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三千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4章 四书五经教育干预(第1页)

孩子们坐上李大爷的牛车去了知远学堂,易成一同去,顺带在凌云书斋请教老秀才一些问题,以便针对之后孩子们的学习做一个了解。

在现代做家长的多少要对孩子的学习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做老师的,平时也会建立各种群,甚至让家长监督孩子学习。

而古人大多数老一辈的都对这些不太了解,一般穷苦人家只知道努力赚钱,送孩子去读书,认为科举就是唯一出路。

因此许多寒门子弟挤破了头参加科举,尤其是在东齐女尊男卑,但凡家里有女儿的,都送去读书了,做爹娘的对学习一窍不通,易成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是必须要监督孩子学习的。

光靠孩子自己去摸索肯定是不行,在学习方面应当进行适当的干预和引导,尤其现在孩子还小,古代的封建思想还是比较严重的。

易成可不会像他们那样死板的教孩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既然以后老大和老三参加不了科举,那就从其他方面教他们,把学习作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垫脚石。

将来至少要教会他们自力更生,易成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他不希望孩子们自己脑海里面也认为士农工商,商人最低级,这种认知想法可不就是封建吗?

这时候的科举考察的主要是四书五经,一般启蒙会先学《三字经》《孝经》。

当今女皇陛下以孝为大,更加注重孝道,在选拔女官的时候,更加考察一个人的人品,但也不乏那弄虚作假买卖官位勾结的。

四书主要是指:《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书和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也是古代科举制度考察的重点内容。

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还要读《声韵启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些都是古时儿童的启蒙读本。

古代诗礼传家的家族,一般孩童三四岁入学,开蒙书籍一般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千家诗》,《弟子规》,《声律启蒙》等。

都是字数不多,内容浅显的书,一方面教孩子认字,一方面也学一点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一阶段的主要功课是认字、写字。

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之后,开始上“小学”。这里的小学是指音韵训诂之学。这时候的教材是《笠翁对韵》、《广韵》、《尔雅》、《说文解字》等等。

具体的根据塾师对蒙童的要求来选择,简单的可能只学韵,但是想要出人头地的非得通训诂不可,这一阶段的主要功课就是切韵、平仄、对仗。

然后就进入了正式学习的应试科举阶段,以四书五经为基础,诸子百家,经史子集无所不包,这些非得十年寒窗甚至一辈子勤学不辍不可。

先是四书,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四书》应当依照《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次序来读。

先读《大学》,以立其规模。这就好比建造房子应当先打好地基。《大学》包含的是为人为学的纲目。

“大学”的意思,便是教人学做大人,为人为学要先立一个做“大人”的规模。做“大人”的规模是从“格致诚正”,一直到“修齐治平”。

一个“大人”不仅体贴与理解天地万物,而且觉醒与省察自己内心的每一个念头,并且心怀家国天下,更为重要的是,大人将万物、自身与天下贯通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

因此,《大学》不仅展现了一个包括“万物-自我-他人”的阔大人生内容,而且理清与指明了人生努力的目标与次第。

所以,朱子强调,《四书》应当先读《大学》,可以把《大学》的内容作为一个间架,然后再将其他书填补上去。

次读《论语》,以立根本。《论语》是孔门诸弟子答问的记录,孔子的语默静动皆有记载,最为亲切可信。

儒家思想的精义亦囊括其中。因此,次读《论语》,可以从中了解与体悟圣人中正平和之道。

次读《孟子》,以激其越。《孟子》言:“吾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文气极为雄壮,如孟子其人,泰山乔岳。

儒家以孔子端,孟子畅其源流。朱子以《孟子》次《论语》,是在学者大根大本确立之后,激其昂扬的志气。

如《易·乾》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读《孟子》,以激其越,即是期望通过阅读《孟子》来激学者乾健不已的精神。

最后读《中庸》,以尽其精微。《中庸》一书难读,初学者未当理会。需要在其他三书都读完了,于其中道理都有所了悟之后再来读。

朱子在《中庸章句》中称其为“孔门传授心法”,“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因此,《中庸》的道理非常精奥,要放在最后来研究。

接着过五经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建设高阶世界观。

一个人很难精通五经,因此古代读书人往往专治一经至二经,即选择一两门作为自己的主业。

当然也有牛人如东汉许慎治五经,必须要强调的是,四书五经是儒家根本经典,读书人必学,但不能只学这薄薄的基本小册子上原文,一定要连历代儒家贤达的注、述等一起读。

如朱熹所撰《四书章句集注》就是读书人案头必备,其在古代科举中的地位类似今日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黄冈密卷》。

