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三千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百三十章 讨辽檄文(第1页)

苏轼不敢怠慢,连忙换上官服,准备入宫面圣。

寒食节到清明,这是大顺法定的放假时间,原本可以在家休息的。但天子召唤,苏轼不敢不从啊!

寒食节气,皇宫内也是一片冷清。

若非听得后、宫之中传来铃铛般的笑声,苏轼还道皇宫内没人了。

询问内侍之下,才知道6承启挺人性化,宫中侍女内侍,若家在京兆府的,皆可放回家中过节,祭祖,直到清明过后,再回皇宫也可。

苏轼大叹此乃仁道也,对6承启又一次倾服。

起来,自从6承启亲政以来,大顺百姓的观念已经一再转变了。不对商贾,对工匠的态度如何,就是对于女子的尊重,也比代更甚。现在很多百姓家里,女子赚到的薪资,比男子还高,真正起了半边天。到皇宫做宫女,则是女子最为荣耀的一个职位了。因为只有在皇宫内,女子才得以为官。俸禄也是照着品秩放的,并不比男官少。甚至因为是皇家近臣,赏赐比男子做官还要多。

等到嫁人了,皇后周芷若还会给她们准备丰厚的嫁妆,比代公主也不输多少。有这样的“东家”,谁不想入宫服侍?但凡出自皇宫的宫女,在夫家都是极有地位的。若是夫家再出人头地,弄个诰命夫人当当,也不是不可。

只是选秀太严,若非貌美、性情温和、才华出众之辈,都难以入宫。

至于内侍,6承启早就下旨不再招募了。服侍上有宫女就行,就算搬搬抬抬,也有健硕的宫女。

有官员上奏宫内阴盛阳衰,实为不利。6承启淡淡反驳御前侍卫都过千了,宫女才几百个,怎么算得上阴盛阳衰?

其实6承启有感于宦官干政,为祸甚大,才废除宦官的。宫女方面,有周芷若在管理,一般来不会出什么乱子。收买宫女,比收买内侍的成本高太多了,甚至都收买不了。宫女只要做到二十四五岁,就能领取一大笔丰厚的嫁妆,为何要被你收买?

杜绝了从宫内传出消息的途径,6承启才算彻底安心。要不是恻隐宫内仅存的百多个内侍生活没什么着落,6承启早就遣返他们回家了。

其实别看太监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但身体上的缺陷,是他们最为自卑的根源。太监一般心理都不怎么健康,要是权柄落到他们手上,天下还不得大乱?武人乱国,不过割据一方;文官乱国,则改朝换代;宦官乱国,危害也不轻。东汉和帝与宦官郑众密谋,诛杀窦宪,开东汉宦官参政的恶例。此后宦官“十常侍”,更是臭名昭着。

用文武能治国,平衡既可;用宦官,则是自断根基!6承启深感于此,遂废宦官。

旁人不知道是不是口是心非,但苏轼是极为赞同的。

对于这个皇上,苏轼很多观都不谋而同,甚至密谈时,6承启过“外王内圣”,被苏轼引为经典,甘愿辅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只是不知道今日6承启传召他,有什么要事?

怀揣着忐忑,苏轼来到了垂拱殿外。

待得内侍进入禀报后,苏轼才得以准许面圣。

行了一个长揖礼,苏轼恭敬地道:“臣苏轼,参见陛下!”

“免礼平身!”6承启笑道,“给苏卿赐坐!”

此时的垂拱殿,已经设有椅子茶几,不需要再搬动椅子了。只需端上香茗,内侍就可退下。苏轼坐了半张椅子,才心翼翼地问道:“不知陛下召臣来此,有何要事?”

