨人的。一边要盯着孩子,一边又要做活,这是很大的工作量。老人能做的就是保证孩子们吃饱穿暖,其他根本保证不了。你可以去看看,一般留守儿童都穿得比较邋遢,奶奶不可能有那么多精力去给孩子收拾干净,只要不冻着就行。吃的方面也是,熟了就行,至于味道和营养均衡方面那又是另外一回事。由于老人普遍节省惯了,平时即使孩子的爸妈寄了钱回来,他们也不大舍得给孩子买吃的、穿的,老人认为有饭吃就成;至于穿衣方面更不讲究,能蔽体、保暖就成,管它合不合身,破不破旧。

好在大部分的留守孩子都好养活,他们像野草一样在乡野里顽强地长大着。

热门小说推荐
洪主

洪主

大江东去,洗不尽人族英雄血。自六千年前成阳大帝起兵,这天下,便是我人族天下。公布一下书友群,欢迎大家加入仙宫778665933(需1ooo粉丝值)洪主...

南北杂货

南北杂货

文案带着一空间杂货穿越到唐朝,从此肩负起养家糊口发财致富统一地球的重任。本文主要以剧情为主,感情为辅。这就是一个主角改变世界的故事,清晨五点去上朝,高领毛衣配长袍,总之各种元素乱入,想看纯正古代文可以绕道。文中地点人物多有杜撰,请勿考据。我是历史渣,开这个坑,必定是要一边学习一边码字滴,如有纰漏,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实在包涵不了的,指点的时候也请温柔滴,报纸的玻璃心一戳就碎。关于豆腐的发明,虽然有刘安献豆腐的传说,但是目前并没有豆腐存在于唐代的证明,唐诗唐小说史料统统没有,所以这个东西在唐代至少应该是不普遍的,尤其是在初唐。在贞观年间,科举制度还很不发达,和大家印象中的很不一样,所以请不要再执着于考功名防身啦。内容标签随身空间穿越时空种田文重生主角罗用┃配角乔俊林...

今天我又被迫复活

今天我又被迫复活

文案顾绒能够死而复生。从他意外身亡第一次开始,他每次死亡都会复活。以前算命的说他命不好,得取个软点的名字,不然死得早。顾绒不信,非改了名,第二天他就因为屁股疼,在去医院的路上被花瓶砸死了。他重生回死前的前一个晚上,非不信这个邪,选择打的去医院,结果出车祸嗝屁。第三次重生,他不敢坐车直接走路,走了五个小时好不容易到了医院大门口,碰上医闹被捅死,直接转入太平间。第四次顾绒终于信了这个邪,但他却没料到,名字改回来也没用,他还不能不去医院看屁股,不去医院直接死。虽然会复活,可顾绒自小没受过这种委屈,晚上他在被窝里气哭了,却被一向和他不对付的室友听到。室友一时心软送他去医院,这次一路平安,顺利住院。顾绒难道我和他在一起就不用死?后来沈秋戟心里我那个每天养生的死对头室友最近天天黏着我,他是不是想沈秋戟嘴上能不能别抱着我了?把腿放下去,手也放下去,别咬我!每天都在假装自己很穷的有钱狗东西攻×清心寡欲洁癖养生文艺少爷受阅读指南1受经常会意外死亡,死亡次数很多但是死了会复活。2攻是个狗(流)东(氓)西,运气爆棚,永不会意外死亡的存在。3校园日常单元(?)又类似无限流逃生(?)的灵异故事文,各种灵异故事,这是本恐怖灵异文!普通搞笑日常中不断撞邪的故事!含有恐怖元素。4有部分读者反应恐怖,所以建议白天阅读!勇者可自行决定!5因为第4条,所以本文又名是勇士就半夜追更新看到100章(不是)6其他想到再补充。内容标签灵异神怪恐怖都市异闻校园主角顾绒,沈秋戟┃配角作者微博阿辞姑娘丶┃其它作者不太会写文案,收藏看一下正文吧qaq一句话简介我每天都在复活。立意我们都要坚定不移的走科学富强道路。...

绝顶高手在都市

绝顶高手在都市

作品简介再说一遍,你赶快给我下山找个压寨夫人!一个?你确定我只能找到一个?我长得这么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怎么可能只找到一个?我要找一大群压寨夫人,然后给你们生成千上万的徒子徒孙,折磨死你们。看你们以后还敢逼着我下山找压寨夫人。喂,哪个美女,做我压寨夫人好不好啊?滚!!!...

我的女神姐姐们

我的女神姐姐们

老爸再婚了,卫夏多了四个姐姐一个妹妹。好想要姐姐们当老婆,但怕养不起怎么办没关系,前世系统挨个找上门。神豪系统,武道宗师系统,造梦系统,厨神系统...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