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4章 量背后的故事(第2页)

“那就先搞清楚,什么是量,或者说,量形成的逻辑。”杨旭这下开始有点轻车熟路了。

不管学什么东西,都从认识它本身开始。

从跟老大学习以来,他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思维习惯。

“嗯,对,先,要明白这个量是怎么来的。”老大似乎对这种思维感到满意。

“表面上看,就是成交的数量。这没有争议。”

“但是这个量的形成,是一个人卖给了另外一个人形成的。”

“就是说,要有量的形成,必须要有两个主体,一个是卖的主体,一个是买的主体。”老大继续耐心解释。

“明白。就跟买菜一样,也必须要一个卖菜的,一个买菜的。”杨旭理解。他似乎已经习惯了用买菜和卖菜来类比股市的很多现象。

朴实易懂。

“嗯,对,你说到了关键点。”老大肯。

“啊……哈哈……”杨旭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个默契,想不到师傅也有。

“买菜和卖菜的,一般来说,不是同一群人,对吧。”老大问。

“当然,一个商家,一个客户。”杨旭感觉氛围变得轻松了起来。

“但是股票市场里,这一点就有区别。今天是卖的,明天可能就是买的。同样,今天是买的,明天可能就是卖的。甚至像你做差价,在同一天里,你又是买的,又是卖的。”老大像说绕口令一样,简单但又生动地描述了一个真实存在的区别。

“确实,商家和客户,经常是同一个人。”

“所以我们也经常说,今天是多头,明天就是空头。关键在于他手上有没有持有。哈哈……”杨旭懂了。

“对,差不多这个意思。”

“但这个差别,还不是最重要的。”老大继续深入解析。

“啊……”这个老头子的想法,果然从来都是源源不绝。

“最重要的是交易结果。”老大提醒了一个新的问题。

“卖菜,商家卖完了以后要进货,而客户买了以后,就出了这个市场,然后消耗掉了。”杨旭终于反应过来了。

“嗯,对。但是股市,一定时间内,某个股票的数量,总股数是不变的。交易的结果,只是从一个主体,转移到了另一个主体。”

“当然,有的时候有增,有的时候有注销等等,但是这些是偶现象,暂时不考虑。”老大补充了一句。

“对,转移。”杨旭明白了老大的意思。

“所以,才容易产生出,股市是零和博弈的观点。”杨旭似乎有点明白经常听到的这句话形成的原因了。

“对,差不多就是这样的。”

“正常来说,这种转移,在一定程度下,会趋向于一种平衡状态。”老大继续说道。

“嗯,是的,就像菜市场正常情况下,买菜卖菜的数量,大致会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之内。”

“很多事情都这样,并不仅仅是卖菜。”杨旭也补充了一句。

“嗯,对。所以就会形成常见量。”老大肯定。

“明白。”杨旭答。

“那就还有非常见量了。比如逢年过节的时候,可能数量就会增加?”杨旭好像找到了一点线头。

“嗯,大致类似。所以股票有的时候,就会产生非常见量。非常见量一出现,就证明市场或者行业,或者个股的某些地方,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老大再次肯定。

这个也好理解。

“当然这个变化,也许是好的变化,也许是坏的变化,都可能。”老大继续补充。

“我好像有点懂了。”杨旭若有所思。

“懂得量形成的机制,然后对很多现象的判定,才有基础,才有据可循。”杨旭总结道。

“嗯,对。”老大答。语调里,透出一丝欣慰。

“那很多时候,也会出现个股没有什么任何新的状态,而出现突然放出大量的情况吧……”

“很多时候,莫名其妙地就出现突然的涨停板,然后蹭蹭地往上疯涨……”杨旭想起很多股票市场里的现象,疑惑地问道。

“嗯,对,这种情况有,而且不少。”老大肯定。

“刚才已经说了,量形成的机制里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筹码是转移的,而主体,也就是股票持有者,同样是量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老大并没有反驳,反而提醒道。

“就是,炒股的人,或者说,持股者,股东生了大的变化?”杨旭醒悟过来。

“哈哈,你说呢?”老大爽朗地笑了起来。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