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頁(第1页)

【這話很像中二叛逆期少年的氣話。一路以來,兵卒們吃了一路的苦,大臣們吃了一路的擔驚受怕,朱祁鎮又何嘗不是吃了一肚子的氣?從提出御駕親征起,就一堆人不斷地質疑他的能力,而他作為高高在上的帝王,常年被周圍人吹捧慣了,突然被一堆人見天兒說不行,心理上怎麼可能接受得了呢?更何況,好不容易跑到了前線,結果一場仗都沒打,就回京去,那聲勢浩大的御駕親征,就成了一個笑話。這種情況下,朱祁鎮氣急敗壞下,說死在大同,也就能夠理解了。這大概是獨屬於沒有經歷過磨礪的,少年天子清澈的愚蠢了。】

聽到天幕罵皇帝愚蠢,還說他「中二叛逆期少年」,雖然不能完全明白其中之意,但能猜測到,並不是什麼好詞,不僅大臣們心裡暗爽,其他時空的帝王們看了,也忍不住贊同。

秦始皇:的確愚蠢。

劉徹罵得痛快:鼠輩不如!此子如何能擔當天子之重任?

李世民突然覺得這個明朝有些慘:此人乃江山之禍也!

朱元璋覺得,這天幕對朱祁鎮的評語,未免客氣了些,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愚蠢了,朱元璋甚至不想承認這是自己的孫輩。

他頗有些恨恨地想,若是此愚孫直接死在大同,應了老四的「天子守國門」,在史家筆下,也能覥顏獲取一二讚譽,博得一個守土護國的名聲,也省得辱沒了朱家和大明朝的臉面。

朱元璋越想越忍不住嘆氣,以這玄孫的本事,哪怕沒有王振,也會有張振馬振之類的人,來分享帝王權柄,敗壞江山和國運。

要如何保證繼承皇位的後世子孫,哪怕不能如自己一般功勳卓著,也做不到像老四朱棣那般,勤政務實,但至少不會像這朱祁鎮一般拉胯,成個敗家子呢?

這個難題,困擾了兩千年史上許多帝王。

【而真正使得朱祁鎮下定決心迴鑾的事,應該是在此期間,瓦剌軍在大同詐降撤離,明軍前鋒在王振要求下進行追擊,不料中了瓦剌軍的誘敵之計,導致明軍大敗,前鋒被瓦剌軍殺得全軍覆沒了。與此同時,其他各路明軍,也紛紛潰退下來,軍心大亂。】

【朱祁鎮突然意識到,瓦剌雖然是他心目中那個鄉里窮癟,可人家打仗比他想像的,要厲害得多。再加上駙馬都尉井源戰敗;之前導致陽和之戰慘敗的監軍郭敬,密會王振,也告訴他此時大同情況十分糟糕,不能再繼續往北了;大同副總兵郭登和學士曹鼐3,也都發出了大同危在旦夕的警告,提醒朱祁鎮,再不跑路,就來不及了。多方消息衝擊下,終於使得朱祁鎮決定往南撤,回京師。】

【朱祁鎮終於決定要回去了,想必文武大臣們都大大地鬆了口氣,但他們沒想到,這個時候,真正的考驗才開始。】

劉徹頗為心急:難道是大同城破,文武百官被斬殺殆盡?

第11章普信皇帝朱祁鎮(11)

李世民:軍機千變萬化,早片刻或遲片刻,都極為不同。莫非這位普信皇帝,又拖延耽擱時辰了?

所有人都被南喬最後那句話,給牽制住了心神。特別是朱元璋和文武百官們,幾乎是屏住呼吸,豎起了耳朵,急切地想要知道,後面的考驗是什麼,生怕錯過了任何字句。

此時,一個小內侍弓腰縮頭,悄悄地湊到了王順的身邊,跟他低聲耳語了一番。

王振一邊聽著,一邊注意著朱元璋。見朱元璋並未分神,王順沖小內侍略一點頭,小內侍便逃命似的飛快退下了。

王順掃視了一圈,見眾人都緊緊盯著天幕,並沒有人注意自己,便悄悄招了招手,命曹吉祥來到跟前,頂替自己站在皇帝身邊待命。

曹吉祥雖對朱元璋釋放的殺氣,還心有餘悸,可這也是露臉的好機會,便喜滋滋地上前來。

王振離開了眾人的視線,步子更快了,急匆匆地來到乾清宮一處偏僻角落。

只見錦衣衛指揮使馬順,正焦急地來回踱步,似是遇到了不小的麻煩。

「王公公!」看到王振,馬順的眼睛都亮了,仿佛看到了下凡來救命的菩薩似的,一下子沖了過來。

王振在離他略遠的地方站定,略帶公事公辦的態度問:「指揮使可有何要緊事?」

馬順突然「砰」地單膝跪地,雙手抱拳作揖:「看在往日交情的份上,請公公救命!」

王振皺眉,語氣顯得有些不耐:「不知馬大人家,何人需要救命?」

馬順聽他如此作答,也知道他是在裝聾作啞,心中有些憤懣,卻不得不壓下,開門見山道:「公公,天幕所說之事,宮內人都已知曉。對於你我,如大禍臨頭,但我以為,以公公的才智,必然已有打算,還請公公明示!以防馬順我這個粗人,如無頭蒼蠅一般亂撞,反而壞了您的好事。」

王振哪裡聽不出,馬順這是在威脅自己?他們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哪個出了事,另一個逃不開大禍臨頭。

王振輕輕摩挲著拂塵手柄,冰涼細膩的玉質,令他心氣平和了一些。

他似思索了一番,才開口道:「馬大人,天幕出現,便是示警。依天幕所言,陛下此次御駕親征,必然大敗,我也要背上遺臭萬年的罵名。既如此,百官群臣必然會竭力勸諫,死死攔住陛下親征,更不會將軍務都交給我處理。不御駕親征,不由我總理軍務,前線大敗的事兒,自然也不是我的責任,又何來禍事呢?天幕所言,雖字字指責於我,可都是並未發生之事,誰也無法以此定咱們的罪啊!」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