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3章 混战收官九天大醮封魔头(第1页)

众人一番热议过后,也纷纷点头同意了李玉林的建议,即便不能杀那厮,但按照李玉林的说法,那厮也会一辈子都呆在湖中,再没有机会出来祸害江湖。况且让人死有何难?让人生不如死才是难上加难,让魔头在昏暗湖水之中过完下半辈子,也不失为一种能让他生不如死的法子。

这么一想,直接杀了他反倒没有将其封印湖中来得更为妥当。

得到众人支持,李炎烈心中极其不痛快地朝着依旧趴在地上,奄奄一息的李炎烈走了过去,正当准备扛起他时,赵白魁却抢先了一步,顺势将李炎烈扛在了肩头,李炎烈浑身血迹霎时将赵白魁的白袍子染红了一片,赵白魁本来就跟众人差不多,因杀不了李炎烈,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些不爽利,见着自己的白袍子还被那混蛋弄得到处都沾上了鲜红血迹,更是怒火中烧,他龇牙咧嘴地骂骂咧咧道“他娘的,要是能杀了你这混蛋,老子绝对把你五脏六腑都给挑出来喂狗!”

赵青平日里与赵白魁接触甚多,当然知晓这年轻剑客纯粹就是个爱憎分明的性情中人,所以对他这副表现倒也不觉得奇怪,倒是李玉林咳嗽了一声对赵白魁说道“赵老弟,人家儒释两门圣人,还有众多江湖顶尖高手都在此,是不是得注意点儿你剑道大宗师的形象?”

谁料赵白魁直接啐了口唾沫道“老子才不管这些虚头八脑的!什么狗屁剑道大宗师,那都是些没见过世面的家伙给老子瞎扣上的名号,老子可从未承认过啊。”

李玉林真是被这家伙搞得有些哭笑不得,但心情倒是好了几分,他继续说道“江湖中无数剑客可能穷极一生都没法子得到你这个名号,你倒好,直接来他个不承认,赵老弟你可真算得上江湖之人中的另类了啊”

赵白魁一脸欲哭无泪的样子说道“你可知晓树大招风这个道理,若我受了这名号,那岂不是江湖中那些蠢蠢欲动之人就把老子当成了他们挑战或者刺杀的对象?那以后老子就没别的事儿干了,整日要嘛在跟那些挑战我的人单挑,要嘛就是在躲追杀,反正就是打来打去,那种日子,甚狗屁意思都没有!”

赵白魁这番话虽然说得粗,但确然有几分道理,李玉林也没想到江湖之中除了刘驴子以外,还有活得如此通透之人,平常他接触到的江湖武夫无一不是在追求境界攀升,追求声名显赫,追求扬名于江湖。可这怪异剑客竟然背道而驰,李玉林虽有些惊讶,但仍感叹于这家伙真是随性洒脱。

江湖,从来都不缺刀光剑影,不缺顶尖高手,但唯独缺能不拘泥于世俗畅游于江湖,畅游于天地之人,他们身处江湖,却从不曾被江湖羁绊,兴致高涨则“扶摇直上九万里”,惊天动地;兴致低落则“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宁静致远。

赵白魁指了指肩上的李炎烈,苦笑着说道“李真人,这家伙可重着呢,我怕咱再聊会儿,我这小身板儿可扛不住了啊”

李玉林心情彻底好转,哈哈大笑道“确然,确然,那就有劳赵老弟了”

此时的李玉林对这小个子剑道大宗颇有了些好感,但若他知道自己后来被这脸皮厚如城墙的家伙搞得焦头烂额,恐怕此时他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

赵白魁扛着李炎烈一闪而去,众大宗们也相继朝着湖边掠去,那场景堪称诸神过海,异常壮观。

湖边,原本苏禅心提议由他来布下佛门阵法,但李玉林主动请缨要亲自布阵,不为别的,只为替师父李祥睿报仇,即使不能杀了这混蛋,可只要自己亲自动手将这魔头封印在湖底,也算完成了他的夙愿,苏禅心也理解李玉林的心情,故而也不再坚持,就当成人之美,送李玉林这个新一代道门魁一个顺水人情。

而后半个时辰里,李玉林竭力布下真武道门之中最为精深的九天大醮阵,一时间,整座湖面都被一层金光覆盖,众人在岸边望向湖中心于半空之中腾空而立的李大真人,心中也是暗叹道法玄妙。

九天大醮乃真武道门先祖,传说四百年前就已羽化成仙的刘玄机布置而成,其融合了各派道门阵法之精髓,作防守之用时,那便是天底下最顶尖的杀招在其面前也如同稚童一击,伤不了阵中之人分毫;作攻战之用时,即便是铁布衫金钟罩在其面前也如同细薄蛋壳,一击而碎。这种攻守兼得的阵法此后便作为真武道门镇宗之宝代代相传!不过也正因代代相传甚久,现在的九天大醮阵与四百年前刘玄机刚创立的阵法相比,其精深程度和自身威力肯定有所折扣,原因很简单,四百年的代代相传,其中不乏有哪几代就遗漏了些阵法中的玄妙之处,不过即便如此,现在的九天大醮依旧算得上道门之中的顶级上古阵法。

