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0章 太史慈的任务(第1页)

淳于城中,李云义却是等不下去了,太史慈所部通通进城。一千一百休息两天就能满状态的精锐之士,背负着二百来弟兄的骨灰盒子,就被安置在城中。

新入城不久,他再度见到李云义,就得继续北上,咬着司马俱的尾巴,直到昌都为止。

“使君,末将......”

“别末将末将的了,大郎你的表现,我看在眼里。”李云义抽空喝了一口酪浆,头也不抬的埋在竹简当中,头皮麻着。

淳于人口损失过三成,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数据,一一盘查起来,人数还要减上许多。

但明面上的数据作为一个参考,总比没有的好。

半晌,他才抬起头,一脸认真的看向太史慈。

“北上的事情旁人做不得,只有你能行。”他勉励,知道太史慈远远没有看起来那样平静。

连年的战争摧残的不仅仅是士卒肉体,还有军官的精神。太史慈身边可用之人不多,也没有分工明确一说,他事无巨细一手操持下来,短短数日面相却老了好几岁一样。

年不过二十来岁的太史慈现在面容跟三十岁的人相差无几。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让他变得更为成熟。

“此战求稳,只要跟着司马俱,将他送走便是。”对于昌都,李云义并无太多担心。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昌都一城归属于大汉,还是黄巾并无本质上的差别。他真正在乎的是百姓的心,粮食只是开始。

他要将自己的名声传遍北海,最好的方式就是信守诺言,不与司马俱的士卒交锋,只是将他们礼送出境。

礼送出境并不是一件容易做的事情,司马俱狡诈,未必不会临时生事,再度突袭尾随的后军。

人家司马俱可以不讲道理,但作为汉军一员太史慈却不能出动出击,他需要隐忍。

他笑笑,这样的事情肖飞做不来,他没时间去做,只能交给太史慈。

“诺。”

这本就不易的事情在李云义说来轻松至极,但太史慈还是严阵以待。他知道等着他的是什么,不是胜负,而是责任。

带了多少人出去就要带多少人回去,那不现实。可他想多带几个人回家,不叫他们在外面做个孤魂野鬼。

“下去歇息吧,这次不急着出,明天一早就行。你麾下的人马也从新调拨,战斗力就拿熊样儿,不过也用不着他们打仗,你多盯着点就成。”

李云义见他应诺下来,仍旧止不住的嘱咐。他不似同龄人一样轻佻,活泛,反倒是个老夫子一样,同样事无巨细一手操持。

“末将知晓。”太史慈不动声色的点头,心中明并无任何不满。

东汉末年,大多数的武将还没变成军头,没将自己当个人物,也没有独揽大权的想法。

青州义军更是如此,李云义一手打造,一句话就能调走。

“骑兵你全都带上,此战以你为主,武老三你不熟,张浪却是你的老部下。”

昌都北面便是渤海,正好卡在东莱西进北海的关键之处。

只要掌握了昌都,司马俱想要前往东莱的所有路线全都被斩断,只能照旧先将昌都攻陷,才能长驱直入。

“入了昌都之后,大郎你留守此地,一面劝降东面的城池,一面将士卒训练成伍,四千五百人只留三千人,不合格的全都解甲归田。”

是人都不能闲着,哪怕太史慈忙活了小半个月了,现在也没有丝毫空闲可言。

还没出淳于,他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一点不落。

如此一来,昌都将成为太史慈的驻地,他也会跟龚都一样,朝着东莱进军。

唯独淳于,李云义仍旧牢牢掌控在手中。昌都城高不假,可一个城池想要独自生存,自给自足的难度颇大。

即便太史慈战无不胜,短时间内也无法自给自足,成为军头。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