古代强调“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因此学了根本的四书五经之后,还要读历史、读诸子百家。

历史以官修史书(即廿四史)为主,野史、文人史等为辅,但有一部不在廿四史范围中的《资治通鉴》是必读。

诸子百家则是根据个人爱好选择,但是像《老子》、《庄子》、《韩非子》等名气较大的一般也是必读。

经书日课读完之后还要学写诗,因为无论秀才举人进士,都要考试帖诗的!规定很严格,要专门训练,背韵部、历代名作。

还有,古代科举其实很重视实务的,也就是策论,因此有志于科举者还得研读大量的兵书、农书、律法、政论等等方面的书籍,才能在做策论的时候言之有物。

上面说的都是主课,读书人还要学杂课。所谓六艺,礼乐数御书射,即礼仪、乐器、算术、驾车、书法、射箭,读书人都得会一点。

当然后来读书人会驾车和射箭的少了,但是还得会吟诗作对、绘画篆刻什么的,所用的教材那不可胜数了。

易成对这些有了大概的了解,的确是挺不容易,相比于现代的教育,古人要学的的确挺难。

幸好自己前世跟着老板学会了骑马,至于射箭吗?还真的不会,以后可以教二女儿学骑马,好在自己还不算太菜。

作为一个现代人,他自认为古人的智慧是他无法比拟的,不过他学的可是中华上下5ooo年的精髓呀!他才不怕呢,一定会将孩子们教的更优秀的。

好在这时候的女人靠的更多的是诗词,当今女皇陛下非常欣赏有才华的女子,因此在殿试选状元的时候,更加偏向考诗词歌赋,这下他就有了方向……

热门小说推荐
陆少来袭:萌妻哪里逃

陆少来袭:萌妻哪里逃

简介纪宛恬怎么都没想到,曾经无意的一番善举,竟意外救下了6灏临的宝贝弟弟。当他携着支票,死缠烂打非要报救弟之恩时,她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拿走把你的支票拿走我救人不图回报,请不要侮辱我的初心...

男多女少之国家让我娶多夫

男多女少之国家让我娶多夫

简介关于男多女少之国家让我娶多夫男多女少家长里短万灵穿越到了异世界,那里男多女少,普通人家的女子到三十五岁前必须要娶够四位夫侍,女子稀少到走到街上会被掳走的地步。万灵瑟瑟抖,苟到了十五岁,就在她打算苟一辈子的时候,女帝上位了,社会风气也变好了。于是,万灵和自家爹包袱款款去投奔了与她有婚约的吕家。她想得美,赚够了钱,达到女帝法令的标准,就可以逃避必娶四夫的命运,但是f1ag就是用来打破的,来凤城机会是多,优秀男子也多!万灵滚了一圈惹了一身情债,为难又困惑。女主前世孤儿,对感情迟钝,但是只要确认了就想抓住...

嫡女庶谋:王妃覆天下

嫡女庶谋:王妃覆天下

庆和七年腊月十六,曾家才进门一个多月的曾三奶奶墨氏暴病而亡。与此同时,在保宁府通往长安城官道上的一间破庙里,一个十岁左右看上去快要死了的因面容脏污而分不清是男是女的小孩向路过的玄衣少年伸出了手。三年后的某一个冬日,一个墨家流落在外的庶女归来。自此,长安城风谲云诡。...

全民诸天:我能一键满级

全民诸天:我能一键满级

万年前,诸天轮回塔降临天玄大世界,开启全民诸天时代沈浪穿越而来,现诸天轮回塔中的世界,都是前世耳熟能详的世界后沈浪觉醒天赋,获得一键满级的能力任何功法,轻轻一点,就能一键满级,瞬间大成打破虚空,见神不坏!横扫敌寇,扬中华之威!踏破虚空,傲立星河!一己之力,护人族之运!沈浪走过诸天万界无数世界,留下无数不朽传说!全民诸天我能一键满级...

妻心乱

妻心乱

简介关于妻心乱三年婚姻,最终还是没能顺利走下去。苏荒还是太年轻,以为自己一直处在幸福的婚姻之中,殊不知在他春风得意的表面,一张由情场职场官场交织而成的大网,已经悄悄朝着他铺开。是心存嫉妒?还是心灵扭曲?还是人性本来如此?遭遇婚变,苏荒这才读懂生活的本来面目。所幸还年轻,可以重来。...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