可惜真武道门外的诺大江湖见识过此阵法的人少之又少,用屈指可数来形容都不足为过。只因这阵法乃是真武道门镇宗之宝,即便像李祥睿,李玉林这样掌握了九天大醮的真人也不可能说随便将其展露出来。所以在场众人可谓颇有眼福,因为他们都有幸见识到了早就在江湖之中声名远扬的神秘道门阵法,今儿个就算是没白白消耗精力跟那魔头厮杀对战。

至于为何并非道门中人的刘驴子亦能解开阵法,则还有从李玉林和刘驴子二人的关系说起。在混战之前,二人虽认识,但还未到情深意重,肝胆相照的地步,而刘驴子听闻李祥睿被魔头诛杀后,出于对李祥睿这位一生致力于济世济民的得道真人的尊敬,才千里迢迢从辽州闻讯赶来助李玉林一臂之力讨伐杀师之人,而后便是他二人联手与李炎烈缠斗千里,厮杀之中,二人的友谊便上了几个台阶。而李玉林对刘驴子的情感之中,既有对他不远千里帮助自己诛杀魔头的感激,也有在和李炎烈缠斗之中,对刘驴子产生的类似沙场之上士卒间的袍泽之情,但更多的还是他自肺腑地对这书生的佩服和欣赏。

只是因为刘驴子跟他见识过的其他读书人都大不相同,天下十之八九的读书之人饱读圣贤书,都只为在庙堂之上求得个一席之位,如若再来个青史留名,那便是不枉数年的寒窗苦读,也算光宗耀祖。而刘驴子则是读书人中的另类,他饱读圣贤书只为胸中有锦绣,袖内藏乾坤,无须头上戴金冠,无须身上披锦袍!命中无时,蛰伏于天地,命里有时,则信手拈来。天下之事,可谓尽掌握于方寸手掌之间。

当然,并非刘驴子和其他热衷于庙堂的读书人就有好坏之分,只是读书的目的不同罢了,那些庙堂之上的读书人中,也不乏有人与刘驴子殊途同归,譬如当朝辅史芈清。

一道一儒就此成为莫逆之交,混战过后,李玉林再三邀请刘驴子上真武山休憩些日子,其实也是想借此跟这位古怪的书生好友推心置腹地交谈一番,但刘驴子却说来日相会,意思很明确,他暂时还不想去真武山逛上一逛,李玉林虽有些不舍,但也尊重刘驴子的决定。

不过临别之际,李玉林却将那九天大醮阵法的精髓,其中便包括如何修补加固阵法,以及如何解阵等重要口诀一并交代给了刘驴子,而李玉林之所以这样做,一来是为了表明了他对刘驴子这位好友的绝对信任,二来他其实也想多留条路,如果自己或者是那李炎烈出了些难以预料的状况,他知道刘驴子绝不会坐视不管,那时,刘驴子作为全天下第二个掌握了阵法精髓的人,便可代他处理好这些状况。

刘驴子当然也知道他的用意,坦然受之,而后骑着毛驴慢慢悠悠而去,直到消失在李玉林视野之中,李玉林才肯上山,那时的李玉林眼含热泪,既有对好友的不舍,亦有一些无奈,因为他知晓跟张狗皮膏药似的赵白魁早就抢先他一步上了山,此时肯定就在观中大摇大摆地等着他回来,然后又以缠着自己教他道门的五行八卦阵。

他重重叹了一口气,然后踱步上山。

而后两人都各自浪迹于江湖,鲜有相见的机会,上次两人于天宫山坐而论道,都算是两人难得的重逢,不过哪怕相隔千里,二人亦在心中挂念着彼此,这种越了宗门,越了千山万水的友情,后世之人无一不津津乐道。

李玉林布好阵,身形一掠,便回到了岸上,可布置九天大醮阵着实耗去了他大量气息和精力,让原本气息就快要临近枯竭的他直接昏倒在了众人之中,若不是苏禅心、赵青、赵白魁和刘驴子等大宗师的全力救治,恐怕李玉林那时便会身死于湖边。

众人走后不久,李炎烈才渐渐苏醒过来,当他现自己周遭全是昏暗湖水后,深感大事不妙,猛地身形一窜,在其掀起的一阵巨浪之中冲出了湖面,而后飞向岸边掠去,企图逃离这鬼地方,可当他身躯刚接触到岸边,霎时金光乍现,然后他就又被弹回到了湖中。显然是他碰触到了九天大醮的阵法禁制。

李炎烈瞬间怒气冲天,正要调动全身修为来强行冲阵之时,却陡然现自己的境界跌落到了区区天界二品,他知晓此次跌境跟自己强行破镜至魔仙境界和被那如来佛压了一掌有关,但求生欲望依旧驱使着他朝着阵法冲去,可结果毫无疑问,皆是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回湖中。

他低估了九天大醮的威力,也高估了现在跌境之后自己的实力。

而后这魔头一月复一月,一年复一年地冲阵,皆以失败告终,李炎烈最终放弃了冲阵念头。

至此,曾仅凭一人之力便横扫江湖,不可一世的魔头李炎烈就被永久封印在了这冰冷昏暗的湖水之中。

喜欢北奉烟雨行请大家收藏北奉烟雨行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