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三十三(第2页)

六奶奶说:“你能有什么办法?你又没有底实1人。”【注释】1底实:方言;可靠。

“我,实在不行,我自己买大车!”说这个话的时候,勺子也在硬撑,实在是没有底气。如果他去买了大车,就没有购物资的银子了,刚才想,实在没辙就去砸孤丁,抢一辆车。不然就是雇车,送完物资再做掉车老板。

六奶奶问:“你咋来的?”

勺子回答说:“我带两匹马,想回去的时候驼一些盐、粮食。”

“噢,那你这样吧。吃完饭俺不留你,你去办你的事儿。明天早上,会有一挂大车,在你住的客栈外等你。记着,你们从来不认识,你只是雇了一辆车。临了1,你该给多少钱就给多少钱。”六奶奶给他说得清清楚楚。【注释】1临了:方言;完毕、完事、结束。

勺子有点疑惑:“这个人可靠吗?”

六奶奶说:“放心,俺办事儿不差事儿,认识你姐多长时间了?你还信不过姐?”

“信得过,信得过。”勺子说完,拿起一杯酒,对着杨宗说:“姐夫,你和姐姐对我太够意思了,以后有事儿说话,兄弟我一定对得住你们,干!”

自己一仰脖把酒喝了,杨宗还没有喝呢,他站起来了。说:“我走啦,后会有期!”随手拿起那个包裹,带上草帽就要走。

六奶奶叫了一声:“等等!你来酒铺空手走,那你来干啥来了?”

在柜架上拿了一个五斤的一小坛酒递给他,勺子不好意思笑地一下:“还是赵姐姐想的周到。”

六奶奶告诉勺子:“等你回山的时候到这里,拿几坛酒回去。还有啊,你在山里转,给姐再找个隐秘的地方,藏一些酒。”

勺子答应一声,他走了。杨宗问:“你是想让公孙大哥去?”

“那还用问?还有比他更可靠的人吗?”六奶奶随随便便地说。

杨宗还是担心,谨慎地说:“他们可是认识的啊!”

“认识怕啥,俺刚才不是说了吗?过去他们不认识,是一个雇主一个是受雇,干完活拿钱是买卖关系。懂吗?”六奶奶给他解释。

杨宗点点头:“嗯!”

六奶奶指使杨宗去请人:“那你还不快去把公孙大哥请来,你别跟他说,俺来说。”

杨宗无奈地说:“我还没吃完呢?”

六奶奶推了他一把,催促他快去:“把大哥叫来你们一起再吃。”杨宗去了。

公孙仲秋见到勺子没有感觉意外,因为杨六奶奶已经和他说明白了。并且把当初的来龙去脉,都和公孙仲秋说了。以至于,当初从上江如何来的,但隐去吉林的一些事儿。公孙仲秋也知道,当初是六奶奶把他们救下山,再说他们只是给山上干了半个月的活。勺子他们也没有难为自己,所以,对勺子他们也没有啥敌意,公孙仲秋没有推辞就来了。反而是勺子很是意外,不过有六奶奶的交代,他也没太多的疑虑。两个人都心照不宣,在货栈装完货物,勺子骑马在前面走,公孙仲秋在后面赶着马车,跟着进了山。一直走到天黑,前面实在没有像样的路,二人才露天歇车喂马,自己垫吧一口干粮。第二天又卸车,将货物用马驮着走完前面的路……

一口铁锅咕嘟咕嘟地炖着大鲤鱼,商会葛会长、汤般若、权中恒、胡忠吾等几个人,围着吃铁锅炖鱼,喝着松花十里香。场面是热烈且亲密,酒都已经过了好几个三巡了,在酒的刺激下,一个个异常的兴奋。开始的时候,都是拍葛会长的马屁,说着肉麻地奉承话。等到了眼下,已经称兄道弟了,好像桃园三结义一样。今天这顿饭是清圣商会请葛会长,权中恒来坐陪。

汤般若见时机已到,把话嵌入正题:“葛会长,咱三姓城商号买卖,在你老的带领下。可谓是市场繁荣、财源广进啊!今天我们哥几个有点小事,想请教一下葛会长,望老前辈不吝赐教噢。”

葛会长也有些兴奋了,说:“好说,好说,老夫知道的一定知无不言。”

“你老说咱三姓城里的粮栈、货栈有多少家?去年一场大水,粮食肯定所剩不多。除去卖米的还有多少家有余粮?”汤般若们打起粮食主意。

葛会长一时没有明白他的意思:“你的意思是?”

汤般若说:“我们清圣会想把所有的余粮吃下。”

葛会长点点头:“嗯,今年粮食存余的确不多,你们完全可以吃下。那我能帮你们点什么?”

汤般若说:“我想我们先拢一下,看看我们能够需要多少。然后想请葛会长帮个忙,把三姓城的粮栈、货栈有余粮的商户召集一下,我们出市场现价高一成的价格买下。”

葛会长说:“噢,好啊,这个我能召集。对于粮栈来说,也是件好事儿啊,多给银子哪个不肯呢?你的事儿没问题。”

“哎哟,那可多谢葛会长了,来、来、来,咱们再敬会长一杯。”汤般若见葛会长答应了,事情已经成功一半,立刻张罗大家敬酒。

葛会长喝完这杯,问:“那我就不明白了,你们一下子买那么多粮干什么?还要加一成。”

“不是今年粮食缺嘛,新粮还要好几个月才下来,手里备点以防接续不上。”汤般若的理由是相当充分。

“哈哈,其实你不用担心,只要市面缺货,商户立马从其它地方运来。去年只有咱三姓遭了灾,其它地方不缺粮。”葛会长好心地提醒他。

其实葛会长说的,汤般若真没有想到,便问:“噢?那运粮到三姓得多久?”

权中恒懂买卖运输,在一旁说:“等现缺粮,到买卖家去采购。再到装船运回三姓,最快也要二十天吧。”

汤般若一拍掌:“好,我只要这二十天。”

原来是权中恒与汤般若他们商量的一个计策,想联合二十余家烧锅,一次买空城内的余粮。等另外十几家,包括杨家反应过来,已经无粮可用了。如果停工二十天不能供货,那他杨家的信誉扫地,声誉一落千丈。那时候,光包赔买家的损失,足够让他杨家倾家荡产。看现在与葛会长的亲热劲儿,此事一定能成。如果在购粮的时候,再磨蹭一些,时间可以拖到一个月。经商议后,明天就开始动手运作。

当杨宗转遍全城粮栈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一颗高粱都买不到了。如今的粮栈,只卖米不卖原粮。杨宗问人家为什么?人家告诉他:存粮不多,余粮只能碾米,保证供应买米主顾,不能空手回去。至于粮食哪里去了,全部卖给清圣商会那些人了。

杨宗垂头丧气回到家,六奶奶就看出事情不对劲:“你去一上午买粮,咋没买回来呢?”

杨宗愁眉苦脸地说:“哪儿买去啊?家家都没有粮。”

“你说什么?满城都没有了吗?”六奶奶感觉很奇怪。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