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8页(第1页)

  候了半个月,没守着人,又听说芙蓉城落了雪,江夫人知道怕是耽搁了,早上还在同嬷嬷叨叨,“也不知道这一路过来顺不顺遂。”

  正说着,大房的大奶奶进了院子,“算着日程,今儿也该到了,母亲先别着急,我去码头接人。”

  今儿是江夫人的生辰,前来祝贺的人不少,江夫人横竖也走不开,便点了头,“那丫头头一回来长安,见到人了,可别怠慢了。”

  大奶奶笑了笑,“母亲放心,儿媳都知。”

  从江城来的船只,靠岸得早,大奶奶也没敢耽搁,出了院子便让人备了马车,急急忙忙地赶到巷口,远远地看到一艘船过来,便出了马车,候在了巷口。

  年关已过,从芙蓉城过来长安的人挺多。

  大奶奶伸长了脖子不错眼地往那人堆里打量,见到从船上下来了一位穿浅绿短袄的姑娘,忙地指给了身旁的嬷嬷,“你快去问问,那姑娘是不是沈家的丫头。”

  嬷嬷点头,挤着人群过去。

  远远的大奶奶也听不清她们说了什么,只见嬷嬷和那姑娘笑了起来,心头突地一松,知道是接对人了,目光更是紧紧地盯着船舱口子。

  前头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江家的嬷嬷陪着绿袄姑娘还在张望。

  不多时,船上又下来了两位老嬷嬷,大奶奶的脚步往前移了移,绊到了个石头,低头的功夫,沈烟冉已经出了船舱。

  等大奶奶再抬头望过去,便见船头上立着一位身姿绰约的姑娘。

  周身的衣裳被雪色的斗篷遮住,只露出了下摆一截海棠色的裙摆。

  站在那人群堆里,目光自然而然地放在了她身上,旁的什么都不起眼了。

  大奶奶是长安尚书府的姑娘,算是名门闺秀,此时瞧见这么个神仙人儿,一时也愣了神。

  大奶奶正看得入神,对面沈烟冉顺着江家嬷嬷的目光望了过来,冲着大奶奶笑了笑,轻轻地弯了弯身,才提步走了过来。

  大奶奶忙地迎上前,走近了看清了那张脸后,也彻底理解了小叔子,为何亲自做了画像,还跑去皇宫特意同皇上求了婚书。

  长安,是难找出这般干净的姑娘。

  沈烟冉听嬷嬷说了,快走到跟前了,便唤了一声,“大奶奶。”

  “这大冷天,沈姑娘路上怕是没少挨冻,辛苦了。”大奶奶是个随和的人,上前挽住了沈烟冉的胳膊,似是见到久逢的亲人一般,完全没有生分,扶着她一道去了马车边上。

  江家的下人从沈家嬷嬷手里接过了行礼,替她搬到了马车上。

  “外边冷,咱先回府,母亲可是盼得紧呢,都念了半个月了。”大奶奶同她上了一辆马车,马车内搁着一个火炉子,一上去,大奶奶又递给了沈烟冉一个手炉,“沈姑娘先且忍忍,还得小半个时辰。”

  “多谢大奶奶。”

  大奶奶的一通热情,彻底赶走了沈烟冉心头那份初来乍到的不安。

  两人一路说着话,大奶奶挑起话头子,问了她芙蓉城的气候,沈烟冉也顺带问了问长安,大奶奶笑着道,“这回来了,可得好生到长安瞧瞧......”

  大奶奶给她说了几处有名的地儿,又介绍起了沿途的风景,小半个时辰,过得很快,车轱辘一停,大奶奶便掐断了话题,同沈烟冉说了一声,“到了。”

  江府的嬷嬷掀开了车帘,沈烟冉从那帘子内才探出个头,便被门前的一堆人给惊住了。

  立在前头的江夫人,护犊子似得回头骂了一声身后跟来的一群猴孙,“让你们别跟着过来,你们偏不听,可不就吓着人了。”

  江夫人骂完,才往前走了两步去接人。

  沈烟冉已经下了马车,身后的大奶奶早在她耳边说了一声,“这是母亲。”

  沈烟冉走到跟前,依着规矩对着江夫人行了礼,“烟冉见过伯母。”

  江夫人之前看过画像,如今见到了真人,觉竟然比那画像还要标志几分,心头免不得激动,忙地扶住了沈烟冉的手,“好孩子,赶紧进来。”

  头一回来长安,脑子里还未倒过来,又进了江家,身后跟的一群人谁是谁,沈烟冉完全分不清。

  江夫人也怕她尴尬,碍着今儿人多,直接带着她进了预先备好的厢房。

  脚步绕过了前院,吵吵闹闹的声音才慢慢地消失在了身后,等上了挂着名画词赋的画廊,随行的便只有江夫人和大奶奶。

  有眼前这气派的大院相比,沈家那院子,当真算不得什么,沈烟冉很想瞧瞧廊下挂着的那词赋上都写了什么字,想起走之前母亲嘱咐她的,又转回了目光,只盯着前方的路,一路目不斜视地穿过了几个厅堂,又上了抄手游廊,沈烟冉的脑子都转得七荤八素了,江夫人才立在游廊尽头的月洞门前,同她说了一声,“到了,这儿清净,四姑娘先且在此安置。”

  “多谢伯母。”

  沈烟冉微微弯身出了月洞门。

  两边也是个游廊,同适才刚进来的大堂一般,廊梁用了雕花采供,廊下挂着一幅幅武将的画像。

  对面是个穿堂,搁置着假山石,引了水流进来,下方的水池子里养了几条红色的鱼儿。

  假山石附近的一把石头做的长椅,被太阳一照,映出了半边阴影。

  沈烟冉的瞳孔慢慢地呆滞。

  太熟悉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