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6页(第1页)

  就只有在此时,还有点孩子该有的狡黠。冲禹无奈,从袖中一瓶一瓶的往外掏:&1dquo;这个拿去,这个也可以吃,啊,那个不行,这个,这个拿去吧&he11ip;&he11ip;”

  杨五不客气的把她能吃的那些都收进了自己的乾坤袋里,道:&1dquo;那我等你的迎风丹。我就一直在这里吗?道君那边怎么办?”

  &1dquo;师弟昨晚派人来询问了,我已经跟他说了要留你在这里调养几日身体。你安心住下吧。”

  杨五点点头,问:&1dquo;这里我可以随意走动吗?”

  &1dquo;可以。”

  &1dquo;想看看书,这里有书给我看吗?”

  冲禹诧异:&1dquo;你识字?”杨五是他自山村中带出来的,她家里的样子他当日看得清楚,不觉得像是会读书识字的人家。

  杨五面不改色的说谎:&1dquo;跟村里的老先生学过,也一直去讲习堂上课了,我能读书的。真人,你这里可有话本子给我看,最好是有图的那种。”

  话本用词浅白,若认识些字倒也真可读。冲禹便道:&1dquo;我也不记得这里都有些什么书了,你自己去看看吧。”告诉了她方位。

  杨五照他说的方向找去,走了好大一段游廊,峰顶地势高低不平,还要上坡下坡。终于找到几间大屋,里面竟全是一排排的书架,书籍的数目多得令人咋舌。

  杨五想起来,冲禹虽然看上去不过三十岁的模样,实则是活了三百多岁的老家伙了,活过这么久的岁月,看过的书大概多如牛毛吧。

  冲昕也是很爱看书的,杨五想起每次在他那里醒来,他都是在读书。有时候在几案旁,有时候就在她身边,倚着凭几,还会让她的头枕在他腿上。

  她在书架间慢慢寻找。很多书籍都是&1dquo;xx经”、&1dquo;xx正义”或者&1dquo;xx注”,她抽出来翻了翻,现遣词用句十分晦涩,即便能看懂那些字,也理解不了其中的含义。叹了口气,又放了回去。徐寿托人给她带回来的那些话本都已经啃完了,看得很是明白,她还以为自己的阅读已经无碍,却原来不过是因为话本里用的本就是白话。一旦遇到这些真正有学问的书籍,就不管用了。

  她也不烦恼,只慢慢的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叫她找到两本,一本是《神识初解》,一本是《炼气初步》。她翻了翻,现用词遣句并不算晦涩,竟真能看得懂,不由得露出浅浅笑意。

  耳边却忽然响起了冲禹的声音:&1dquo;来用饭吧。”

  杨五&1dquo;哦”了一声,把那两本书都收进自己的乾坤袋。

  回到冲禹的起居之处并不见他人影,几案上却放着三层的食盒。取出里面的饭食吃起来,却是比金虹峰大饭堂里的食物精致美味的多了。金虹峰是外门弟子集体用饭之处,这里却是冲禹自己的地盘,想来执役们虽然不知真人点了饭食是给谁人吃,也不敢有丝毫怠慢。杨五许久不曾正经吃饭了,怕肠胃受不了,不太敢多吃,吃了八分饱便放了筷。

  一直没见到冲禹的影子。

  下午便回房读书。先读那本炼气初步,开篇便是讲人体之窍。

  原来人体有无数窍,古往今来竟无人知道一个人最多究竟能开多少窍。只知只要开了三窍,便有了炼气的基础。一旦引气入体成功,自然界中的灵气便可进入身体,在灵窍之间循环往复,转化为自身的灵力,融在经脉之中。

  在修炼的过程中,灵力又会不断的滋养修行者的身体,随着修行者修为的提高,又会有的灵窍打开。一个人开的窍愈多,灵气在体内的反复循环愈复杂,人体中能容纳的灵力便愈多愈深厚。不断的修炼,这便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事实上现实中很多修士纵然引气入体,却终其一生也没能筑基。而不论是筑基、金丹还是元婴、还虚、合道,每一个修行的阶段,都有人止步于此,再难以寸进。

  杨五读完了前面这一部分,才算是终于对&1dquo;灵窍”和修炼有了个全面的完整的认知。她翻了翻后面,讲的便是如何炼气了。她大略翻了翻,又回到第一部分细读。入门第一步,便是打坐吐纳之法。先便是听息、入静、内观。

  杨五试着盘拢双膝,两手捏诀,五心向天,闭目放松。

  所谓听息,顾名思义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不是用耳朵听,而是用心去听。要真真正正的身心平静,隔绝外界干扰。这里要求的身心平静,要比人睡觉时的身心更&1dquo;静”。但凡是人,清醒时便会不停的思考,便是在所谓&1dquo;呆”的时候,其实也是被某件特定的事情勾去了心神。甚至睡觉之时,也会做梦,做梦便意味着脑中不静。

  杨五读书之时,原以为什么听息、入静都不难。谁知道光是第一步听息便做不到。

  这峰顶大约就只有她和冲禹两个人,又隔得老远,再无旁的干扰,环境非常幽静。她闭上眼,倒的的确确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却是用耳朵听到的。心中愈是想静,脑中却愈是思绪纷杂。她用了整整一个下午,才真正慢慢平静下来。不管是前世的还是今生的,各种杂乱的画面、思绪都被她摒除在脑海之外,慢慢的,她开始感受到了周围环境的&1dquo;静”。

  这里,是真的静啊。和炼阳峰有几分相似。她似乎听见微风的声音,隐约远处又有白鹤的清唳。但是最后,这些声音也都消失了,她再次听见了自己的呼吸声,并且清楚的知道,这一次不是用耳朵听见。

  才听了几息,忽然有人&1dquo;咦”了一声。这一声&1dquo;咦”一入耳,本已万籁俱寂的世界突然响起了各种纷杂的声音,那些平静下去的思绪都翻了上来。

  杨五睁开眼,才现外面天色已经昏暗,冲禹就站在她身前几步之外,神色间露出一抹惊异。

  &1dquo;你在入静?”他问道,随即看到了她身旁的那本《炼气初步》。

  杨五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抬眼笑道:&1dquo;看了这本书,就想试一试。真人,我能照着练吗?”

  &1dquo;无妨,便是凡人,常常打坐入静,也是可以养生益气的。”冲禹道。

  只是,没有灵窍,终究不能引气入体,走上修炼之路,冲禹没说。他知道她聪慧,没想到一个下午,她便能入静了。

  宗门收录弟子,通常都在五到十二岁之间,除非资质出众,否则很少收年龄更大的孩子了。而这些孩子,正是人生最调皮爱闹的阶段,入门之后纵是有专门的人管理教导,光是&1dquo;听息”这一步,通常都要月余才能做到,要真正&1dquo;入静”,三个月之内能做到的,都是要被夸奖称赞的。

  入门看的是资质,然而修炼却不光靠资质,还要看悟性。

  杨五,显然就是悟性极高的那种人。可惜,偏偏一窍不通,注定了迈不入修炼的大门。冲禹心下甚是惋惜。

  &1dquo;真人怎么过来了?是叫我用饭吗?”杨五问。明明传个声音来就可以,却要亲身而至,想来是有别的事。

  冲禹回神。&1dquo;饭食已到了,迎风丹也炼好了。你要先用饭,还是先服丹?”他问。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