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章 甘谷(第1页)

兰市、甘谷、金川三个万亩辣椒示范园,甘谷以天椒1号为主,兰市以赤红1号甜椒为主,而金川各占一半。

示范基地都是采用的订单种植的模式。

与天禾种业签订协议的农户、合作社和企业,直接在天禾种业购买种苗,到辣椒成熟后,天禾再前去收购。

满足一定条件时,天禾也同意农户把成品椒外销给其余商贩。

刚开始时,天禾在农户那里毫无名气。

天椒1号和赤红1号也都是新出来的品种,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

农户和天禾签订订单的意愿并不强烈。

“农户常年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均收入只有六七百元。村上人经常闲着没事干,一年的大部分收入都靠外出务工,家庭条件普遍不行,但也因为收入低,农民们更容易接受发展辣椒产业。”

种植大户和种子经销商们,关注的自然是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每年,本县的大学生和劳务人员外出时,都要带上不少,作为馈赠宾朋之珍品,供他们品尝。

但为了获得最大的收益,他计划等甜椒变红了之后再采摘,成熟的红甜椒味道也更甜。

“种子公司的人怎么都有这毛病,产量吹嘘得厉害,但实际上又是另外一回事。”

但由于辣椒的效益远比不上种西瓜、大葱、蒜苗、韭菜等的收益。

这些人都是行家里手,数了数株数,以及每株的结果量,就知晓产量低不了。

所以,川区农户种辣椒的积极性不高。

“天禾确确实实带动了农民增收,难怪政府会这么卖力。”

最气人的是,就算只有3500斤的亩产,也比他合作社里的200亩辣椒产量高,按照头茬采摘的量计算,最终亩产只有3000斤左右,足足低了500斤。

但他们中午时就后悔了。

只见一串串青绿的辣椒缀满枝头,工作人员穿梭在一行行辣椒树之间,采摘、分拣、装运辣椒。

天禾特意准备了一道菜。

他为什么要来参加这狗屁推广会呢!

2000年,投资了13万元,建立了辣椒制品厂,去年的年销售额就达到了20万元。

全邦庆说不出话来,这里的条件确实不怎么好。

麻辣香气扑鼻,唇齿留香的螺丝椒辣椒炒肉让很多人欲罢不能。

();()  甘谷县,素称‘辣椒之乡’,是全国最早栽培辣椒的县份之一。

常规栽培的辣椒,每亩成本在920元左右,天禾就至少先垫付了一半。

只不过是栽的赤红1号甜椒苗,此时地里也挂满了大个大个的甜椒。

全邦庆是兰市某家蔬菜种植合作社的理事长,辣椒虽不是社里的主栽品种,但今年也种了两百亩。

说话的是郑元,同样管着个蔬菜种植合作社,和全邦庆是老熟人了,也是唯一一个栽种了天禾种苗的合作社。

有天禾邀请来参加推广会的种子商和种植大户,也有自行从各地赶来的蔬菜商贩,不一而足的都涌入了盘旋在山区的辣椒地里。

天禾的辣椒示范基地在川区也只有不到一千亩的面积。

最终天禾调整了策略,把突破口定在了灌溉条件没有保障的山区台地和南北浅山区。

说到这,任福就想起了自家厂里生产的辣椒面和辣椒丝,色泽鲜红、细腻爽口、条纹匀称。

周围人都凑近了些,有人震惊莫名,这产量确实很有诱惑力啊。

慢慢的,他总结出了经验。

全邦庆看不惯郑元得意的神色,说道:“这会儿是辣椒的产销旺季,价格低得可怜,一斤才4毛钱。”

但随着天禾承诺种苗、农膜等物资可先由天禾垫付,后期付椒款时一并扣除费用后,订单才开始多起来。

任福现年49岁,幼年时随父走南闯北,从事货郎行当,倍受了生活磨难艰辛。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