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页(第1页)

&ldo;这篇文章本来是关于苏青的,却把我自己说上许多,实在对不起得很,但是有好些需要解释的地方,我只能由我自己出发来解释。&rdo;这段文字录自爱玲的《我看苏青》。这本书是关于爱玲的,却把苏青说了许多。因为我也有好些需要说明的地方,只能由苏青出发。因为苏青对于爱玲,实在是太重要了。苏青比爱玲大,成名亦比爱玲早,却因爱玲才被广泛念及。爱玲对于苏青的评价虽有溢美之辞,却其情可谅,大概是出于某种知遇之恩吧。借用某位女士的话,虽然伧俗,却也能说出原委来。&ldo;张爱玲的被发掘,是苏青办《天地》月刊的时候,她投了一篇稿子给苏青。苏青一见此人文笔不凡,于是便函约晤谈,从此变成了朋友,而且把她拉进文坛,大力推荐,以为得力的左右手。果然张爱玲也感恩知进,不负所望,迈进文坛以后,接连写了几篇文章,一时好评潮涌,所载有声,不久就大红大紫起来。&rdo;又算起来,苏青是爱玲与胡兰成惊世之恋的媒人。能被爱玲和胡兰成两种不同性格的雅人喜欢并视为知交,可见她确是不俗。再有胡兰成因事下狱,亦是她拖着爱玲去说情。(彼时爱玲还不太认识胡兰成,只是偶闻其才名。)她倒是实心实意,事后也不见得了什么好处,言语上有什么炫耀之意。苏青这样的侠义,男子亦要自惭形秽。生在古代真是薛红线、张红拂之流。就是污风秽雨的上海滩,她也照样是金石玉磬响当当的。至于二人的交往,可谓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是交浅言深。&ldo;如果说她同我不过是业务上的关系,她敷衍我,为了拉稿子,我敷衍她,为了要稿费,那也许是较近于事实的,可是我总觉得,也不能说一点感情也没有。我想我喜欢她过于她喜欢我,是因为我知道她比较深的缘故。那并不是因为她比较容易懂。普通认为她的个性是非常明朗的,她的话既多,又都是直说,可是她并不是一个清浅到了一览无余的人。人可以不懂她好在哪里而仍旧喜欢同她做朋友,正如她的书可以有许多不大懂它的好处的读者。&rdo;爱玲如是说。爱玲洒脱而寂寞,华丽而苍凉,为众人所青睐。而苏青,一如爱玲所言:太正常,太普通,太朴实,当然也亲切,有一种古往今来的无所不在的妻性和母性。我想,民国荒凉的世界里,有这样两位女子,也不枉为热闹一场。在喧嚣和落寞之间,二人竟然逼肖《红楼梦》中的&ldo;钗黛&rdo;终局。格物致知爱玲在《天才梦》带有自嘲的口吻说:&ldo;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rdo;&ldo;如果加上一点美国式的宣传,也许我会被誉为神童。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lso;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rso;,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七岁时我写了第一部小说……&rdo;曾经也有一个人对我说:&ldo;其实人活在这世上极是普通,若老天稍微赐予一点能力,他往往出色地身不由己。&rdo;我便在想,天才是什么?怕是天生的聪明,佛家所言的慧根,世事于别人手上蠢笨难行,到他手上却翻云覆雨,掌握自如。譬如,文字的灵性之于爱玲,便是老天惠赐,不得不服。文字在她笔下才有了流光溢彩的生命,真正的活起来。七八岁大小,很多人为写作文憋个半死,她已经轻巧地写出了《摩登红楼梦》。爱玲是天才,在我只是浅浅说,这一节,有一个人却说到了骨头fèng里了。读《今生今世》,胡兰成有这样的评论:&ldo;张爱玲论人,总是把聪明放在第一位,与《大学》的把&ldo;格物致知&rdo;放在&ldo;诚其意&rdo;之先,正好偶合。&rdo;我心下便对&ldo;格物致知&rdo;起了意思,但不甚了了,于是翻出原文。《大学》开篇有这样的句子:&ldo;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rdo;又担心人不能解其意,将话倒过来说了一遍:&ldo;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rdo;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