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2章 生老病死(第1页)

自从云棠生下二皇子后,徐家便歇了送徐家女入宫的心思。

可能是觉得再怎么折腾也没办法撼动云棠的地位吧。

徐家是太后母家,深得先帝器重,门生故吏遍布朝堂。

皇上虽说没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想法,但他要推行新政,就势必会触动官僚权贵们的利益。

庸王一党覆灭后,原先依附韩国公的大小势力里,有不少转投了徐家。

这让徐家从之前对抗庸王一脉的朝中清流,逐渐演变成新的权贵集团中心。

徐太师察觉到这种变化,就不断地给皇上送美人,并且屡次上奏提议举办三年一次的大选秀。

历朝历代都是这样,只要哄着皇上纵情声色,成为最大的“贪官”,下面的人跟着捞点油水也就无足轻重了。

先帝明知以韩国公为的势力私下卖官鬻爵,鱼肉百姓,但仍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因为国库需要钱。

先帝北伐西征,疏通运河修建园林,哪一样都花费巨大。

他留给皇上的国库干干净净,没有丝毫剩余。

而皇上登基不到十年,新政从试点到部分推广再到全面施行,潜移默化地整顿腐败吏治,国库年年有盈余,累积下来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

徐太师估摸着皇上这下应该再没有借口延迟选秀了吧。

皇上富有天下,理当坐拥无数芳华正茂的美人。

没有人永远风华正茂,但永远有人风华正茂。

皇后虽然绝色,但毕竟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皇上对她的兴趣必然在逐年下降。

否则为什么生下二皇子后,皇后的肚子这么多年都没有动静呢?

皇上顾及皇后诞育皇嗣有功,即便想给后宫添新人,也不好意思主动提出来。

为人臣子,理当为君分忧。

徐家毕竟是皇上的外祖家。

这些年徐太师虽然被底下人裹挟着做了许多令皇上不快的事。

但徐太师心里明白,徐家最大的倚仗还是皇上,他不想跟皇上把关系闹僵。

当初皇上贬妻为妾,最后甚至赐死了徐贵妃,徐太师都觉得没什么,只要皇上高兴就好。

真正让徐太师心寒的是,皇上不仅不愿再立徐家女为后,连让她们入宫为妃都不肯。

如今皇上的两个皇子都是皇后所出,太子聪慧明理,地位稳固,因此徐太师早已歇了送徐家女入宫争宠的心思。

皇后的地位不可撼动,往后就算送再多的美人进宫,也不过都是皇上闲时消遣逗弄的玩物而已。

既然如此,也就不必局限于秀女的出身。

毕竟皇后容貌昳丽乃世间少有,皇上见惯了绝色,眼光自然会更挑剔。

送进宫的秀女若是不够美,恐怕连当玩物的机会都不会有。

徐太师早几年便开始谋划此事,让门生故吏们在各地寻找绝色美女,如今总算找到些上乘货色。

只待皇上松口点头,便可即日送入后宫。

但是让徐太师没想到的是,这日下朝后,他没等到皇上的暗示,反而等到了太后遣心腹嬷嬷送来的书信。

徐太师年事已高,看东西很费劲,他的长子便拆开信封念给他听。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父亲,姑母这是什么意思?”

徐太师沉吟半晌,缓缓睁开一双铜铃大的浑浊老眼,无奈地长叹一声,“这是一副字谜,谜底是好自为之。太后的身体恐怕是……”

徐太师没敢说全,和长子对视了一眼,长子立刻明白了父亲的未尽之言。

徐家已经风光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盛极则衰,太后这是在提醒母家思危思退。

不然等太后百年之后,徐家前途难料。

徐太师还未表意见,他的长子便满脸不甘道,“那云家在先帝时期便已位极人臣,怎么不见皇上有丝毫打压,姑母这话未免也太偏心。怪不得人常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姑母偏心皇上也就罢了,竟然对皇后也照拂有加,唯独忘了自己的娘家。”

这话可就有些大逆不道了,还好是父子俩关起门来说的,因此徐太师只是呵斥了两句便罢。

徐太师虽然没有像长子一样宣之于口,但其实他心里也是这样想的,觉得太后不照顾娘家。

可即便如此,徐太师顾念着仅有的兄妹情谊,终究没有在太后病重之际,还大张旗鼓地为皇上操办纳新人的事。

太后薨逝前的那段时间,太子还有二皇子都临时搬到她宫里的偏殿居住,他们很舍不得慈祥的皇祖母。

羲和公主则是从小跟太后住在一起,感情最深。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