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7章 荒凉之地夜遇肃杀(第1页)

见着那年轻男子和中年儒士都纵马奔去,三十余人的队伍也加快了行进步伐,那压在队伍后面年轻营将刘佐虎可算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但思虑一番后,干脆纵马赶了上去。

为了这位不着调的皇子殿下的安全,咱们这位年轻营将可谓像个老母亲一样操碎了心啊!

年轻男子纵马赶上儒士后说道“先生,可是在生弟子的气?”

儒士白了一眼道“哼,我怎敢生堂堂二皇子殿下的气!”

年轻男子有些哑然失笑,这怪里怪气的话难道还不足以表明在生气?他只好故作自责道“先生,弟子不该暗着说您喝酒连西北女子都不如,都是弟子一时顽皮,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就别跟弟子一般见识了。”

天色昏暗,那青衫儒士究竟是何神情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可没有生这调皮小子的气,他只不过自知拗不过那倔脾气的皇子殿下,只好借这个由头逼得二皇子加快行进度,好早些赶到镇子,不因别的,他只是感知到了周围有一丝杀气而已。

只见儒士突兀说道“咱们那位史辅大人瘦得跟个枯槁子似的,那肚子恐怕撑不起船吧”。年轻男子哈哈大笑起来。

青衫儒士继续问道“殿下,你方才已说出了这西北之地存在的问题,那你认为该如何解决?”

年轻男子收起嬉皮神色,正凛回道“其实我北奉广袤地域之内,各地都有各地的问题,而那些个问题又都各不相同,总的来说还需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西北病症主要在于战火袭扰,秩序混乱,加之地志恶劣,从而致使民不聊生。弟子初步想法便是在西北这个特殊区域可暂行‘以军管政,以政管民’,管民又有三,管民之生活,管民之生死,管民之生计。”

儒士点了点头说道“借军队之手给那些不仅占着茅坑不拉屎,还反过来欺压百姓的的懒政文官们施压,让其将心思放到百姓之事上来,一来可以保证百姓的权益得到保护,让他们有山可靠,有水可饮,;二来军队入住还可保证百姓们不受战事威胁,同时又能威慑住那些作奸犯科之人。此法称得上是一举三得。”

年轻男子会心一笑,毕竟能得到自己这位“眼高于顶”的先生的认同,无异于难过登天。在他记忆里,从小到大似乎就被这古板儒士夸奖了两回,一回是他仅用一月有余便掌握了九章算术,先生当着父皇的面儿一脸笑意地夸奖了自己;另一回则是他及冠那日果断拒绝了父皇母后想在他封王就番前,便先从文武百官家中给他定下个媳妇儿的好意,虽说过后父皇险些大雷霆,但先生却一脸欣慰地夸奖了自己一番,至于缘由却有些让人忍俊不禁,按照先生当时的原话来说“男子汉大丈夫,如果连自己该娶谁当媳妇儿都做不了主,有何颜面立于这天地间?连齐家都做不到,怎能修身治国平天下?”。他当时还一度觉得先生此话就是歪理,只是一笑置之,但现在历经世事,甚至已经历经过生死的他却愈觉得先生说得是真他娘的太有道理了。

“不过······”,那儒士沉思片刻后继续说道“该派哪支军队,该用哪位将领则需要慎重考虑,如若用人不淑,后果亦有两个。其一,军队将领和当地府衙勾结,愈加压榨百姓,百姓生活不仅得不到改善,反倒愈水深火热,而且更助长了那些歹人的嚣张气焰。不过这还算是较好的后果;其二则更为严重,就是军队和府衙联手置朝廷政权于不顾,另立新权,从而达到藩镇割据的目的,届时就不再是涉及到百姓生活水平问题了,而是涉及到民众安危和我北奉政权安危的问题了!”

年轻男子听到这番话颇有些胆战心惊,他先前还从未考虑到这些,所以未免有些后怕,若到时当真出现这样严重的后果,那不仅达不到改善西域百姓生活的目的,反倒养虎为患,成了百姓们和朝廷的又一大威胁,届时想要亡羊补牢,恐怕都为时已晚。

他有些怔怔出神,沉默片刻后说道“先生所说有理!还是先生考虑得更为周全些。”

儒士笑了笑说道“不过殿下的想法无论从出点,还是大的方向来说,都没有什么错,只是些许细节需要再三权衡罢了!等我们回到京城,殿下不妨再斟酌一番,想出个尽量周全的法子后,再向陛下奏报也不迟。”

年轻男子点了点头,然后“嗯”了一声后说道“谨记先生教诲!”