也难怪苏轼会这么问,清明节的皇家祭祖,有礼部操心,轮不到他这个刑部尚书管啊?“难道是出征辽国一事?”苏轼是个极为聪明的人,立即想到了这一。

“朕欲伐辽,欲让苏卿拟一篇讨辽檄文。”6承启开门见山地道,“辽国猖獗,毁榷场,断外交,杀我边民,掳我财物,甚为可恶。纵观古今,草原之狼,野心勃勃,无时无刻不在思忖南下。今我大顺国力强盛,若不能打压辽国,恐日后辽国势大,则悔之晚矣。”

苏轼不同于那些迂腐文人,知道6承启的雄心壮志,他这是要为大顺,硬生生打下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来。对此,苏轼并没有什么抵触的。再了,现在出兵讨伐,也不是文官了算,而是皇帝和枢密院、军事参谋部了算。在枢密院和军事参谋部里面,文官所占比例极,甚至一度没有文官制衡。就算文官以罢朝抗议,6承启也能我行我素,坚决出兵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不智。6承启信心满满,苏轼也知道阻挡不住,还不如花费精力,写一篇感染力极强的讨辽檄文,以壮军威。

苏轼正在思忖,6承启却已经把笔墨纸砚准备好了:“苏卿文采出众,朕一向是欣赏的。且不诗词歌赋,早已传遍四海。就是那国歌,也是感染了无数百姓,于国大功。”

苏轼连忙谦虚地道:“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

6承启笑而不语,亲自为苏轼磨墨。苏轼感动流涕,一时间文如泉涌。当即挥毫,写下一篇《讨辽檄文》: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自契丹起北方,威慑草原,此岂人力,实乃天授。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自是以后,辽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以弟鸠兄,至于弟收兄妻,子征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礼仪者御世之大防,其所为如彼,岂可为训于天下后世哉!

及其后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抱怨,有司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虽因人事所致,实乃天厌其德而弃之之时也。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今一纪于兹,未闻有治世安民者,徒使尔等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闵。

方今辽国之中,素有汉人: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以为美称。辽国奸臣,假辽号以济私,恃有众以要君,凭陵跋扈,遥制朝权,此野心之徒也;或众少力微,阻兵据险,贿诱名爵,志在养力,以俟衅隙,此卑鄙之人也。及犯我边境,兵权已得,志骄气盈,无复尊主庇民之意,实为巨害。

朕本仁慈,奈何辽国悍然出兵,毁我长城,杀我百姓,掳我财物,作恶多端,天理不容。

目视我中原之民,无不义愤填膺。朕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虑民人未知,反为我仇,家北走,陷溺犹深,故先逾告:兵至,民人勿避。朕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尔民等其体之。

如契丹、女真、室韦、萌古、奚人,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热门小说推荐
清穿升级路

清穿升级路

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她更悲催的货吗?不就是玩个游戏罢了,竟然能玩到4oo年前的康熙元年去。原本还在窃喜这个时候没有‘伊尔根觉罗氏’的戏码,自己可以躲在一边,围观一场真人版的九子夺嫡的大戏。可是,脑海中的,那个‘清穿宫斗系统’,是怎么一回事?面对,得有公主病的穿越女佟佳氏,一心要当皇后的穿越女钮祜禄氏,来势汹汹的穿越...

家师太彪悍

家师太彪悍

简介关于家师太彪悍李青石本来以为师父是个假装江湖高手的骗子,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个贼牛掰的穿越者...

抗战之铁血军神

抗战之铁血军神

作品简介...

神级游戏设计师从吓哭主播开始

神级游戏设计师从吓哭主播开始

作品简介水蓝星,有着一片游戏沃土,却让诸多游戏公司游戏设计师不思进取。觉醒神级游戏设计师系统的荀泽决定,让大家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游戏。由于系统能够收集玩家的情...

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徐月穿越了!穿越的第一天,她爹垂死病中惊坐起吾乃堂堂金丹真人!穿越的第二天,任劳任怨的娘亲,冲她爹甩手就是一巴掌你要是我舰船上的兵我早特么一枪毙了你!第三天,憨厚内向的大哥忽然暴起,力大无穷,喉咙里出吼吼的非人吼叫,见人就咬!第四天,不小心脑袋磕在桌角上昏死过去的姐姐醒来之后就喜欢捡棍子蹲灶房里咻咻的比划着什么,嘴里念念有词,似乎是某种古老的咒语就在徐月觉得自己已经够惨时,隔壁快嗝屁的大爷告诉她自董兴入京以来,天下群雄并起,占据州郡者多不胜数,又逢天灾,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徐月看看屋内面目全非的家人,又看看外头尸横遍野的惨像她不活了行不行!ps无cp书友群号73666o918...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