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章 奇人杨百万(第1页)

1988年4月21日,这天下午,刚从外面回来的朱宗志,收拾好他那些东西之后,就看到母亲从市区回来,他喊了一句:“妈,回来了,今天的报纸带回来了么?”

到四月之后,他就让朱母回来的时候,带一份今天的报纸。

然后,他看到了想了很久的消息,沪海的《解放日报》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国家确定于4月21号开放国债交易市场,这意味着老百姓可以自由买卖国库券了。

朱宗志早就知道有这个事情,但也掩饰不住他内心的激动,内心默默念道:每逢大事有静气,每逢大事有静气,每逢大事有静气!他念了三遍,然后吐槽道:“妈的,静个屁,老子静不下来。”

他高兴的举起报纸,向准备做饭的朱母说道:“妈,咱们的那个国库券这下能卖出去了。”说着,就指着《解放日报》刊登了国家关于开放国债交易市场的新闻。

朱母也是很高兴,她对着儿子说道:“我儿子就是不一般,眼光不错。”

与此同时,在工厂当一个仓库负责人杨百万,也看到了这则消息,他就从中现了一个问题。

他内心一番盘算,银行存款的利率是5.21%,而国债利率比银行存款高出太多,比如三年期国债利率是15%。

此次放开国债交易的是1987年之前的国债,可以公开交易,而沪海这边,不久之后,也成立了国债交易市场。

说起这杨百万,可不是一般人。

杨百万出生于195o年,祖籍江苏镇江,但是他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上海度过的。

他学历不高,只是读到了初中。毕业以后,杨百万几经辗转,在工业之风盛行的时候,他跑到了上海的一家铁合金厂当工人。

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杨百万又被调到了仓库处担任管理员。在这个时期,他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开始过起了温馨的日子。

婚后生活压力巨大,夫妻俩人靠着工资,过得有些拮据了起来,但是他的头脑很灵活,于是夫妻两人悄悄地干了一些副业,准备多赚一些钱。

经过两人的努力,杨百万已经有了两万多的积蓄,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元户。

至于后来为什么离开了工厂这个位置,与一次事件有关:他看管的仓库被盗,损失了不少货物,而平平出手大方的杨百万被怀疑上了,本身他是一个开朗的人,而且对人很好,在他自己生活好起来之后,经常会为朋友工友们一些好烟抽,随着时间越来越久,他的烟就越好,出手也越大方。

在大家过得都不宽裕的情况下,像他这样出手阔绰的人,自然鹤立鸡群,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而这次仓库被盗,他自然就引起了大家的怀疑,认为他监守自盗。

这个情况自然引起了公安部门的注意,他们突然找到了杨百万,把他当成嫌疑人进行谈话和调查。

虽然事后,那盗贼被抓到了,他也洗清了嫌疑。

不过这件事对他刺激很大,懂的都懂,别人希望你好,但不希望你比他好,不然他就怀疑你。

被伤到自尊心的杨百万事后常说:“我为工厂做了很多贡献,也很热爱这份工作,可是到最后,大家却不信任我。这样的工作,也没必要再做下去了。”

他不久之后便向工厂提出了辞职。在此期间,他还表了一篇着名的文章《用活奖金,促进生产》。

工厂现他是个人才,百般挽留却难劝回那颗受伤的心。

1988年4月21日,杨百万离开了工作很多年的工厂。此时他已经快4o岁了,这个年纪选择辞职,也是一个非常有风险的行为。

直到有一天,他在报纸上看见了一个消息。中国人民银行的行长李贵鲜说:“经过政府和国务院的研究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可以自由买卖国库券。”

这个消息给杨百万造成了很大的感触,国库券由死钱能变成了活钱,也可以正式地流通了起来。头脑聪明的他,马上联想到很多,本身他就是一个行动派,立刻将想法付诸实际。

杨百万在南京路邮局,买下了一份《人民日报》。随后,他便兴致勃勃地跑到了沪海的一家大银行。

银行内出来了一位西装革履的工作人员,杨百万见到他便说道:“国库券什么时候可以买呢?我想咨询一下。”

工作人员愣住了,他笑了笑说:“先生不要开玩笑了,国库券买卖是违法的!”

听到这番话后,杨百万也笑了,他说道:“看你穿得这么正式,一表人才的样子,怎么也不读书不看报啊。”

杨百万把买到的报纸拿了出来,对他说起人民银行行长讲话的事情。工作人员恍然大悟说:“我明白您的意思了,不过,我们这还没有收到红头文件。”

两人又沟通了一番,他向工作人员打听什么时候可以买卖。工作人员很客气很谦虚,请杨百万过几天再来,应该就会有具体的信息了。

过了几天,杨百万搞清楚了问题。当时在国内有六个地方可以买卖。除了上海,离杨百万最近的地方,就是安徽合肥。

为了能搞清楚安徽合肥地区有关于国库券的信息。杨百万便再次购买报纸,在《安徽日报》上查看到了国库券当时的价格为1oo元。

而上海当地的国库券价格,却能达到1o2-1o3元。现了这个消息后,杨百万的心头豁然开朗。他和妻子商量了一下,便拿出2万元积蓄,又向亲朋好友借了9万元,凑了11万元。

拿着一笔巨款后,第二天杨百万便出了。他拿着一个破旧的包裹,穿着一身老旧的衣服,坐了十三个小时的火车,终于赶到了合肥。

当时合肥的一家工商银行,正在为了国库券的问题愁。因为上级给了他们指令,必须购买国库券,而这笔死钱,却在工商银行的手里没有变现。

正好杨百万赶到了这个地方,他了解完情况以后,便直接大手一挥,将这十万多国库券全部买下了。

业务员吓了一跳,急忙把银行经理请了出来,经理开口说道:“先生了,我们这有十万国库券,不是一万国库券,你听清楚了吗?要将十万全买下?”

杨百万直接把钱拿了出来,一捆一捆大钞放在了桌子上。银行经理高兴坏了,急忙进行相关的交易事宜。

这件事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就连安徽日报的记者,都急忙来到银行采访杨百万。

时间久了,他的事迹便为沪海人所知,后来,参与到股市之中,成为人人口中的股神。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