儒士和年轻男子继续纵马前行,天色亦愈昏暗了起来。年轻男子听到后方传来阵阵马蹄声,勒马回望,才看到是那年轻营将刘佐虎跟了上来,他问道“刘营将,你不是在后面压队吗?上前来作甚?”

骑着马赶上来的年轻营将抱拳说道“殿下,先生,队伍已加快行进度,但眼下恐怕已经不能在天黑之前到达桃源镇了,不知怎的,我总感觉此地杀气极重,见殿下和先生两人纵马前行,还是有些不放心,故而跟了上来。”

年轻人点了点头说道“让刘营将费心了。”

“殿下言重了,此乃属下之职罢了。”

然后这位年轻营将再无过多言语,若换作是他人,恐怕都要争先恐后地借此大好机会在堂堂皇帝陛下的二皇子面前大肆溜须拍马一回了,但这小子向来便是这么地实诚,按照他先前的伍长所说“这楞头小子就是个不会拍马屁的木头!不过打起战来倒是不要命得很,老子喜欢!”。

别看这小子年纪轻轻,却是个老士卒了,当年还未满十五岁他还只是个乡镇上的地痞流氓,整日混吃等死,调戏良家小妇人,可谓是臭名昭着。可就是这样一个小地痞不知怎的就被路过他家的一支军队给收进了队伍,据说这小子还相当地受那个千夫长的赏识。此后这个混混少年从最底层的士卒做起,才六七年时间不到,竟然让这小子混成了个营将,手底下管着由五行组成的一营,足有一千多士卒,说得通俗些便已然是个千夫长级别了,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咱们说得是轻巧,但谁能想象这个年轻武将背后历经了多少生死时刻。如果说一个文官升迁靠的是勤勉于政、夺取民心和朝廷赏识的话,那武将升迁便要靠于战场之上与凶悍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厮杀,最后以一次又一次的负伤换来的实打实的军功才能逐步走上高位。而这位年轻武将之所以能达到现在的级别,当然也是靠他在战场之上与大莽蛮子一次次殊死搏斗换来的硬实军功才走到今天。

而那支收编了这混混小子的军队便是6谨言将军手下的猛虎军,猛虎军由他父亲6洪武大将军亲手创立,一听名号便能和6洪武“猛虎大将军”的称号联系起来。能被主将冠以自己名号的一个军,可想而知它多么受大将军赏识和重视,当然,由此也不难猜出这猛虎军的战力是何其凶悍无比。

三人就此一同纵马赶路,后面的队伍很快赶了上来。约莫半个时辰之后,天色完全黑了下来。队伍中也有人打起了火把,火光粼粼,霎时照亮了脚下这条位于西北荒凉之地上的官道。

一阵夜风袭过,凉意十足,甚至还有些冷飕飕的,远处还不断传来野狼长啸声,若是胆小之人听到,恐怕都会被那凶狠野狼的叫声给吓破了胆,这赶路的一行人都是些上过战场、历经过生死之人,虽说不怕那区区野狼,但听到后都还是感觉有些寒意十足。

刘营将掉头在车队中取出了两件裘子,执意要给二殿下和那青衫儒士披上,两人执拗不过那楞头小子,只得各自都披上了厚实裘衣。随后那年轻营将还一直絮絮叨叨,总之都是些请殿下和先生二人在这环境极为恶劣的西北之地一定要注意身体之类的言语,那婆婆妈妈的劲儿,活脱脱儿的像是位老母亲生怕孩子着凉,然后在叮嘱自己孩子一般。年轻男子和青衫儒士真是哭笑不得。

又是一阵夜风袭来,但此时的夜风中明显带了一丝浓重杀气,那年轻武将和青衫儒士不约而同地瞪大眼睛望向前方的漆黑一片,霎时高度警惕起来,那年轻武将立即将手摁在了刀鞘之上,做好了随时抽刀而战的准备。那年轻男子也随之勒马而停,好歹也在战场厮杀过的他同样感知到了周遭的浓厚杀意。

片刻后,只见他们前方,侧前方,左右方,侧后方6续燃起了一只只火把,漆黑夜幕霎时被照得如同白昼。显然,他们被包围了。

然后只听见一声“杀!!”

周遭呼喊之声此起彼伏,竟有些震耳欲聋。荒凉之地,愈肃杀!

喜欢北奉烟雨行请大家收藏北奉烟雨行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