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6节(第1页)

谁料纪炀却笑:“可别,本就是买的官,再买通路子回去,我可真说不清了。”

“明年任期才满,那就明年再说。”

留在扶江县,那他能把扶江县发展得更好。

被调到潞州,他也还有才能可施。

不过依照知州跟通判的意思,他约莫是要走的,所以扶江县的事才一件接一件,赶在自己走之前,把扶江县料理得明明白白。

不辜负信任他的百姓。

扶江县的百姓也值得更好地生活。

王伯见纪炀少爷早有打算,这颗心彻底放下,看来不用他画蛇添足多操心了。

他也能回汴京,继续当少爷汴京耳目,继续打理生意。

至少让少爷不缺钱花。

想少爷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功绩,以后,以后必然更厉害!

汴京那边,是要请着少爷回去的!

第56章

码头送别王伯一行,纪炀带着凌县尉从常华县回来。

这次王伯过来,得到不少有用的消息。

去年打断庶弟科考,给他争取了三年的时间,如今那边没有功名,还不能轻举妄动。

侧室还是侧室,庶子还是庶子,他们只能等到昌盛三十六年再说,算起来就是两年后。

至于两年后又是什么光景,那还另说。

从常华县回扶江县,纪炀并未走修好的官道,而是顺着河道过去。

现在的运河已经快修到扶江县的县城,到县城之后还有个大工程,那边便是修码头。

等码头完工,这项大事才能结束。

这比预计的时间长了些,但河道拓宽不少。

按照工部他们都是说法是,这里土质比较合适,而已更方便走大船,能拓宽当然是好的。

顺着运河修建回到扶江县,如今已经是八月份,东边的稻子基本可以收获,西边的麦子也进入最后的成熟期。

不少人都发现,用了化肥之后,好像种庄稼的时间都能缩短一些,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但产量跟质量都提高,这点就肯定没错。

走在路上,还有不少非编户趁着天气好赶紧修缮房屋,他们已经决定在这住下去,房子跟土地都同样重要。

一路走来,似乎断断续续看了纪炀这两年半的成果。

纵然是他自己,也忍不住有些感慨。

八月一到,又是秋收的季节,化肥进入淡季,葫芦倒是早早送了出去,今年还有不同模样的葫芦器具,应当很是畅销。

现在的葫芦作坊有上集村葫芦江家负责,玉县丞监督,发展的也是非常好。

化肥作坊还是稳定发挥,依旧是县城三个作坊最厉害的那个。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