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2章 某关羽是读春秋的(第1页)

徐晃军在并州虽然遭遇大批匈奴军,但荀攸一个妙计,引军入瓮,上屋抽梯,随后关门打狗。

一套连击,直接打残匈奴,建功并州。

简单问询,得了个吕布之父,为徐浊后续计划送来另外一个后手。

冀州这边,意气风的关羽,在徐浊离开数月后,开始带领大军南下。

他手捧最爱的《春秋》,细细研读。

枯燥的行军途中,趣味颇多,不时出“妙哉~妙哉”的赞叹。

每当这个时候,张飞都要拿出徐浊特制的毛笔,在珍贵的兽皮上给关羽记录下来。

那栩栩如生的表情,尽显张飞高的画功。

画完之后,交给军师贾诩保存。

关羽现,也不敢触军师霉头,要回画作,无奈继续看起自己的书。

只有公孙瓒,在进入冀州地界后,内心极为烦躁。

他有一种冥冥之中的危险感觉。

易县位于河间国境内,在巨马水以南,易水以北。

易水是在河间国内的叫法。

它与中山国境内的恒水其实是一条河,源于恒山,故名。

这里所说的国和辽东属国是同一级别。

大汉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也就是刘邦结合郡县制和分封制度杂糅的制度。

郡国之内,有国主,但没有实权,军政由国相主持。

所以当初董卓自封大汉相国时为什么这么多人反对。

权力就像一块蛋糕,董卓分得多,其他人就少,他们自然极力反对。

成了,摘取果实,权势滔天。

败了,成为忠臣,青史留名。

所以,很多人慷慨赴死不是没有原因。

在大汉的军人心中,实现卫青、霍去病的荣光,封狼居胥是至高追求。

在大汉士大夫心中,重现尧舜时代的圣天子治理方式是毕生所愿。

这即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带来的影响之一。

儒学被阉割,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将先秦时期儒学倡导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体颠倒。

认为天乃是有人性的神,天子为神之代言人。

进一步曲解天子的称呼。

在先秦时期,子是尊称,如孙子、老子、孟子等。

天为至尊之意。

到了董仲舒这里,直接变为天之子。

既然天是有人性的神,那么有个儿子就更好解释。

亲疏远近,一目了然,告诉天下人,皇帝就是天子。

儒教由此诞生。

由纯粹的学说流派成为统治工具,后世一步步展,为后世某辫子朝摧残百姓思想,打压民族血性提供有力支撑,实乃欺师灭祖的行为。

孔夫子被送上圣人之位,但若是知道后世人如何曲解他的意思,不知会不会携带三千弟子从轮回中归来。

曹操就曾被拜为济南国相。

易县就建在易水边,顺流而上,比较有名的城有中山国内的蠡吾县,县下有个解渎亭。

再上游则是安熹县,之后才是中山国治所卢奴县。

安熹县西南有个汉寿县。

汉寿西南为毋极县,徐浊的妾室甄家曾经的所在。

毋极西南为常山国真定县,赵云(赵子龙)的老家。

此次,关羽等人携大军而来,为的就是以冀州境内河水为界,层层推进,直至占领冀州全境。

数万大军压境,易县县令很从心,当即命人放弃抵抗。

留下一千人驻扎下来,关羽部决定分兵。

由公孙瓒带领本部白马义从往东南行,袭扰渤海郡。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