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82章 震动(第1页)

白莲教,由来已久,屡禁不止。

像元朝末年的红巾起义的几位领导人,韩山童,刘福通,邹普胜,都是白莲教徒。

明朝建立之初,便严禁白莲教,白莲教也没少了动武装暴乱。比较典型的,就是永乐十八年的唐赛儿和天启二年的徐鸿儒。

白莲教徒暴动,造成影响最大的,当属是清嘉庆十八年的天理教起义。

天理教徒林清率部在京城动暴动,直接攻入紫禁城内,直捣清廷皇宫大内。

这也多亏了时年三十一周岁的皇次子旻宁,也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沉稳果决,临危不乱,这才没有酿成大祸。

因嘉庆十八年为癸酉年,故史称“癸酉之变”。

如今的山东,徐鸿儒领导的白莲教暴动被朝廷平定没几年,教徒、教众还有很多隐匿民间。

这次山东裁撤卫所,有不少的卫所军官和士兵颇有怨言。加之又大张旗鼓的清查田地,弄的人心惶惶。

信奉白莲教的本就是中下层的群众较多,这次,他们看到了机会,便和心有不满的卫所军官和是士兵相互勾结,趁机兴风作浪。

山东离北京不算远,山东巡抚李精白遇刺身亡的消息,一路快马加鞭,很快就送到了京师。

此时的朱由检,正在乾清宫中,听着兵部尚书李邦华汇报工作呢。

李邦华躬身说道:“陛下,辽东来奏报,孙阁老病倒了。”

“孙阁老的意思是,让在朝鲜的杨嗣昌返回辽东,暂代其主持辽东军政事务。”

朱由检点了点头,然后挥手示意李邦华落座,“去年冬天冷的不行,今年开春了,也没多暖和,孙阁老年近古稀,也确实难为他了。”

“那就让杨嗣昌回辽东吧。”

“大伴,派太医前去辽东,多带些滋补的药材。”

“奴婢遵旨。”

朱由检看向兵部尚书李邦华,“杨嗣昌回了辽东,那朝鲜的事务,也得有人接替呀,李尚书可有合适人选?”

“陛下,驻扎在朝鲜的定山营主将黄得功黄将军,颇有能力,依臣来看,黄得功足以胜任。”

朱由检不置可否,“黄得功打仗是把好手,但搞政治,还欠缺火候。”

“况且,如今我大明与朝鲜接洽合作的事务不在少数,黄得功还要率部对建奴形成威慑,若是再接了杨嗣昌的担子,他也忙不过来。”

李邦华听罢,觉得也确实如此,“陛下,臣举荐陕西巡抚洪承畴。”

“如今陕西民乱已基本肃清,剩下的也不过是些小打小闹,三边总督孙传庭能力不俗,足以应付。”

“洪承畴也确有其才,陕西回乱,不过数月,洪承畴便以雷霆之力迅平定。”

“将其调到朝鲜,想来再合适不过。”

陕西爆民乱的同时,陕北、甘肃一带又爆了回乱,三边总督孙传庭负责镇压民乱,而平定回乱则是由陕西巡抚洪承畴负责。

洪承畴平定回乱的方法就一个,只剿不抚。

反正朝廷向陕西派了大量的军队,既然有兵,那还客气什么。

你还真别说,别看这方法简单粗暴,但效果却是出奇的好。

那些暴乱的回回,都被洪承畴以物理的方式解决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